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0652nm030)
- 作品数:6 被引量:35H指数:4
- 相关作者:甘礼华刘明贤赵国华胡惠康徐子颉更多>>
-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纳米铂微粒修饰电极上甲醛电催化氧化的电位振荡和电流振荡
- 2008年
- 通过阴极还原-阳极氧化法制备了钛基纳米铂微粒修饰电极,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分布于钛基体表面的氧化钛膜三维网状孔道中的纳米铂微粒具有高度分散状态.采用多种电化学手段在该电极上不仅观察到甲醛在恒电流条件下产生的电位振荡,而且在循环伏安和恒电位两种条件下均观察到强烈的电流振荡,这进一步证明高度分散的纳米铂微粒使电极的催化活性大大提高,促进了甲醛及其毒化中间产物的电催化氧化过程,从而有利于电极上电化学振荡的产生.研究结果还表明,甲醛底物浓度、硫酸介质浓度、恒电位或恒电流大小等多种因素对振荡强度、范围或类型会产生规律性的影响.
- 唐轶婷赵国华陈蕊耿榕胡惠康
- 关键词:电化学振荡甲醛
- 双金属在掺硼金刚石表面电化学共沉积-共溶出模型被引量:1
- 2008年
- 采用微分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研究了Ag+、Cu2+、Pb2+、Sn2+、Cd2+等多种共存金属离子在掺硼金刚石(BDD)表面双金属共沉积-共溶出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双金属在掺硼金刚石膜表面的共沉积-共溶出模型是由金属本身的析出电位,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金属离子和溶液间的相互作用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微分阳极溶出法的研究结果表明,双金属在掺硼金刚石电极上的共沉积-共溶出过程表现出金属1溶出-金属2溶出、金属1溶出-析氢-金属2溶出、金属1溶出-金属合金溶出-金属2溶出、金属1溶出-析氢-金属2络合物形成-金属2溶出等四种模型.
- 童希立赵国华肖小娥胡惠康
- 关键词:双金属
- 酚醛树脂为前驱体制备多孔碳泡沫材料被引量:11
- 2008年
- 以液态酚醛树脂为前驱体,正戊烷为发泡剂,吐温80为匀泡剂,在高压釜中通过卸压发泡的方法制备了酚醛树脂泡沫,然后将其经1000℃碳化后得到碳泡沫。研究结果表明,所得的典型碳泡沫样品是一种以无定形碳结构为主的轻质多孔碳材料,密度约为0.15g/cm3。碳泡沫的微结构可以通过调节卸压速率而得到有效控制,当卸压速率为0.05MPa/min时,可以得到孔洞相互贯穿、平均孔径约为300μm且分布较为均匀、接点完好,韧带光滑的多孔碳泡沫。
- 刘明贤甘礼华吴方锐徐子颉郝志显田辞陈龙武
- 关键词:碳泡沫多孔材料酚醛树脂
- 静电自组装制备CdTe量子点纳米薄膜被引量:11
- 2008年
- 以巯基丙酸为稳定剂,在水相中合成了表面带负电荷、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平均粒径为5nm的CdTe量子点.通过CdTe量子点与阳离子聚电解质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和阴离子聚电解质聚苯乙烯磺酸钠(PSS)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在石英基片表面通过层层静电自组装方法制备了多层CdTe量子点纳米薄膜.以荧光分光光度计、UV-Vis、XPS、AFM等测试手段对所得的CdTe量子点纳米薄膜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CdTe量子点自组装多层薄膜的UV-Vis吸光度与组装层数基本呈线性关系,薄膜成膜质量良好.自组装薄膜基本上规整并均匀地覆盖在石英基底表面,但薄膜中存在部分CdTe量子点聚集现象.通过在相邻的两层CdTe量子点之间引入基本结构单元为PDDA/PSS/PDDA的聚电解质复合层,可有效提高CdTe量子点纳米薄膜的成膜质量.所得的CdTe量子点纳米薄膜具有良好的荧光光致发光性.
- 刘明贤孙颖甘礼华王京红徐子颉陈龙武
- 关键词:CDTE量子点静电自组装荧光
- 正戊烷发泡法制备多孔碳泡沫材料被引量:7
- 2008年
- 选择以间苯二酚和甲醛为原料,碳酸钠为催化剂合成的具有一定粘度的酚醛树脂为前驱体,正戊烷为发泡剂,吐温80为匀泡剂,采用常压物理发泡技术制得了碳泡沫.研究结果表明,所得碳泡沫是一种具有多孔网络结构的轻质固体炭材料,依据制备条件的不同,其密度在0.08-0.20 g·cm^-3之间.当控制前驱体酚醛树脂的粘度约为300 mPa.s,发泡剂的用量为V(正戊烷)∶V(酚醛树脂)=0.25,以及匀泡剂的用量为V(吐温80)∶V(酚醛树脂)=0.10时,可以制备出孔洞互相连通、韧带和接点(韧带连接处)完好的具有良好结构的碳泡沫.
- 甘礼华刘明贤王曦田辞
- 关键词:碳泡沫酚醛树脂多孔材料微结构控制
- 微波辅助催化湿式氧化技术降解高浓度苯酚废水被引量:7
- 2007年
- 以纳米CuO为催化剂,采用微波辅助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方法对高浓度苯酚废水(1000mg/L)进行降解处理,并与传统的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技术进行比较,研究了微波强化作用对该技术的处理工艺条件、降解效率及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微波的辅助作用下,当温度仅为60℃、压力为0.3MPa时,催化湿式氧化反应15.0min,苯酚废水的TOC去除率即达到90.8%。这表明微波促使催化湿式氧化反应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实现,而且效率高、速率快。进一步的降解机制研究发现,在微波的作用下,苯酚于2.0min内完全氧化转化,主要发生直接开环反应,生成短链羧酸,所经历氧化过程更为简单。
- 金颜赵国华胡惠康
- 关键词:苯酚纳米CUO降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