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2004DFB02700)

作品数:3 被引量:26H指数:3
相关作者:梁鑫峰谢玲玲杨庆轩杨少磊田纪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数据处理
  • 1篇剖面仪
  • 1篇热扩散系数
  • 1篇微结构
  • 1篇温度
  • 1篇内潮
  • 1篇感器
  • 1篇CTD剖面仪
  • 1篇传感
  • 1篇传感器
  • 1篇M

机构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2篇梁鑫峰
  • 1篇杨少磊
  • 1篇杨庆轩
  • 1篇张效谦
  • 1篇周磊
  • 1篇田纪伟
  • 1篇谢玲玲

传媒

  • 1篇海洋学报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海洋技术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SBE911plus CTD剖面仪的现场校正与数据处理被引量:12
2008年
针对SBE911plus直读式CTD剖面仪在使用过程中传感器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漂移的问题,着重阐述了现场分析和校正的方法。通过分析可以找出引起漂移的原因,计算出漂移斜率和漂移偏差。根据计算得到的结果进行现场校正可以消除传感器漂移引起的采样数据错误,为高精度数据的获取提供了保证。并且介绍了SBE911plus原始采样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这个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如电导单元和水体热交换所引起的误差,以及船身起伏造成的数据"打结"现象的解决等。
杨少磊谢玲玲杨庆轩
关键词:传感器
东海陆架坡折处温度微结构观测被引量:8
2006年
对2004年3月7日至9日东方红2号科学考察船利用自由沉降的微结构剖面仪Turbo- MAP—II在东海陆架坡折海区获取的高垂向分辨率的温度资料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并将计算得到的热扩散系数与由流速剪切得到的湍混合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观测海区的温跃层附近存在着由小尺度内波、Kelvin—Helmholz不稳定及盐指现象导致的较强的温度脉动.观测站位的热耗散率大都分布在10^(-10)—10^(-6)℃~2·s^(-1),并且呈现出低-高-低的垂向分布特征;相应的热扩散系数的范围是从10^(-10)—10^(-2)m^2·s^(-1),其垂向分布与热耗散率恰好相反,为高-低-高.整个断面的平均热扩散系数为2.95×10^(-3)m^2·s^(-1),此值大于利用流速剪切计算的沿断面平均的湍混合率2.32×10^(-3)m^2·s^(-1).通过对盐指区和非盐指区热扩散系数与湍混合率的比较,表明盐指现象的存在是热扩散系数大于湍混合率的主要原因.
梁鑫峰田纪伟张效谦
关键词:温度微结构热扩散系数
利用TOPEX/Poseidon高度计资料提取的太平洋M_2内潮能通量分布被引量:6
2005年
基于内波动力学方程,提出利用TOPEX/Poseidon高度计资料提取内潮的方法.利用该方法,结合1992年10月到2002年6月共10 a的TOPEX/Poseidon高度计资料和Levitus(1998)资料,给出了整个太平洋M2内潮能通量的分布,并与观测资料进行比测,两者符合较好.同时也发现沿整个太平洋边界M2内潮能通量向大洋内部输入的总功率为58.4 GW,其中北太平洋对此贡献为30.2 GW,南太平洋为28.2 GW,可见南、北太平洋的贡献是基本相等的.东太平洋的总量为17.8 GW,而西太平洋为40.6 GW,两者差异较大(以160°W作为东、西太平洋分界线).
张效谦梁鑫峰周磊
关键词:内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