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12JY114)

作品数:3 被引量:27H指数:2
相关作者:熊亮李小红彭成郭力周勤梅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华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广藿香
  • 2篇广藿香酮
  • 2篇百秋李醇
  • 1篇学成
  • 1篇药效
  • 1篇药效物质
  • 1篇抗菌
  • 1篇化学成分
  • 1篇化学成分研究
  • 1篇分离纯化
  • 1篇纯化

机构

  • 3篇成都中医药大...
  • 3篇成都华神集团...

作者

  • 3篇熊亮
  • 2篇周勤梅
  • 2篇郭力
  • 2篇彭成
  • 2篇李小红
  • 1篇傅超美
  • 1篇杨华蓉
  • 1篇王振强

传媒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中药材
  • 1篇中药与临床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一种从广藿香油中快速分离纯化广藿香酮和百秋李醇的方法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建立从广藿香油中快速分离高纯度广藿香酮和百秋李醇的方法。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广藿香挥发油,分别采用碱溶酸沉法和包结物晶析法对广藿香酮和百秋李醇进行分离,并运用GC-MS法检验纯度。结果:在短时间内获得了高纯度的广藿香酮和百秋李醇。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快速、简便,为广藿香酮和百秋李醇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一种思路。
李小红彭成周勤梅熊亮林大胜郭力
关键词:广藿香酮百秋李醇分离纯化
广藿香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研究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LH-20及反相C18柱色谱等分离,运用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广藿香地上部分中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百秋李醇(1)、广藿香酮(2)、木栓酮(3)、表木栓醇(4)、齐墩果酸(5)、齐墩果酸甲酯(6)、5α-豆甾-3,6-二酮(7)、豆甾-4-烯-3-酮(8)、β-谷甾醇(9)、藿香黄酮醇(10)、5-羟基-3,3',4',7-四甲氧基黄酮(11)、(-)-愈创木基丙三醇(12)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3)。结论:其中,化合物6、7、8、12和1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周勤梅彭成李小红郭力熊亮林大胜
关键词:广藿香化学成分
基于成分敲除/敲入研究广藿香油抗菌主要药效物质被引量:13
2016年
为研究广藿香油抗菌主要药效物质,遵循成分敲除/敲入研究模式,以百秋李醇与广藿香酮为目标成分,用广藿香油制备百秋李醇与广藿香酮不同含量比例的样品;采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各样品对6种革兰氏阳性菌种及5种革兰氏阴性菌种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SAS 9.2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一元方差分析,并采用SNK法(q检验)联合析因设计进行两两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广藿香油抗菌效果显著优于敲除目标成分后的阴性样品,但阴性样品仍具有一定的抗菌效果;广藿香油与阳性对照样品(单体百秋李醇∶广藿香酮=2∶1)、百秋李醇单体、广藿香酮单体之间,其整体抗菌效果基本相当;但百秋李醇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作用均优于广藿香酮,广藿香酮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抑制作用均优于百秋李醇;且两目标成分不同比例配伍的广藿香油对不同菌种的抗菌效果略有差异。由此可见,百秋李醇与广藿香酮为广藿香油的主要抗菌活性物质,百秋李醇、广藿香酮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抑制作用有所差异,且两者比例差异对广藿香油抗菌作用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广藿香酮比例的增加,对革兰氏阳性菌抗菌活性有下降趋势,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活性有增加趋势。
赵思蕾熊亮王振强林美斯杨华蓉林大胜傅超美
关键词:百秋李醇广藿香酮抗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