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1AA05A105)

作品数:135 被引量:2,066H指数:27
相关作者:文福拴薛禹胜林振智高山于继来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国家电网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经济管理电子电信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3篇电气工程
  • 4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3篇风电
  • 34篇电力
  • 29篇电力系统
  • 27篇发电
  • 23篇电网
  • 16篇风电场
  • 16篇风力
  • 16篇风力发电
  • 12篇功率
  • 11篇电机
  • 10篇调度
  • 10篇暂态
  • 9篇输电
  • 8篇电压
  • 8篇网络
  • 8篇光伏
  • 8篇并网
  • 7篇仿真
  • 6篇电能
  • 6篇电源

机构

  • 40篇浙江大学
  • 35篇国家电网公司
  • 28篇东南大学
  • 28篇哈尔滨工业大...
  • 17篇国网电力科学...
  • 12篇国网浙江省电...
  • 9篇华南理工大学
  • 8篇中国电力科学...
  • 6篇华北电力大学
  • 5篇广东电网公司
  • 5篇浙江电力调度...
  • 4篇南京理工大学
  • 4篇学研究院
  • 3篇河海大学
  • 3篇国电南瑞科技...
  • 3篇广东省电力调...
  • 3篇国家电网江苏...
  • 2篇东北电力大学
  • 2篇广东工业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作者

  • 36篇文福拴
  • 15篇薛禹胜
  • 13篇林振智
  • 12篇于继来
  • 12篇高山
  • 7篇刘瑞叶
  • 6篇胡林献
  • 6篇杨琦
  • 6篇薛峰
  • 5篇李力
  • 5篇孙维真
  • 5篇徐泰山
  • 5篇杨燕
  • 5篇高超
  • 4篇罗建裕
  • 4篇李亚楼
  • 4篇蒋平
  • 4篇张凯锋
  • 4篇张璨
  • 4篇王深哲

传媒

  • 45篇电力系统自动...
  • 14篇电网技术
  • 12篇华北电力大学...
  • 11篇电力系统保护...
  • 9篇电网与清洁能...
  • 8篇电工技术学报
  • 6篇中国电机工程...
  • 5篇电力系统及其...
  • 3篇电力建设
  • 3篇陕西电力
  • 2篇电机与控制学...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华东电力
  • 2篇江苏电机工程
  • 1篇中国电力
  • 1篇科技导报
  • 1篇高电压技术
  • 1篇广东电力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6
  • 12篇2015
  • 33篇2014
  • 53篇2013
  • 26篇2012
  • 3篇2011
1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计及接纳间歇性电源能力的输电系统规划方法被引量:34
2013年
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间歇性电源在电力系统中渗透率的不断提高对系统接纳能力和输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行输电系统规划时既要考虑尽可能具备接纳和输送间歇性电源的能力以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又要避免输电容量冗余造成投资浪费。在此背景下,构造了一种计及间歇性电源接纳能力的输电系统规划两层模型。上层模型以投资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确定输电系统规划方案;下层模型则以弃风惩罚与切负荷惩罚量之和最小为优化目标,在考虑了间歇性电源出力不确定性、负荷波动不确定性以及元件随机停运等不确定性情况下进行安全校验。之后,对上下层模型分别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和商用线性规划求解器ILOG CPLEX进行迭代求解。最后,采用包含3个大型风电场的、修改的巴西南部46节点系统对所提出的模型和求解方法进行了说明。
黄裕春杨甲甲文福拴王超张静徐奇锋
关键词:输电系统规划风力发电
高风速段次优功率追踪方式的风电调频方法被引量:49
2013年
常用的最优功率输出策略,使得风电机组既对系统频率缺乏支撑作用,又可能对系统频率产生污染。本文针对变速恒频双馈风电机组(DFIG),提出一种风速分段的、以转速和桨距角为控制对象的调频策略。策略只要求DFIG在高风速段参与调频;基于DFIG经济性整定参与调频的高风速段门槛值;让DFIG输出功率追踪于次优功率曲线使其留有一定上调余量,基于电网频率质量要求和DFIG需提供的调频能力整定该余量。仿真表明,实施新策略的DFIG能够有效改善系统频率特性。
吴子双于继来彭喜云
关键词:双馈风力发电机桨距角
计及机组恢复效益和线路综合重要度的网络重构优化策略被引量:9
2013年
合理的网络重构策略对于大停电后的系统恢复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研究了电力系统网络特性及线路投运失败可能造成的影响,提出了线路桥接功率、线路连接度和线路承重度这3个线路重要度评价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综合评价线路重要度的方法。之后,将解释结构建模方法引入大停电后的网络重构问题之中;以发电机组的快速、安全恢复为基础,提出了机组恢复效益指标,以最大化恢复效益为目标选择恢复机组,并综合考虑了恢复机组的发电容量及线路重要性因素。所提出的方法可同时确定恢复机组及其恢复路径,使得优化机组恢复顺序和优化机组恢复路径这2个问题得到了有机的统一优化。最后,以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为例说明了所提出的模型和方法的基本特征。
张璨林振智文福拴薛禹胜李矛李晓露
关键词:网络重构
基于源网协同的风电并网系统双层优化调度被引量:7
2014年
在风电渗透率较高时,多点接入的风电出力波动就会在整个电网中形成扰动,威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风电的多点扰动带来的潮流全局窜动和局部涌动,以常规机组出力、储能系统(ESS)充放电功率和可控串联补偿装置(TCSC)为调控手段,建立了含风电场的源网协同双层调度模型。上、下层模型分别以全网潮流均衡度和关键断面潮流均衡度为优化目标,采用多精英保留策略的遗传算法对所建模型交替迭代求解。含风电场的IEEE39节点系统算例验证了调度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丁楠陈中胡吕龙
关键词:风电场可控串联补偿装置
微网能量管理系统实时数字仿真测试平台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为了全面测试微网能量管理系统,在深入了解微网系统组成结构、微源控制方法和高级应用控制策略的基础上,对微网系统实时数字仿真(RTDS)测试平台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技术难点在于微网系统测试平台的搭建方案、接口设计和微网电源建模。研究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搭建的模型和平台能够反映微网系统的实时控制特性,满足各种不同微网结构的测试要求,可系统地考核微网能量管理系统,为实际微网系统中的研究和工程实施提供测试数据和理论指导。
吉小鹏吴家宏金强刘云杨琦
关键词:实时数字仿真系统
基于网络流的发输电计划协调优化方法被引量:9
2013年
随着特高压互联电网的建设发展,电能交易和资源优化范围增大,现有联络线计划编制方法已难以适应;此外,大规模风电集中上网、远距离输送,对发输电计划协调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上述问题,文中将网络流应用于跨地区电能交易与分区开机容量的优化,提出了以系统当前开机方式为基础,以次日跨地区电能交易电量、地区间联络线输电能力等条件为约束,以分区开机容量最小为目标的发输电计划协调优化方法,建立了跨地区电能交易电量、分区开机容量的网络流模型。通过某实际系统算例说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张显周鑫耿建杨楠孙骁强
关键词:网络流
计及电网安全风险的风电机组最优规划
2012年
引入配电系统的风电机组如果配置不当会给系统的安全与经济运行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在机会约束规划的框架下构建了风电机组的优化规划模型,并提出了一种计及风电机组出力不确定性的静态安全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将初始投资的年值费用、风电机组的年运行费用、年网络损耗费用及年静态安全风险费用总和的最小化作为目标函数,计及了风电机组接入后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并应用和声搜索算法求解该优化问题。以IEEE 37节点配电系统作为算例,说明了所发展的模型和算法的基本特征。
高超李力杨燕文福拴
关键词:风力发电机优化配置机会约束规划蒙特卡罗仿真
基于厚尾均值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族模型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被引量:52
2016年
风电功率预测准确度的提高对提高电力系统调度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对风电功率时间序列波动性的研究,推广了一种厚尾均值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ARCH-M)族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模型,同时,基于波动补偿项的不同形式,将模型拓展为多种类型的厚尾GARCH-M模型。该类模型能够捕捉风电功率时间序列波动性与其条件均值的直接关系,并能够有效刻画具有高峰度特征的实际风电功率序列的厚尾效应,使风电预测准确度提高。结合江苏地区风电场风电功率实际数据,对所提厚尾GARCH-M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论证了存在于风电时间序列中的GARCH-M效应和厚尾效应,给出了风电功率均值和条件方差的预测方案。算例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表明了考虑厚尾特征的GARCH-M族模型短期预测效果满意。
陈昊万秋兰王玉荣
关键词:风电功率预测
计及风电的电网调度与控制架构分析
2012年
近年来我国的风电快速发展,局部地区的风电穿透率已经较高,这给传统的电网有功、无功调度与控制系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分析和总结风电的基本特性,包括波动性、不完全可预测性、低可控性等,以及我国风电一些特殊性如集中开发、远距离传输和直接接入主网等。详细分析了风电接入后需要对传统调度与控制系统做的改进工作,以及计及风电的调度与控制系统的整体框架。研究认为,在有功方面应按照三次、二次、一次频率控制的顺序开展研究与应用,在无功方面则应按照一次、二次、三次电压控制的顺序。同时也讨论了有功、无功调度与控制在发展路线上存在不同之处的内在原因。
耿建张凯锋彭明侨高宗和
关键词:电力系统调度电力系统控制风力发电
电力系统充裕度评估分析系统的构建与实现被引量:3
2013年
充裕度是衡量电力系统可靠性和经济性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运行特征的日趋复杂,现有的一些简单而易于手工计算的充裕度指标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的实际需要。在此背景下,针对广东电力系统调度的实际需要,首先确定了电力系统充裕度评估分析的研究框架,明确了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之后,讨论了软件实现的总体原则和基本思路;最后,基于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平台和结构化查询语言Microsoft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Server 2000数据库实现了电力系统充裕度评估分析软件系统,主要包括发电容量充裕度分析、电力网络供电脆弱性评估和系统单元充裕度计算3个功能模块。将所开发的软件系统应用于广东电力系统,证明了其有效性。
李剑辉李力高超杨燕郭文涛文福拴
关键词:发电容量充裕度软件系统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