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2016)

作品数:9 被引量:84H指数:6
相关作者:万晓樵席党鹏贾建忠李顺荆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6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有孔虫
  • 3篇松辽盆地
  • 3篇盆地
  • 3篇晚白垩世
  • 3篇白垩纪
  • 3篇白垩世
  • 2篇底栖有孔虫
  • 2篇松科
  • 2篇松科1井
  • 2篇嫩江组
  • 2篇气候
  • 1篇演替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有孔虫化石
  • 1篇溶解氧
  • 1篇溶解氧含量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环境
  • 1篇同位素
  • 1篇气候记录

机构

  • 7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7篇万晓樵
  • 3篇司伟民
  • 3篇贾建忠
  • 3篇席党鹏
  • 2篇荆夏
  • 2篇李顺
  • 2篇李国彪
  • 1篇冯志强
  • 1篇王曦
  • 1篇陈河淞
  • 1篇王焯
  • 1篇邓丽君
  • 1篇黄清华
  • 1篇赵静
  • 1篇冯子辉
  • 1篇江湉

传媒

  • 3篇微体古生物学...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Scienc...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松辽盆地东部宾县凹陷青山口组介形类生物地层与生态环境被引量:6
2010年
实测松辽盆地东部宾县地区鸟河畔的两条剖面。鸟河剖面上下岩性变化较小,以灰绿色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含数层黄铁矿薄层及介形虫灰岩薄层。红石山剖面岩性岩相变化较大,下部为灰绿色,黄绿色泥岩,上部出现大套红层。通过介形类组合特征,判断出这两个剖面属于青山口期沉积。其中,鸟河剖面对应青山口组一段上部,含介形类Triangulicypris torsuosus-Triangulicypris torsuosusvar.nota组合带。红石山剖面属于青山口组二段下部,含介形类Cypridea dekhoinensis-Li mnocyrpridea copiosa组合带;及叶肢介Nenestheria sp.、Cratostracus sp.、Dictyestheia sp.,化石富集成层。通过介形类古生态分析,松辽盆地宾东地区在青一段沉积时期为浅湖环境,湖水约为半咸水至微咸水。介形类的属种单调,但优势种Triangulicypris torsuosus极为繁盛。青二段沉积时期为滨浅湖环境,湖水盐度较青一段沉积时期降低,为淡水或微咸水。生物组成以腹足、轮藻、叶肢介以及带瘤介形类的出现为特征。宾县地区在青山口组沉积时期生物具有与松辽盆地其他地区相同的化石面貌和古生态特征。其一致性表明该时期宾县地区同属于松辽盆地。青一段至青二、三段之间微体化石古生态特征发生转变,暗示松辽盆地水体条件在该沉积阶段的演变。
司伟民席党鹏黄清华万晓樵
关键词:松辽盆地白垩纪青山口组介形类古湖泊
西藏岗巴地区Cenomanian-Turonian界线附近底栖有孔虫古环境指标及其古海洋学意义被引量:3
2010年
在Cenomanian/Turonian界线(ca.93Ma)前后全球性的大洋缺氧背景下,藏南岗巴地区发育一套以深灰绿色-灰黑色钙质页岩、泥页岩为主夹少量灰岩透镜体的富有机碳沉积,有孔虫化石保存较好,含量丰富,其中底栖有孔虫在恢复古水深、底层水溶解氧浓度和古海洋生产力等方面具重要意义。C/T界线附近底栖有孔虫纵向上大致可划分为3个演化阶段。主要优势属种包括Dorothia,Anomalinoides,Lenticulina,Conobina等,浮游/底栖比率在50%-80%之间,指示了水深约100-200m的Ⅳ2生境型(外陆棚-陆架边缘斜坡环境)。底栖有孔虫氧指数(BFOI)在-6--25之间,对应的溶解氧含量约为0.7-1.4ml/L,与同时期其它地区相比偏低,属弱氧化环境。内生种百分含量和深内生种/外生种比率均指示了C/T界线附近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短期的海洋生产力的勃发很可能是加剧海水缺氧的主要原因,而长期的弱氧化条件的形成很可能是同时期一系列环境事件所导致的氧气供应量不足所致。
贾建忠万晓樵李国彪陈河淞
关键词:底栖有孔虫溶解氧含量
古近纪重大气候事件及其生物响应被引量:18
2012年
古近纪气候演化是由"温室气候"向"冰室气候"转变的过程,大致可划分为3个阶段:古新世-始新世早期的升温期,始新世中期-始新世末期的稳定降温期及渐新世-中新世早期的冰室气候期。在此期间发生了3次显著的气候事件,分别为PETM极热事件、Oi-1骤冷事件和Mi-1降温事件。这3次大的气候事件引起了生物圈的巨大波动:PETM期间发生了全球底栖大有孔虫灭绝事件及浮游有孔虫的辐射演化,并且是哺乳动物演化的关键时期;Oi-1期间全球植物群落由热带型密集雨林向寒冷干燥的森林草原过渡,在欧亚大陆出现了哺乳动物种群大规模改变的Grande Coupure和Mongolian Remodelling事件,也发生热水型浮游及底栖有孔虫的灭绝事件;Mi-1前后,浮游有孔虫部分属种绝灭,钙质超微化石也出现暖水种数量的急剧减少,现代植物群落在这一时期开始形成。古近纪气候的大幅波动和转折由诸多因素控制,主流观点认为PETM事件与天然气水合物的大量释放有关,但其喷发机制尚不明确;降温事件则与区域性构造隆升、洋流格局变化等因素有关。
江湉贾建忠邓丽君万晓樵
关键词:古近纪影响因素
晚白垩世介形类壳体稳定同位素尝试——以松科1井南孔样品为例被引量:4
2011年
白垩纪中期的全球温室气候引发的迅速同位素波动具有全球的同期性,可作为地质历史中气候变化的替代指标。在诸多陆相沉积体系中,湖泊沉积记录保存了相对连续的古气候信息,是恢复陆相高分辨率古环境和古气候演变的有利依据。松辽盆地为大型白垩纪沉积盆地,对其研究可以提供大陆内部的古气候信息。对白垩纪稳定同位素的研究常采用全岩样品的分析手段。然而,陆相湖盆同位素组成复杂,全岩样品难免受多种因素的干扰。尝试利用松科1井连续的介形类壳体为材料获取原生碳酸盐,为稳定同位素的高精度古气候恢复提供有效指标。尝试的首要工作是仔细开展采样分析、化石壳体挑选和受成岩影响样品的排除的每一步骤。在实体显微镜下精心剥离出纯净的化石壳体,然后对纯净壳体、含充填物壳体和围岩3种样品进行抽样对比,印证实验所用的介形类化石样品的可靠性,明确化石材料受成岩作用影响微弱。测试结果显示,松科1井介形类壳体碳氧同位素保存了长期连续的气候历史记录,深入研究能为中国甚至东亚白垩纪同期陆相研究提供稳定同位素标准序列。
万晓樵王焯司伟民
关键词:松科1井稳定同位素白垩纪
西藏岗巴地区古新世-始新世界线地层及底栖大有孔虫的演替被引量:12
2010年
古新世与始新世界线(P/E)事件中底栖大有孔虫的绝灭(BEE)以及演替(LFT)在古近纪底栖大有孔虫演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西藏南部岗巴地区发育有良好的海相界线地层,在宗浦Ⅱ剖面中,对底栖大有孔虫动物群及碳、氧稳定同位素的研究显示全球界线事件对该地区造成明显影响。在界线附近,底栖大有孔虫出现大量灭绝,总灭绝率达71%,界线之上开始出现复苏,底栖大有孔虫的新生率为72%。事件过后,底栖大有孔虫SBZ4动物群被SBZ5-SBZ13动物群代替,以古新统宗浦组的Miscellanea miscella,Lockhartia hai mei,Glomalveolinapri maeva的灭绝和Operculina属的消失及始新统遮普惹组Nummulites willcox,Alveolina ellipsoidalis和Orbi-tolites complanatus出现为特征。在古新世界线顶部,碳稳定同位素值出现明显负偏,峰值为-7.9‰,与全球同一时期碳稳定同位素事件表现一致;氧稳定同位素表现则与全球事件不太相同,这可能是由于成岩作用的影响。
王曦万晓樵李国彪
关键词:灭绝
吉林农安地区晚白垩世嫩江组孢粉化石组合及其古气候记录被引量:7
2011年
沈家屯剖面位于松辽盆地东南部吉林省农安地区,富含孢粉化石,岩性以泥岩为主,夹粉砂岩,属于嫩江组三、四段。本文通过对沈家屯剖面孢粉化石的分析,识别出Aquilapollenites-Dictyotriletes-Rugubivesiculites,Schizaeoisporites-Classopollis-Beaupreaidites和Rugubivesiculites-Schizaeoisporites-Quercoidites三个孢粉组合,通过对孢粉化石属种的分析,得出本剖面孢粉组合的时代为Campanian期。对孢粉化石的定量分析表明,其总体上反映了一种半湿润的中亚热带气候面貌,气候波动较小。
荆夏李顺席党鹏赵静万晓樵
关键词:孢粉组合晚白垩世嫩江组古气候松辽盆地
松辽盆地晚白垩世有孔虫的发现:来自松科1井湖海沟通的证据被引量:18
2010年
松辽盆地是我国最大的陆相含油气盆地.由于缺乏充分的证据,对松辽盆地是否发生海水侵入长期以来存在争论.首次在松科1井嫩江组一、二段发现较多的有孔虫化石,经鉴定有底栖钙质壳有孔虫Gavlinella sp.,Anomalinoides sp.,Pullenia sp.,底栖胶结壳有孔虫Haplophrag-moides sp.,Karrorulina hokkaidoana,Clavulinoides sp.,以及浮游有孔虫Archaeoglobigerina blowi,Archaeoglobigerina cretacea,Hedbergella flandrini.这些有孔虫均是晚白垩世海相地层中广泛分布的类型.浮游有孔虫确定化石产出地层时代限于Coniacian晚期至Santonian期.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有孔虫化石为松辽湖盆嫩江组一、二段沉积期湖海沟通事件的发生提供了直接证据.
席党鹏万晓樵冯志强李顺冯子辉贾建忠荆夏司伟民
关键词:有孔虫松辽盆地松科1井嫩江组白垩纪
Discovery of Late Cretaceous foraminifera in the Songliao Basin: Evidence from SK-1 and implications for identifying seawater incursions被引量:21
2011年
The Songliao Basin is the largest oil-bearing basin in China.In the absence of sufficient evidence,the possibility of seawater incursion(s) into the Songliao Basin remains controversial.Recently,we discovered relatively abundant foraminifera fossils from units 1 and 2 of the Nenjiang Formation of borehole SK-1.Benthic foraminifera (Gavlinella sp.,Anomalinoides sp.,Pullenia sp.,Haplophragmoides sp.,Karrorulina hokkaidoana,Clavulinoides sp.),as well as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Archaeoglobigerina blowi,Archaeoglobigerina cretacea and Hedbergella flandrini),were identified.These fossils we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marine Cretaceous.According to the global distribution of the above-mentioned planktonic foraminifera,the age of these fossil bearing strata appears to be Late Coniacian to Santonian.More importantly,these foraminifera provide direct evidence for marine water incursions into the Songliao Basin during deposition of the Lower Nenjiang Formation.
XI DangPengWAN XiaoQiaoFENG ZhiQiangLI ShunFENG ZiHuiJIA JianZhongJING XiaSI WeiMin
关键词:有孔虫化石浮游有孔虫底栖有孔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