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科技厅农业攻关项目(2005A11601101)
- 作品数:5 被引量:33H指数:4
- 相关作者:石磊李琳王丽刘芳山崎伸二更多>>
-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厅农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多位点序列、SCCmec及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型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随着一种半合成青霉素一甲氧西林在1960年被首次应用于临床以来,仅仅一年之后,在英国就发现了首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ce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之后以惊人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成为医院内最常见的病原菌。在美国,1975年MRSA在临床分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菌)中仅占2.4%,而1991年则迅速增至29%,现在则占到30%~50%;在葡萄牙和意大利,
- 徐振波李琳石磊
- 关键词: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半合成青霉素AUREUS
- 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快速检测产毒亚历山大藻被引量:8
- 2007年
- DNA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方法是一种新型的核酸扩增技术,该方法是在等温的条件下进行的,具有反应时间短、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本文以产麻痹性贝毒(PSP)的亚历山大藻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法提取DNA模板,设计特异性LAMP引物,利用LAMP技术进行产毒藻种的快速检测,同时,着重对LAMP技术与PCR技术在检测微小亚历山大藻细胞的灵敏度方面做了比较。向LAMP终产物中加入SYBRGreenI染料后可直接用肉眼观察结果而不需要通过凝胶电泳来观察。结果表明,LAMP技术在恒温65℃,1h内就可以检测到产毒藻种;LAMP技术检测微小亚历山大藻的最低检测限为200个/ml,而PCR技术的最低检测限为1000个/ml,LAMP扩增方法比PCR扩增方法的程序简单、反应时间短、灵敏度高;LAMP技术不需要精密的温度循环装置,有恒温加热设备就可以满足检测条件,可用于野外检测。
- 刘芳王丽李琳山崎伸二石磊
- 关键词:亚历山大藻
- DNA环介导的恒温扩增法在快速鉴定病原微生物中的应用被引量:14
- 2006年
- DNA环介导的恒温扩增(LAMP)反应,是分子生物学领域中的一个新概念,它可以在恒温(60~65℃)条件下,30~60 min内将只有几个拷贝的靶核酸扩增到109水平。该方法的一大特色是,可以通过反应副产物——白色焦磷酸镁沉淀的产生与否判断靶基因的存在。因此,对于病原微生物的鉴定具有高效率、高特异性、高敏感性等特点。LAMP方法在食品安全检测、流行性病毒检测、临床诊断,以及水产养殖等领域的应用及研究已有文献报道。表明,该方法已具有成功应用的现实性,为快速基因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比PCR方法更具推广性,可望作为常规检测工具。
- 王丽石磊李琳
- 关键词:病原微生物
- 环媒恒温核酸扩增法在病原微生物鉴定中的研究应用被引量:3
- 2008年
- 环媒恒温核酸扩增(LAMP)反应,是分子生物学领域中的一个新概念,它可以在恒温(60—65℃)条件下,30—60m in内将只有几个拷贝的靶核酸扩增到109水平.该方法的一大特色是,可以通过反应副产物-白色焦磷酸镁沉淀的产生与否判断靶基因的存在.因此,对于病原微生物的鉴定具有高效率、高特异性、高敏感性等特点.本文重点论述了目前LAMP方法的原理以及在食品安全检测、流行性病毒检测、临床诊断以及水产养殖等领域的应用及研究情况.表明,该方法已具有成功应用的现实性,为快速基因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比PCR方法更具推广性,可望作为常规检测工具.
- 王丽石磊李琳
- 关键词:LAMP病原微生物
- 食源沙门菌DNA环介导恒温核酸扩增法检测被引量:5
- 2009年
- 王丽李琳石磊
- 关键词:沙门菌检测介导食物中毒事件食源性致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