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1531161)
-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2
- 相关作者:谢立超纪东华王立波肇颖新张秋月更多>>
- 相关机构: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冠心病慢性房颤患者血清8-OHdG水平的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标志物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在冠心病慢性房颤患者体内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冠心病慢性房颤患者30例、冠心病窦律患者30例及健康对照组3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试验对象血清8-O-HdG水平。结果:冠心病慢性房颤组与冠心病窦律组相比血清8-OHdG浓度升高(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8-OHdG浓度更高(P<0.05)。结论:冠心病慢性房颤患者体内存在8-OHdG水平的变化,氧化应激可能参与了冠心病慢性房颤的发生及发展,8-OHdG对冠心病后合并房颤具有预测价值。
- 王立波谢立超纪东华
- 关键词:冠心病房颤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用7日龄Wistar大鼠54只,分成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及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组,制备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模型后分别给予不同的处置于24 h、48 h、72 h处死。检测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结果盐水对照组SOD水平低、MDA水平高,同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组SOD水平高、MDA水平低,同盐水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可通过调节SOD活性,减少氧自由基所致损伤。这可能是其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 张秋月陈国萍韩钢肇颖新
-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