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D08M02)

作品数:4 被引量:55H指数:3
相关作者:谢小荣张远取姜齐荣武云生刘全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陕西电力科学研究院四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篇输电
  • 2篇扭振
  • 2篇阻尼控制
  • 2篇谐振
  • 2篇励磁
  • 2篇次同步谐振
  • 1篇优化设计
  • 1篇振荡
  • 1篇直流
  • 1篇直流输电
  • 1篇输电系统
  • 1篇退火算法
  • 1篇轴系
  • 1篇阻尼控制器
  • 1篇无功
  • 1篇无功补偿
  • 1篇无功补偿器
  • 1篇模拟退火
  • 1篇模拟退火算法
  • 1篇模态

机构

  • 4篇清华大学
  • 1篇陕西电力科学...
  • 1篇四方电气(集...

作者

  • 4篇谢小荣
  • 3篇张远取
  • 2篇姜齐荣
  • 1篇刘全
  • 1篇武云生
  • 1篇张晓晋

传媒

  • 2篇电力系统保护...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电力系统自动...

年份

  • 3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上都电厂轴系次同步扭振保护系统被引量:9
2010年
针对次同步谐振(SSR)危及机组轴系安全问题,研发了轴系次同步扭振保护系统。该保护系统包括底层的扭应力继电器(TSR)和上层的保护协调机(Tmaster)。TSR实时采集轴系模态转速信号,进而判别扭振模态稳定性和疲劳寿命是否越限,并将判断结果传递给Tmaster,由后者执行选择性跳机逻辑,从而起到保护机组轴系的作用。将所述次同步扭振保护系统应用于上都电厂串补输电系统,分析了其运行机制和定值设置。保护系统自2008年9月投运以来,经历了现场试验和实际故障的考验,起到了正确检测次同步扭振和保护机组轴系安全的作用。
陈大宇赵永林刘全张远取谢小荣
关键词:串补输电系统
基于励磁注入激励法测试并辨识机组扭振模态参数被引量:3
2010年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励磁注入激励法来测试和辨识机组模态频率和模态阻尼的方法,用以正确评估次同步谐振风险和研究应对策略。方法包括3个步骤:首先对运行机组励磁系统注入模态信号激发可控扭振,精确检测轴系次同步模态频率;然后采用模态滤波和DFT(discrete Fouriertransform)校正算法计算各扭振模态幅值;最后利用最小二乘算法辨识模态阻尼。采用仿真分析验证了方法的理论正确性,并将其成功应用于上都电厂4台机组的扭振参数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精度高、试验成本低、激发模态可控等优点。
谢小荣张晓晋张远取
关键词:扭振模态频率
采用遗传—模拟退火算法优化设计SVC次同步阻尼控制器被引量:23
2009年
针对锦界电厂串补输电工程的多模态次同步谐振(SSR)问题,在基波电纳次同步调制机理基础上,优化设计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次同步阻尼控制器(SSDC)。首先建立适应SSR分析与控制设计、包含SVC的多机系统线性化模型,其次提出了基于独立模态控制思路的控制器结构,然后将控制参数设计问题规范为一个约束型非线性规划问题,进而采用遗传—模拟退火(GASA)算法求解得到控制参数,最后采用特征值分析和时域仿真验证了控制系统的有效性。结果表明:SVC-SSDC能大幅提高机组扭振的模态阻尼,有效抑制SSR,从而保证了机组和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谢小荣武云生林惊涛张银山姜齐荣
关键词:次同步谐振静止无功补偿器次同步阻尼控制器
应用附加励磁阻尼控制抑制HVDC引起的次同步振荡被引量:23
2010年
大型汽轮发电机组经交直流混合送出的系统中,当高压直流输电(HVDC)控制与机组之间相互作用较强时,可能引发机组轴系的次同步振荡(SSO)问题。对此,研究了附加励磁阻尼控制(SEDC)抑制HVDC-SSO的有效性。在PSCAD/EMTDC仿真平台构建了典型的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模型,研究了HVDC引起SSO的系统运行条件,进而设计了多模式SEDC控制器,分别在大/小扰动下分析了SEDC改善模式阻尼和暂态响应的效果。结果表明:SEDC能大幅提高机组轴系多个模式的阻尼,在大/小扰动下均能有效抑制SSO,避免出现SSO发散风险,保障机组和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SEDC可望成为解决HVDC-SSO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张远取谢小荣姜齐荣
关键词:高压直流输电次同步振荡附加励磁阻尼控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