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0652nm004) 作品数:7 被引量:16 H指数:3 相关作者: 王庆康 吴斌 周勇 李海华 李小丽 更多>> 相关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上海-应用材料研究与发展”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电子电信 化学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电气工程 更多>>
亚波长结构的抗反射特性三维TLM方法模拟 被引量:3 2008年 传输线矩阵(Transmission line matrix,以下简称TLM)方法,根据场方程和传输线方程之间的相似性,用等效分布传输线网络模拟给定结构,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离散化,是一种强有力的三维时域电磁场数值仿真算法。简要介绍三维扩展型结点TLM方法的模型、激励源和边界条件,并使用该方法对亚波长结构的抗反射特性进行模拟研究,为进一步深入探讨该结构的抗反射特性、进行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刘汉玉 王庆康关键词:亚波长结构 抗反射 集成波导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及其理论分析 被引量:1 2008年 集成波导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是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技术和微电子制造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介绍了集成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工作机理和基本结构,并通过基于传统波导模式的分析法结合表面等离子体波的色散方程,发展出简单实用的波导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波导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的工作状态进行了理论建模,给出了各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这证明该方法是分析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优化的有力工具。 吴斌 王庆康关键词:光电子学 纳米压印技术中模板表面的气相法抗粘连修饰 被引量:6 2007年 研究了采用全氟四氢辛基硅烷(F13-TCS)对纳米压印技术中所用SiO2模板进行表面修饰的情况,分析了用气相法在SiO2模板表面形成F13-TCS单分子膜的形成过程及化学机理,并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视频光学接触角测试仪对模板修饰表面的元素成分、价态和表面能进行了测试表征,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压印过程中的模板结构及模板复制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通过F13-TCS对SiO2模板的表面修饰,可以大大降低模板与压印聚合物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在纳米压印过程中实现结构较好的转移、复制. 李海华 李小丽 王庆康关键词:纳米压印 气相法 表面修饰 集成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 被引量:1 2007年 集成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芯片是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技术和微电子集成制造技术结合的产物。介绍了表面等离子体的共振传感的原理和传统器件;重点介绍了集成表面等离子体传感芯片的发展背景、基本结构、制造工艺,并给出了其在金属传感层、整体结构、传感附着膜三个方面的优化方向;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吴斌 王庆康关键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基本结构 静电驱动可调微机械电容 被引量:1 2007年 利用简单MEMS技术制作了高品质因数的射频可调微机械电容.此电容由静电驱动,利用WYKONT1100光学表面轮廓仪测量在不同外加直流电压下可变电容的表面轮廓和位移等信息.测试结果表明,电容的吸合电压为13.5V,电容可调比为1.31:1,在1GHz下品质因数为51.6,电容值为0.79pF. 方东明 付世 周勇 赵小林关键词:可调电容 射频微机电系统 品质因数 磁芯螺线管微电感的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3 2007年 采用电磁场理论建立了FeNi磁芯螺线管微电感的物理模型,并对交流载荷下的微电感进行了模拟.通过与磁芯厚度为10、20、30和40μm的微电感的实验结果对比,表明该物理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模拟磁芯螺线管微电感的主要损耗,进而可计算微电感的电感量和品质因子.模拟结果与实验符合较好. 郭绍寅 周勇 周志敏 曹莹 丁文关键词:螺线管 微电感 磁芯 物理模型 波导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传感特性计算 被引量:1 2007年 介绍了集成波导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用传统波导模式的分析法结合表面等离子体波的色散方程,计算集成波导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理论模型的共振波长。通过基于菲涅耳方程的解析分析,得到了含有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的透射谱。通过比较不同折射率被测物的透射谱,粗略确定了集成波导型表面等离子体传感器的检测范围。 吴斌 王庆康关键词:透射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