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707002)
-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 相关作者:陈景文蔡喜运王瑟汪昭君崔娜更多>>
- 相关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浙江建安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霍英东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手性污染物及其降解产物直接分析的探索
- <正>大部分的手性污染物主要是以外消旋的形式释放到环境中的。在非手性的环境中手性污染物的对映体有相同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但是它们在生物体系中则表现出不同的生理、生化与毒理性质。常规手性色谱系统对手性对映体进行同柱拆分或直接...
- 李昂夏婷婷张晓翔陈景文蔡喜运
- 文献传递
- 酰胺类农药在白洋淀典型农田土壤上的吸附行为被引量:4
- 2009年
- 采用振荡平衡法研究了5种常见的酰胺类农药(除草剂甲草胺、乙草胺、异丙甲草胺、丁草胺和杀菌剂甲霜灵)在白洋淀地区4种典型农田土壤中的吸附特性.酰胺类农药的吸附遵循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吸附程度按丁草胺>甲草胺>乙草胺>异丙甲草胺>甲霜灵的次序减小.有机质含量最高的淀区泥李庄农田土壤对农药的吸附能力最强.酰胺类农药的有机碳吸附常数(logKoc)与辛醇-水分配系数(logKow)显著相关,表明分配作用在农药的吸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吸附自由能的变化为-8.24^-20.40kJ·mol-1,表明这5种酰胺类农药在白洋淀农田土上的吸附机理主要是物理吸附.
- 刘萍陈景文边海涛李斐蔡喜运
- 关键词:土壤
- β-环糊精对丁草胺溶解和吸附的影响
- <正>丁草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稻田的酰胺类除草剂,具有潜在的致癌性和致突变性。由于丁草胺的低水溶性,使其易于被土壤吸附,生物可利用性降低,导致除草剂使用量的增加和环境持留期的延长,增加了环境风险。本研究考察了β-环糊精对丁...
- 边海涛陈景文蔡喜运
- 关键词:Β-环糊精丁草胺包合
- 文献传递
- 环糊精聚合材料对土霉素吸附及其机制
- <正>近年来,环糊精(CD)的应用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它外缘亲水而内腔疏水的特性,使其可以作为主体包络各种适当的客体分子。然而,由于CD的水溶性较好,难以回收再利用,使其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因此,不溶性的环糊精...
- 张雨刘会会陈景文蔡喜运
- 文献传递
- 乙草胺和异丙草胺对映异构体的拆分被引量:2
- 2011年
- 利用Chiralpak AS-H手性色谱柱,以正己烷为流动相,以有机醇为极性改性剂,采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乙草胺和异丙草胺的对映体进行了手性拆分,并结合紫外-可见、圆二色、旋光检测器和八区律规则对其对映体的绝对构型进行了判定。结果表明:乙草胺和异丙草胺的第一洗脱峰在220nm检测波长下均具有负的康顿(Cotton)效应和旋光(ORD)信号,根据八区律判定其构型为aR-型,具有相反信号的第二洗脱峰为aS-型。以正己烷-异丙醇(97∶3,体积比)为流动相时,乙草胺和异丙草胺分离度分别为2.23和1.52。其手性拆分过程均受焓驱动,且分子中的N-烷氧取代基在对映体与手性固定相作用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 顾芳张晓翔夏婷婷陈景文蔡喜运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对映体拆分乙草胺异丙草胺
- 微量水对α-丙酸类化合物对映体正相色谱分离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采用正相液相色谱系统,通过向流动相中添加微量水,建立了8种手性α-丙酸类污染物或降解产物对映体的拆分方法,并探讨了微量水的影响机制。采用的色谱柱为Chiralcel OJ-H column(25 cm×4.6 mm,5μm),以正己烷-异丙醇-乙酸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结果表明,微量水的添加能显著影响α-丙酸类污染物及其降解产物对映体的分离效果;微量水可通过竞争待测组分在手性固定相上的作用位点,或者诱导流动相pH的变化来改变弱酸类化合物的解离,影响α-丙酸类化合物的手性拆分;弱酸类化合物比羧酸酯和酰胺类等中性化合物对微量水的响应更敏感,其中部分化合物的拆分机制发生了改变。
- 夏婷婷张晓翔顾芳陈景文蔡喜运
- 关键词:正相色谱微量水手性降解产物
- 手性污染物典型环境过程的对映体识别
- <正>大部分的手性污染物主要是以外消旋的形式释放到环境中的。它们进入环境后,可经过生物、化学过程等生成多种降解产物,这些降解产物是新型污染物,其毒理特性和环境行为是未知的。因此,这些手性污染物及降解产物多在环境中共存,母...
- 蔡喜运李昂夏婷婷张晓翔刘萍边海涛陈景文
- 文献传递
- 防腐剂布罗波尔及其转化产物对发光菌的毒性被引量:6
- 2008年
- 基于发光细菌发光性能的测试,研究了化妆品广谱防腐剂布罗波尔(BNP)及其转化产物2-溴-2-硝基乙醇(BNE)、溴硝基甲烷(BNM)、甲醛(FA)、2-溴乙醇(BE)等的毒性,基于化合物理化性质分析,研究了BNP及其转化产物活性方式差异,并采用毒性单位法(TU)、相加指数法(AI)、混合毒性指数法(MTI)及相似性参数法(λ)对其联合毒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BNP及其转化产物对发光菌的毒性作用表现为低剂量刺激和高浓度抑制,毒性强弱顺序为BNM(EC50=3.01mg/L)>BNE(EC50=4.21mg/L)>BNP(EC50=19.19mg/L)>FA(EC50=51.44mg/L)>BE(EC50>5000 mg/L).BNP及其转化产物毒性主要与化合物的疏水性及分子中溴原子的氧化性有关,随化合物疏水性和溴原子氧化性的增加而增强.BNP与BNM或BNE的联合毒性为协同作用,5种化合物等浓度混合时联合毒性表现为部分相加作用.BNP某些含硝基转化产物的存在能增加BNP的生态毒性,转化后复合生态风险增加.
- 汪昭君王瑟崔娜陈景文蔡喜运
- 关键词:布罗波尔联合毒性环境过程防腐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