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740124)
- 作品数:10 被引量:5H指数:1
- 相关作者:岳中奇庄艳王葆华更多>>
- 相关机构: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源事介词短语及其构句机制
- 2013年
- 源事题元角色具有[+事件起点]和[+参与角色]两个语义特征,同时又具有[+独立使用]的句法特征,可分为"数量""事态"和"性状"等三个变体;标记它的介词一般有"从、由、自"等三个。源事介词短语蕴涵句的谓核成分都具有[+变化]的语义特征,它与源事题元及其介词标记相互抉择、相互匹配,从而可以生成各种源事介词短语蕴涵句。
- 岳中奇
- 关键词:介词短语语义功能语义指向语义范畴
- 表述索取对象的介词短语及其蕴含句被引量:1
- 2012年
- 索取对象是索取物向行为主体转移的起点,具有[+源体]和[+辖物]的语义特征。在索取对象介词短语蕴含句中,其谓核动词具有[+直接索取]和[+单向移送]的语义特征;标记索取对象的介词是"向"和"跟",且二者可以自由替换;其句法主语一般都是指称人的施事题元,而句法宾语则是指称事物的受事题元。
- 岳中奇
- 关键词:介词短语语义特征
- 位移介质动词的语义与论元表达
- 2013年
- 运用词汇语义学(Lexical Semantics)理论考察汉语位移介质动词的论元表达情况,探讨位移介质动词与位移方向动词在论元表达方面的差异,可以揭示汉语部分位移动词在论元表达中表现出的语义因素,并分析出动词家族相似性的基本表现:不同语义类的动词存在着"大异小同",同一个语义类动词的不同成员存在着"大同小异"。不同动词成员在意义上存在着相互关联,形成一个非常复杂的语义网络。
- 王葆华
- 关键词:位移动词词汇语义
- 表述因事的介词短语及其蕴含句的生成
- 2013年
- 因事题元是动作行为或情状产生的原因,具有[+事件]、[+已然]和[±主体共享]三个特征;标记因事题元的介词往往是"因(为)"、"由(于)"、"为(了)"几个,其功能则存在着标记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的不同,正是这种功能上的差异制约着它们彼此间的相互替换;因事介词短语蕴含句则有直接指称因事与间接指称因事的差别,但二者均是由因事所述事件与其引发的结果事件两个句法表达式合并而转换生成的。
- 岳中奇庄艳
- 关键词:介词短语语用功能
- 涉事介词短语的内涵特征与功能被引量:2
- 2011年
- 涉事题元角色是指行为主体实施的行为事件所伺服的对象,是行为事件的利害攸关者,它具有[+非宾]、[+受伺]的特征和[+指称]的功能,可分为"受益"、"受损"和"受及"三种类型。标记涉事成分的介词有"为"、"给"、"替"三个,分别凸现行为主体为其行事的对象、行为事件伺服的对象和行为主体实施行为事件对涉事成分的主动伺服性。
- 岳中奇
- 关键词:语用功能
- 表述给予对象的介词短语及其蕴含句
- 2012年
- 表述给予对象的介词短语蕴含句是由给予对象作间接宾语的双宾句转换生成的,其谓核动词具有[+给予]的语义特征,可由"给予"义和"移送"义动词充当;标记给予对象的介词只能是"给",给予对象则具有[+受领]的语义特征;其句法主语既可指称人或物,也可指称行为事件,常用作施事、当事题元;宾语则均指称给予物,常作受事、涵事题元。
- 岳中奇
- 关键词:介词短语语义特征句法特征题元角色
- 对象介词短语的内涵特征与变体类别
- 2011年
- 要研究对象介词短语及其蕴涵句的生成与成分间的制约关系等问题,就必须首先对对象介词短语的内涵特征及其变体类别作出中肯的分析与界定。就对象介词短语的内涵特征而言,它是具有"传移"或"情态"谓核成分的语义指向、但并不能使其发生变化的语义成分;就其变体类别讲,它有"给予对象"、"索取对象"、"对待对象"、"朝向对象"、"谓宾对象"、"比较对象"六种之别。
- 岳中奇
- 关键词:语义特征
- 领事介词短语蕴涵句考释
- 2012年
- 领事介词短语蕴涵句"N1+为N2+所有"是"有"作谓核动词的原型领属关系句转换生成的,它既不是判断句,亦不是被动句,而是表述属事领有权的一种特殊的陈述句。其中的"为"当是介词,具有介引领事的功能;"所"当是语气助词,具有标记焦点成分的功能;属事N1当具有[+附属]的语义特征,领事N2则具有[+唯一依附体]的语义特征。
- 岳中奇
- 表述途径的介词短语及其介词的内涵表达被引量:1
- 2013年
- 途径题元角色具有[+经由对象]、[+媒介]、[+外谓]、[+先然]四个语义特征,存在有"空间路径"、"依凭物"和"事件"三个变体,可由介词"通过"和"经过(经)"标记构成途径介词短语及其蕴涵句。介词"通过"的语义功能在于对"途径"的凸显,而"经过"的语义功能则在于对"途径历程"的凸显。正是这种不同的功能制约着两者间的替换。
- 岳中奇
- 关键词:介词短语语义功能
- 方式介宾状语的语义特征与变体类别被引量:1
- 2011年
- 方式介宾状语是动作行为实施的样式或状态,是其动作行为自身的一种构成因子,它应具有[+外现性]和[+融谓性]两个语义特征;它所出现的"PX+VP"结构当能转换为"显现VP之行为的是X"和"X是VP所采用的态式/样式"两种形式。根据语义功能,方式介宾状语可进一步划分为"行为手段"、"行为载体"、"主体情态"三种类别;不同次类的方式介宾状语,其语义特征、抉择的对象及其语义指向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 岳中奇
- 关键词:语义特征句法转换语义类别语义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