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04006)
- 作品数:4 被引量:110H指数:4
- 相关作者:施小斌郭兴伟杨小秋罗贤虎徐行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济阳坳陷新生代构造沉降特征被引量:23
- 2006年
- 利用回剥技术计算了济阳坳陷中4个主要凹陷的40余口井的构造沉降史,并通过与有限拉张模型对比,估算了单井的拉张系数。沉降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新生代以来,济阳坳陷的沉降基本上与断陷坳陷的构造背景相吻合;断陷期东营凹陷拉张量最大,惠民凹陷次之,车镇凹陷最小,最大沉降中心由西南向东北逐渐迁移;各凹陷单井的拉张系数受到控盆断裂的影响;距今14 Ma以来沉降加速,高沉降速率有随时间从坳陷东北部向西南部推进的趋势。
- 郭兴伟施小斌丘学林吴智平李伟李凌
- 关键词:新生代沉降速率
- 南海成因机制及北部岩石圈热-流变结构研究进展被引量:22
- 2006年
- 南海是西太平洋地区最大的边缘海之一,其北部具有被动大陆边缘特征。南海的形成演化动力学过程对理解该区地质、资源、环境等科学问题有重要意义。综述了近年来在南海北部大陆边缘开展的岩石圈热状态、流变学及南海成因机制和国际上伸展盆地成因数值模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南海北部大陆边缘区的大地热流相对较高,平均为75 mW/m2,其中绝大部分为来自地幔热流的贡献。莫霍面温度亦较高,从陆架向海盆方向,深部地温越来越高。岩石圈具有温度高、强度低和强烈流变分层等特征,且下地壳表现为韧性流动变形。伸展盆地成因模拟研究已从运动学向动力学模拟过渡,并逐渐强调岩石圈流变学性质的影响。目前对南海成因机制的理解仍存在争议,大陆裂解过程中岩石圈热-流变结构随时间的变化是控制南海形成演化的关键因素,对南海形成中岩石圈的热-流变学结构随时间的演化过程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 刘绍文施小斌王良书高抒胡旭芝冯昌格
- 关键词:地球动力学南海北部
- 珠江口盆地北部坳陷带新生代以来的拉张应变速率史
- <正>应变速率是影响岩石圈流变学强度的重要参数,在高应变速率下,岩石圈表现为较大的流变学强度,而后者制约着岩石圈的变形方式。一般认为,南海北部陆缘经历了早第三纪的裂谷作用,后随海底扩张进入了热沉降演化阶段,即使有拉张事件...
- 施小斌丘学林
- 文献传递
- 南海西沙海槽地区的海底热流测量被引量:49
- 2006年
- 为了解南海西沙海槽区的地热特征,利用Ewing型地热探针在该区开展了地热测量,并利用TK04热导率仪测量了相关站位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热导率,获得了7个站位的热流数据。结果表明,研究区7个站位的热导率变化范围为0.88~1.06W/m·K,平均为0.96W/m·K,地温梯度变化范围为85~120℃/km,热流值变化范围为83~112mW/m^2,平均达到95mW/m^2。分析表明测量结果与20世纪80年代中美合作在西沙海槽的地热测量结果一致性较好,说明研究区仍具有高热流特征,推测高热流特征可能与本区高热背景、莫霍面埋深较浅、断裂发育、晚期岩浆活动和基底起伏等有关。
- 徐行施小斌罗贤虎刘方兰郭兴伟沙志斌杨小秋
- 关键词:地温梯度热导率海底热流西沙海槽
- 南海北部海底地热测量的数据处理方法被引量:34
- 2006年
- 为了解南海北部地热分布特征,使用EWING型海底地热探针在3个区域进行海底地热测量,利用TK04型热导率仪测量采自3个区域的沉积物样品的热导率,并对相关数据进行一系列校正处理,获得3个代表性站位HD343、HS82、HX129的热流密度。数据分析表明:对于EWING型探针需要对原始温度记录进行偏移量校正和平衡温度计算;不同自容式温度传感器(MTL)间的相对温度偏移量是基本固定的,取决于记录器本身的性质,与测站位置无关;插入海底后,EWING型探针记录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取决于摩擦生热的大小,如果摩擦引起的温度变化小于环境温度,温度将随时间缓慢上升,否则随时间缓慢降低;室内测量的热导率经过温度和压力校正后,一般降低4%~5%;3个站位的地温梯度分别是81℃/km、109℃/km、94℃/km,热导率分别为0.979W/(m·K)、0.785W/(m·K)、0.886W/(m·K),热流密度分别为79mW/m^2、86mW/m^2、83mW/m^2。
- 徐行施小斌罗贤虎郭兴伟杨小秋
- 关键词:热流密度数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