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04018)

作品数:32 被引量:575H指数:13
相关作者:曾建潮谭瑛王元元崔志华胡建秀更多>>
相关机构:太原科技大学中北大学太原重型机械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8篇群算法
  • 28篇微粒群
  • 28篇微粒群算法
  • 6篇并行微粒群算...
  • 5篇全局优化
  • 4篇收敛性
  • 4篇随机微粒群算...
  • 4篇模拟退火
  • 4篇PSO算法
  • 3篇自适
  • 3篇自适应
  • 3篇惯性权重
  • 3篇并行计算
  • 2篇性能分析
  • 2篇遗传算法
  • 2篇元胞
  • 2篇元胞自动机
  • 2篇退火算法
  • 2篇全局最优
  • 2篇全局最优性

机构

  • 32篇太原科技大学
  • 2篇中北大学
  • 1篇鄂州职业大学
  • 1篇太原重型机械...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南通职业大学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作者

  • 32篇曾建潮
  • 9篇谭瑛
  • 8篇王元元
  • 6篇崔志华
  • 4篇夏桂梅
  • 4篇王丽芳
  • 4篇胡建秀
  • 2篇延丽平
  • 2篇夏小翔
  • 2篇陈保娣
  • 1篇孙国基
  • 1篇高慧敏
  • 1篇武波
  • 1篇崔志华
  • 1篇常贯明

传媒

  • 5篇计算机工程与...
  • 4篇计算机研究与...
  • 4篇计算机工程与...
  • 2篇微电子学与计...
  • 2篇小型微型计算...
  • 2篇计算机仿真
  • 2篇系统仿真学报
  • 2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系统工程学报
  • 1篇自动化学报
  • 1篇模式识别与人...
  • 1篇计算机工程
  • 1篇计算机应用与...
  • 1篇控制理论与应...
  • 1篇南通职业大学...
  • 1篇计算机技术与...
  • 1篇电子设计工程
  • 1篇2006年全...
  • 1篇2007年全...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4篇2007
  • 1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次微粒群算法及其参数自适应策略被引量:6
2006年
在对标准微粒群算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二次微粒群算法,并在对二次微粒群算法和标准微粒群算法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二次微粒群算法的参数自适应方案。通过对典型测试函数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二次微粒群算法比标准微粒群算法的性能有很大提高,说明了二次微粒群算法是可行的。另外,将参数自适应时的结果同参数固定时的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算法性能有很大提高,说明了该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杨亚平谭瑛曾建潮
基于控制理论的微粒群算法分析与改进被引量:8
2006年
利用控制理论对基本微粒群算法、标准微粒群算法及带有收缩因子的微粒群算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它们或为一个积分环节与两个惯性环节组成的系统;或为三个惯性环节组成的系统.为了提高算法效率,建立了由积分环节与震荡环节组成的系统所对应的改进微粒群算法,并讨论了参数的选择方法.仿真实例证明了该算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崔志华曾建潮
关键词:微粒群算法惯性环节
微粒群算法的统一模型及分析被引量:42
2006年
通过分析已有的几种微粒群算法,提出了一种统一模型,并通过线性控制理论分析了其收敛性能·为了进一步提高算法效率,提出了两种增强全局搜索性能的参数自适应算法:单群体参数自适应微粒群算法及双群体参数自适应微粒群算法·其中单群体参数自适应微粒群算法在进化初期使用算法发散的参数设置,从而能更大程度地提高算法全局收敛能力·双群体参数自适应微粒群算法使用两个种群,一个执行全局搜索,另一个执行局部搜索,通过信息交流以提高算法性能·仿真实例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曾建潮崔志华
关键词:收敛性自适应微粒群算法
具有随机惯性权重的PSO算法被引量:42
2006年
微粒群算法(PSO算法)是模拟鸟类、鱼群等的群体智能行为的一种优化算法,当前,在相关领域内,倍受国内外学者关注。该文在分析基本PSO算法的速度进化方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能更好描述微粒进化过程的速度方程,由其引出一种具有随机惯性权重的PSO算法;通过五个典型测试函数的仿真实验,验证了其可行性,同时也表明具有随机惯性权重的PSO算法较具有线性递减惯性权重的PSO算法在收敛速度和全局收敛性方面有明显提高。
胡建秀曾建潮
关键词:微粒群算法惯性权重
一种动态调整的改进微粒群算法被引量:11
2005年
微粒群算法是一种新型的进化计算方法,已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对基本微粒群算法的分析,发现基本微粒群算法在计算过程中使用Lebesgue测度为0的线段进行搜索,较易得到过早收敛现象.据此,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微粒群算法,该算法在运行过程中能动态调整极限位置,从而使得每个微粒的极限位置在其所经历的最好位置与整体最好位置所形成的动态圆中分布,由于在搜索空间中使用测度为正的区域对定义域空间进行搜索,能以较大概率跳出局部最优点.实例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崔志华曾建潮
关键词:微粒群算法
具有自适应随机惯性权重的PSO算法被引量:14
2006年
通过对标准PSO算法中惯性权重和全局最好值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根据全局最好值的变化而自适应变化的随机惯性权重的方法。通过对5个典型的Benchmark函数的测试,结果表明此方法在收敛速度和全局收敛性方面都较线性递减的惯性权重的方法有所改进。最后,将改进的PSO算法应用于分类问题,与标准PSO算法与C4.5的结果相比,分类精度和速度都有所提高。
延丽平曾建潮
关键词:PSO算法惯性权重
基于并行计算模型的并行微粒群算法的性能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将微粒群算法与并行计算模型相结合,基于三种不同的并行计算模型(带中央控制器的并行计算模型、环形结构带缓存区的并行计算模型、BSP并行计算模型),设计出相应的并行微粒群算法,并对并行算法性能进行详细分析。大量实验表明:子种群之间的通讯周期是个重要的可变参数,当选取合适时,能提高解的质量以及算法的收敛性和最优性。
王元元曾建潮谭瑛
关键词:并行计算模型微粒群算法
基于并行计算模型的并行微粒群算法的性能分析
将微粒群算法与并行计算模型相结合,基于三种不同的并行计算模型(带中央控制器的并行计算模型、环形结构带缓存区的并行计算模型、BSP并行计算模型),设计出相应的并行微粒群算法,并对并行算法性能进行详细分析。大量实验表明:子种...
王元元曾建潮谭瑛
关键词:并行计算模型微粒群算法
文献传递
群体行为仿真与群体智能算法
复杂性理论是研究复杂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所涌现出的特性与规律。为了研究涌现的智能,人们利用仿真手段对动物群体行为进行研究,建立了一些群体行为仿真模型,将其研究结果应用于优化理论,提出了相应的群体智能算法。本文从复...
曾建潮崔志华
关键词:复杂系统群体智能算法
文献传递
基于环形结构带缓存器模型的并行微粒群算法
受并行遗传算法的启发,文章设计和实现了一种基于环形结构带缓存器模型的并行微粒群算法。它基于一种单向环结构的拓扑连接,可以保证优良粒子在子种群间的扩散,丰富种群的多样性。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该并行算法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求解效...
王元元曾建潮谭瑛
关键词:微粒群算法并行微粒群算法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