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9877011)

作品数:18 被引量:671H指数:11
相关作者:谢小荣崔文进韩英铎唐义良肖晋宇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北京四方同创保护与控制设备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16篇电力
  • 16篇电力系统
  • 8篇励磁
  • 7篇励磁控制
  • 7篇磁控制
  • 5篇电机
  • 5篇发电机
  • 4篇发电机励磁
  • 3篇信息结构
  • 3篇同步补偿器
  • 3篇最优控制
  • 3篇静止同步补偿...
  • 3篇补偿器
  • 2篇大型电力
  • 2篇大型电力系统
  • 2篇电力系统稳定
  • 2篇电流
  • 2篇多机
  • 2篇多机电力系统
  • 2篇多机系统

机构

  • 18篇清华大学
  • 2篇北京四方同创...

作者

  • 17篇谢小荣
  • 14篇崔文进
  • 13篇韩英铎
  • 9篇唐义良
  • 3篇肖晋宇
  • 2篇高辉
  • 2篇童陆园
  • 2篇钱骅
  • 1篇胡志祥
  • 1篇莫昕
  • 1篇胡东辰
  • 1篇夏祖华
  • 1篇陆超
  • 1篇陈远华
  • 1篇李建
  • 1篇李红军

传媒

  • 6篇清华大学学报...
  • 6篇电力系统自动...
  • 4篇中国电机工程...
  • 2篇电网技术

年份

  • 3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7篇2001
  • 4篇200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在线辨识的改进Prony算法被引量:127
2004年
研究在线的振荡特征辨识算法是实现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在线监视以及广域阻尼控制的重要理论基础。广域测量系统的发展和应用使得低频振荡的在线辨识成为可能。该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在线分析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改进Prony算法,该算法针对输入信号的实际阶数和线性预测参数的估计进行了综合改进。经过算法时间复杂度的分析,证明改进算法提高了计算速度。计算机仿真和动模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能够得到更符合系统实际阶数的降阶模型,分析计算占空比小于4%,满足在线低频振荡辨识和系统振荡特性分析的需要。
肖晋宇谢小荣胡志祥韩英铎
关键词:广域测量系统PRONY算法低频振荡在线辨识
新型电力系统通用控制器的研究与实现被引量:6
2000年
介绍了一种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的新型通用型控制器。它集成了DSP强大的数字信号处理能力、PCI总线优良的数据通信能力和高速多通道数据采集功能 ,可以快速处理各种复杂的控制算法 ,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控制以改善供电质量和提高供电效率。该控制器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灵活性 ,不仅能应用于电力系统 ,而且能应用于其他一般的工业控制系统中。
高辉崔文进莫昕童陆圆
关键词:PCI总线电力系统自动化
一种非线性自适应最优励磁控制器的设计被引量:25
2001年
提出了一种非线性自适应最优励磁控制器。新的控制设计方法基于同步发电机的三阶双轴数学模型 ,其仅由代数运算实现的分散非线性反馈补偿律保证了系统在各种运行方式下具有足够的稳态调节精度。控制算法内置一个简单的在线自适应变增益策略以达到在各种工况下动态最优化控制的目的 ,通过求解闭环特征值优化问题来选取权矩阵的方法改善了系统受扰后的暂态响应性能。仿真计算结果表明 ,与传统的线性最优控制器相比 ,新的励磁控制器具有多方面优点。
谢小荣崔文进唐义良韩英铎
关键词:励磁控制器最优控制自适应算法电力系统
同步相量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控制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132
2004年
在同步相量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同步相量响应的广域暂态稳定性控制的概念,阐述了其原理和系统结构,重点讨论了系统实现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功角测量、暂态稳定性判别和控制决策、响应时间、通信方式和可靠性设计等,从而论证了同步相量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控制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谢小荣李红军吴京涛张涛童陆园
关键词:电力系统同步相量
采用广域测量信号的互联电网区间阻尼控制被引量:142
2004年
在大型互联电力系统中,区间模式的低频振荡是限制传输能力的严重瓶颈之一,而经典阻尼控制(如PSS)因限于局部测量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迅速发展的广域测量系统能在全网范围内精确测量和高速传递机组相对功角和角频率等量,使得采用广域测量信号构成全局性的区间阻尼控制系统成为可能,进而为提高互联电网的功角稳定性和传输容量提供了契机。文中在一个简单的2区4机电力系统中,研究了采用广域测量信号实现励磁控制器区间阻尼控制环节的设计原理、实现方法和仿真效果,说明了基于广域测量系统的区间阻尼控制能有效抑制区间低频振荡和提高互联系统的传输容量,而且可工程实现。同时就设计适用于复杂电力系统的广域阻尼控制系统提出了一些关键性理论和实际问题,以供进一步深入研究。
谢小荣肖晋宇童陆园韩英铎
关键词:相量测量单元广域测量系统阻尼控制电力系统稳定器
一种估计同步发电机功角的新方法被引量:32
2003年
功角是表征同步发电机运行状态和电力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参量,该文提出一种测量同步发电机功角的新方法,它利用发电机输出电压、电流的交流采样值和部分机组参数来估计功角,克服了传统电气计算方法在机组暂态过程中因受参数时变、磁饱和影响导致测量精度低的缺点。阐述了测量算法的推导和实现步骤,并将方法集成到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MU)中;通过动态模拟试验验证方法的有效性,与脉冲方法实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试验表明,提 出的方法在系统稳态和暂态过程中都能获得满意的估计精度。由于方法仅依赖于电气量采样,易于实现,且成本远低于采用非电气传感器的测量方法。
谢小荣肖晋宇李建韩英铎吴京涛张涛
关键词:同步发电机功角电力系统稳定性脉冲法动态模拟试验
求解扩展Levine-Athans方程组的直接迭代算法被引量:9
2001年
特定信息结构下大型线性系统无时限最优控制有解的必要条件是存在一组矩阵变量 { K,P,V} (P,V对称正定 )满足相应的扩展 L evine- Athans方程组 ,因而求解该方程组成为协调控制器设计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对此 ,论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直接迭代法 ,它在选择搜索方向、初始反馈增益矩阵和迭代缩放因子等方面具有独特之处。文中给出了算法的详细计算步骤并对其收敛性进行了严格的数学证明 ;一个典型 4机两区域电力系统分散与协调控制器的设计实例表明 ,新算法与传统的一阶梯度算法相比 ,具有收敛速度快 (快 3个数量级 )。
谢小荣崔文进唐义良韩英铎
关键词:大型电力系统分散控制收敛速度信息结构
发电机励磁控制的Gain Scheduling设计
2001年
针对电力系统的非线性特性 ,提出了一种实用的非线性控制设计方法——增益规划 (Gain Scheduling,GS)。选择电磁功率 Pe,机端电压 Vt作为状态划分变量 ,将系统运行域分为若干区 ,在各区内的选定运行点上基于局部线性化模型设计底层控制器 ,如线性最优励磁控制器 (L OEC) ,通过对运行域内其它点实施模糊插值运算 ,得到上层全局的GS控制规律。数字仿真结果表明 ,GSEC能很好地适应系统运行点的变化 ,较固定增益的 L OEC具有更好的控制性能 ;并且可以离线设计 ,在线计算量和存储量均不大 。
崔文进钱骅谢小荣唐义良
关键词:励磁控制非线性控制最优控制电力系统发电机控制规律
一种考虑输入限幅的线性二次型励磁控制设计方法被引量:6
2000年
在输入限幅条件下讨论电力系统励磁控制器的设计问题。基于对线性最优励磁控制器输出越限的原因及其对闭环系统影响的分析 ,提出一种逐段线性二次型控制策略 ,它能保证当系统运行于预定区域内时控制输出不越限 ,而在该区域以外能充分利用控制作用将其尽快拉入非限幅区。数字仿真表明 ,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很好地满足系统的暂态和稳态性能要求。
谢小荣钱骅崔文进韩英铎
关键词:励磁控制输入限幅电力系统
基于DSP的电力系统分散励磁控制及其动模试验被引量:11
2003年
为了解决电力系统励磁控制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利用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结合理论研究,探索了先进的控制手段对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性能的改善情况,介绍了改进后的分散非线性励磁控制规律、基于DSP的控制器电路设计和相关的软件算法以及动模试验情况。动模试验结果表明,基于DSP的新型励磁控制器的软硬件完全满足电力系统实时控制的要求,新的分散非线性励磁控制(DNEC)与传统的比例积分微分的PID控制相比对于改善系统的稳定性具有更优的控制性能。
高辉崔文进谢小荣胡东辰
关键词:励磁控制动模试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