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8AA10Z212)
- 作品数:4 被引量:72H指数:4
- 相关作者:张兴义刘爽张少良刘晓冰于同艳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不同耕作方式对黑土农田土壤水分及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27
- 2012年
- 在土壤耕作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免耕秸秆覆盖(NT)和少耕(RT)对东北黑土区农田土壤水分及利用效率、玉米产量及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作物生长季3种耕作措施土壤剖面含水量整体上呈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各时期20~40 cm土层含水量均较低。免耕可显著提高0~9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90 cm土层以下三种措施土壤含水量差异逐渐降低,到190 cm土层差异不明显。土体储水量主要受降雨及不同耕作措施的影响,在干旱的春季以及降水量较少的秋季土体储水量较低,表现为:免耕>传统>少耕,而在降水量较大时土体储水量相应增加,表现为:少耕>免耕>传统。3种耕作措施下玉米叶面积指数变化趋势一致,总体表现为:传统>少耕>免耕,其中传统和少耕最高分别比免耕高0.22和0.26。在生长季少耕蒸散量最高。传统耕作玉米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免耕和少耕高30%和17%,29%和11%,籽粒产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表现为:传统>少耕>免耕,所以对于玉米而言,在该区不适宜实施免耕秸秆覆盖和少耕这两种保护性耕作体系。
- 刘爽张兴义
-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土壤水分水分利用效率蒸散量
- 秸秆覆盖对农田黑土春季地温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0年
- 通过黑土区田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覆盖度对太阳反射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进而探讨了其对土壤温度的调控作用。在作物出苗前,秸秆覆盖度免耕(覆盖度70%)>少耕(覆盖度10%)>旋松(覆盖度0%)。研究结果表明:免耕、少耕和旋松的累计反射强度依次递减,反射辐射强度越大土壤温度越低;免耕具有较高的质量含水量,质量含水量均与地温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 张少良张兴义于同艳隋跃宇刘晓冰
- 关键词:黑土秸秆覆盖量土壤含水量地温
- 保护性耕作对黑土农田土壤水热及作物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1年
- 保护性耕作措施是干旱区农田提高作物产量的有效耕作技术,为研究其在冷凉区域的适用性,于2004~2009年,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试验站黑土农田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免耕秸秆覆盖、少耕和传统旋耕3种耕作措施长期定位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大豆玉米轮作制度下,实施免耕秸秆覆盖和少耕的保护性耕作方式,连续3 a免耕大豆产量均表现为增产,平均增产10%,少耕大豆表现为2 a增产,平均增产3.7%,而2006年略减产4.6%,在2004和2008年保护性耕作措施下作物产量和传统耕作相比,都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P<0.05)。免耕玉米明显减产,3 a平均减产28%,少耕玉米表现为2 a减产,平均减产7%,连续3 a免耕玉米产量与少耕和传统耕作相比差异显著(P<0.05)。此外,免耕可显著提高表层土壤含水量,且垄沟土壤含水量总体高于垄台。分析3 a播种期表层土壤温度,总体表现为免耕<少耕<传统耕作,平均免耕较少耕和传统耕作分别低约1.6℃和2.8℃,NT春季土壤的低温效应对玉米出苗及前期生长影响较大,对大豆影响不明显。
- 刘爽张兴义
-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土壤水分土壤温度
- 保护性耕作下黑土水热动态研究被引量:21
- 2010年
- 通过连续监测东北典型黑土耕作长期定位试验下的土壤含水量和温度,研究了保护性耕作措施下农田黑土水热动态规律。结果表明:免耕秸秆覆盖(NTS)可显著提高0-50 cm土层水分含量,其中免耕在0-20 cm土层平均土壤体积含水量最高值分别比少耕(RT)和传统(CT)高3%-10%,尤其是可提高作物播种期表层土壤含水量。0-10 cm土层深度范围内RT土壤温度均高于NTS和CT,其中5 cm土层土壤温度日平均最高值较NTS和CT分别高3.04℃和5.27℃。三种耕作措施下的水热动态表明,少耕是我国东北旱作黑土区最佳的保护性耕作措施。
- 刘爽张兴义
- 关键词:农田黑土保护性耕作水分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