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XYY009)

作品数:14 被引量:150H指数:9
相关作者:王仁强胡文飞周瑜章宜华王端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外语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语言文字

主题

  • 9篇词典
  • 5篇汉语
  • 4篇语词
  • 4篇现代汉语
  • 4篇汉语词
  • 4篇汉语词典
  • 3篇语料
  • 3篇语料库
  • 3篇释义
  • 3篇现代汉语词典
  • 3篇兼类词
  • 3篇汉英词典
  • 3篇《现代汉语词...
  • 3篇《现代汉语词...
  • 3篇词类
  • 2篇词类标注
  • 1篇心理
  • 1篇学科
  • 1篇学科定位
  • 1篇学习者

机构

  • 10篇四川外语学院
  • 3篇四川外国语大...
  • 2篇广东外语外贸...

作者

  • 10篇王仁强
  • 3篇胡文飞
  • 2篇章宜华
  • 2篇周瑜
  • 1篇王端

传媒

  • 5篇外国语文
  • 3篇中国外语
  • 1篇外语学刊
  • 1篇外语教学与研...
  • 1篇辞书研究
  • 1篇外语研究
  • 1篇外国语
  • 1篇外国语文研究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用户视角的汉英词典意义表征能力调查被引量:9
2011年
对双语词典编纂而言,意义表征包含译义和释义两个内涵。汉英词典是中国英语学习者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研究其意义模式及表征能力极具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用户的交际场景和认知心理,通过分层抽样的方式,系统调查了8种主流汉英词典中31个心理动词的意义表征能力。结果表明:多数心理动词在意义表征过程中恪守了数量、质量、关系和顺应的交际原则,但也有部分心理动词在表征过程中出现了对以上交际原则的背离,进而影响了表征质量和效果。本文的调查有利于编者全面系统地了解所编词典在这一方面的表征效果,对提高汉英词典的编纂质量大有裨益。
胡文飞章宜华
关键词:用户视角释义译义交际场景认知心理
现代汉语词类体系效度研究——以《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词类体系为例被引量:44
2010年
2005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在区分词与非词的基础上实现了全面的词类标注,本文以《现汉》(第5版)词类体系为例,采用认知语言学、语言类型学等视角,从四个维度对现代汉语词类体系的效度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现汉》(第5版)所采用的词类体系在数量和结构上基本合理,多数词类定义准确,能够确保各个词类范畴的典型成员实现比较准确的词类标注,也能够确保个体词条典型词类归属得到较为准确的判断。但是,该词类体系也存在一定瑕疵,折射出汉语语法本体研究的缺陷。本文建议,现代汉语词类范畴在设置上必须坚持其作为语法范畴的基本定义,名、动、形等词类的定义至少应该包括其无标记语法功能的说明,以确保词类判断程序规范、结果可靠,同时也有助于用户正确认识现代汉语的词类体系。
王仁强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类体系《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
现代汉语词范畴认知研究——以《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为例被引量:19
2011年
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词与非词的区分是一大难点。从认知语言学、词典学、二语习得、语料库语言学等视角,基于"《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词类标注数据库",对现代汉语词范畴进行深入调研。结果表明,该词典所认可的现代汉语词范畴具有明显的原型效应,因而编者容易准确判断现代汉语词范畴的典型成员,而对其非典型成员则难以做出准确判断。现代汉语中词与非词的区分要以词的恰当定义为理论基础,以基于大型平衡现代汉语语料库的用法调查为操作依据,以方便学习者用户(尤其是对外汉语学习者用户)的语言产出为终极目的。
王仁强
关键词:现代汉语《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实证研究
汉英词典的释义模式对中国EFL学习者英语生成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4
2011年
通过控制实验,本文从用户视角分析了不同的汉英词典释义模式对中国EFL学习者英语生成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释义模式会影响中国EFL学习者的英语生成能力;同等条件下,汉英学习词典的多维释义模式能更好地满足中国EFL学习者的生成需求,利于提高其词汇生成能力;中国EFL学习者的英语生成能力随释义内容的丰富而渐进发展。本研究的结果不仅证明了学习型汉英词典多维释义的必要性,还在释义结构和内容上提供了现实依据和操作指南。
胡文飞章宜华
关键词:释义模式词汇知识
《汉英词典》(第三版)词类标注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词类标注在汉英词典编纂中是一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2010年推出的《汉英词典》(第三版)最大的修订莫过于全面的词类标注以及随之而对其微观结构所进行的调整,此举在《汉英词典》编纂历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文章结合国内外学界在词类及词类标注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对《汉英词典》(第三版)主编序言、凡例中的词类观点及其词类标注实践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汉英词典》(第三版)的词类标注成绩与问题并存,其在词类标注方面的困惑很大程度上是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困境的真实写照。
王仁强
关键词:词类标注
现代汉语兼类问题研究——兼评索绪尔语言学思想的重要价值被引量:45
2013年
在现代汉语语法本体研究和现代汉语词典词类标注研究中,兼类问题尤为棘手,且最具争议。基于"《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词类标注数据库"和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从词典学、认知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等视角对该词典中的词条兼类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显示,该词典兼类词处理策略与其高阶母语词典定位密切相关;其对所收词条的典型词类归属以及各个词类范畴的典型成员实现了较为准确的标注,但在词条兼类问题的处理上略显保守,导致其词类描写一方面与汉语社团的语言使用现实不完全相符,另一方面又凸显现代汉语兼类研究所存在的理论偏差,如坚持兼类要少的所谓语法分析的"简略原则"被证明是行不通的。最后针对现代汉语兼类问题,对索绪尔语言学思想的重要价值进行了评价。
王仁强
关键词:现代汉语《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兼类词
汉意双语学习词典词类标注研究——以《汉意—意汉双解词典》(2012)为例被引量:4
2015年
汉语词类在语言学界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而词类标注在汉语/汉外词典编纂中是一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文章结合国内外学界在词类及词类标注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对《汉意—意汉双解词典》(2012)的词类标注情况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该词典在词类标注方面成绩与问题并存,其在词类标注上的困惑很大程度上是现代汉语等分析语词类研究困境的真实写照;而作为印欧语的意大利语在社群语言系统层面词库中也存在兼类现象,这无疑给汉语词类研究提供重要启示。
王仁强
关键词:词类标注兼类词印欧语
现代汉语兼类与词频的相关性研究——兼评“简略原则”的效度被引量:41
2015年
在现代汉语语法和现代汉语词典词类标注研究中,概括词的兼类问题最具争议,其中兼类与词频是否相关是一个涉及语言本质观差异的大问题。文章以复杂适应系统语言观为理论基础,基于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和《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词类标注数据库,对现代汉语兼类与词频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两项调查都发现,现代汉语概括词的兼类现象与词频呈正相关,但两项调查之间却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在现代汉语和现代英语等分析语中,兼类与词频的相关性是言语交际的经济性和象似性动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现汉》(第5版)在词类标注中倾向于遵循与一阶逻辑一脉相承的"简约原则",人为减少兼类词数量,形成现代汉语兼类现象远少于现代英语的假象。
王仁强周瑜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频
《牛津高阶英语词典》(第8版)动名兼类词条表征策略研究被引量:13
2016年
现代英语等分析语在社群语言层面词库中的概括词因转类而衍生的语法多功能现象(兼类现象)自20世纪以来一直饱受争议,并成为各个理论阵营争论的焦点,其中动名兼类尤甚。然而,绝大多数研究都是从形态学或句法学角度出发,对于兼类这种跨越形态学、句法学和词汇学(词典学)的课题难以获得全面的认识,对于现代英语社群语言层面词库(即语文词典)中的动名兼类现状更是缺乏系统的实证研究。以自建的"《牛津高阶英语词典》(第8版)词类标注数据库"为基础,研究词典中动名兼类词条的表征策略。结果显示,动名兼类现象在现代英语中较为普遍,动名兼类词条占整部词典所收词条的5.8%,接近动词词条的比例;OALD-8所收录的2670个动名兼类词条中,严格意义上的兼类词为2285个,其余385个为同形词;在严格意义上的动名兼类词中,52.12%的词条设置了自指义项,其自指义项的表征呈现多样化特征,有助于满足学习者用户的编码需求。
王仁强王端
Usage-based Theory(UBT):A Milestone in American Functionalism——An 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Joan L.Bybee被引量:5
2011年
The article presents an email interview with Dr.Joan L.Bybee,Distinguished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in the 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 and the 2004 President of the Linguistic Society of America.Her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morphology,phonology,typology and universals,grammaticalization and psycholinguistics.Dr.Bybee started the usage-based studies of language from as early as the 1970s.And it is found that in recent years,usage-based linguistics or usage-based theory(UBT) has gained currency in the cognitive and functional approaches to language.In this interview,Dr.Bybee informs us of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s of UBT,including the basic tenet,the nature of language as a complex adaptive system,effects of frequency on language structure,methodological implications,and so on.
王仁强
关键词:语料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