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11271)

作品数:19 被引量:189H指数:12
相关作者:胡娅莉周乙华陈洁刘景丽林晓倩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南京医科大学泰兴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肝炎
  • 12篇病毒
  • 10篇乙型
  • 10篇乙型肝炎
  • 10篇母婴
  • 10篇肝炎病毒
  • 9篇母婴传播
  • 8篇乙型肝炎病毒
  • 7篇病毒母婴传播
  • 6篇乙型肝炎病毒...
  • 5篇孕妇
  • 5篇细胞
  • 4篇乙型肝炎疫苗
  • 4篇疫苗
  • 4篇免疫
  • 4篇巨细胞
  • 4篇巨细胞病毒
  • 3篇蛋白
  • 3篇新生儿
  • 3篇乙型肝炎免疫...

机构

  • 16篇南京大学医学...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泰兴市人民医...
  • 2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镇江市第四人...

作者

  • 19篇胡娅莉
  • 18篇周乙华
  • 7篇陈洁
  • 4篇李洁
  • 4篇刘景丽
  • 4篇林晓倩
  • 3篇朱湘玉
  • 3篇冯静
  • 3篇徐飚
  • 2篇刘兰华
  • 2篇茹彤
  • 2篇许碧云
  • 2篇吴美玲
  • 2篇徐陈瑜
  • 2篇王志群
  • 2篇袁琼
  • 2篇陈珊珊
  • 2篇周璇
  • 1篇戴鑫伟
  • 1篇杨丽娟

传媒

  • 7篇中华围产医学...
  • 2篇中国产前诊断...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2篇2016
  • 9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母乳喂养与慢性病毒性肝炎母婴传播被引量:12
2015年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母乳能给婴儿提供合理的营养成分,减少婴儿(尤其早产儿)感染性疾病、哮喘、突发死亡综合征等,有利于智力发育,并可降低肥胖、糖尿病等远期发病风险;也能促进产妇子宫复旧,并可减少产后抑郁、乳腺癌和宫颈癌等。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大力提倡母乳喂养。然而,乳汁可传播某些传染病。例如,有研究表明,母乳喂养可能增加新生儿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风险㈣。因此,当母亲存在各种感染时,经常因担心子代感染而放弃母乳喂养。
冯静周乙华胡娅莉
关键词:母乳喂养母婴传播慢性病毒性肝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发病风险新生儿感染
羊膜腔穿刺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影响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羊膜腔穿刺是否增加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母婴传播的风险。方法回顾性调查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羊膜腔穿刺的40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surfaceantigen,HBsAg)阳性孕妇及其子女,其中3例(7.5%)孕妇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eantigen,HBeAg)阳性。随访时询问孕妇抗病毒治疗史,记录儿童预防措施,并采集儿童外周血,检测HBV血清标记物。同时检测同期采集的、于-80℃保存的HBsAg阳性孕妇的共48例羊水标本中的HBV标记物。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0例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时平均年龄(31.5±5.5)岁(21~41岁),平均孕周(21.2±1.6)周(18.4~24.9周)。穿刺指征主要为唐氏综合征筛查高风险(26例、65.0%)和高龄(4例、10.0%),14例(35.0%)孕妇经胎盘穿刺。所有孕妇穿刺前均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新生儿出生时均正规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和使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获得随访且保存羊水标本的28例孕妇中,2例(7.1%)HBsAg阳性,其中1例(3.6%)HBVDNA同时阳性。40例获随访的子代中,男性23例(57.5%),平均年龄(2.0±1.0)岁(7个月~4岁)。HBsAg阳性孕妇羊水HBsAg和HBVDNA阳性率大于HBsAg阴性者[4.7%(2/43)与3/5,χ2=14.705;0/43与2/5,χ2=17.948;P值均〈0.05]。37例HBsAg阳性而HBeAg阴性孕妇的子代无一例HBsAg阳性,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epatitisBcoreantibody,抗-HBc)亦均阴性,另3例HBsAg和HBeAg同时阳性孕妇的子代HBsAg和抗-HBc均阴性。子代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率90.0%(36/40)。结论对HBeAg阴性孕妇,羊膜腔穿刺不增加其子代感染HBV的风险,经胎盘穿刺亦不增加HBV母婴传播的风险。对HBeAg阳性孕妇,羊膜腔穿刺是否增加HBV母婴传播尚需进一�
冯静李洁刘景丽朱海燕朱湘玉周乙华胡娅莉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羊膜腔穿刺术
妊娠和非妊娠育龄妇女体内乙型肝炎病毒及其抗原水平比较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妊娠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复制及其抗原表达的影响。方法纳入江苏省镇江市妇幼保健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和泰兴市人民医院2009年10月至2014年3月的214例孕妇(孕妇组),同时纳入513例HBsAg阳性非妊娠育龄妇女,并分为未孕组(无妊娠史者,158例)、分娩后7~12月组(170例)及分娩后2-5年组(185例)。采集4组研究对象的静脉血标本,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BV血清学标记物;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HBVDNA水平;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法扩增s区基因,测序后确定病毒基因型。采用秩和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未孕组、孕妇组、产后7~12月组和产后2~5年组的年龄[M(min~max)]分别为25.0(22.0~29.0)、25.3(22.7~30.2)、26.2(23.6-31.5)和29.3(24.0-32.4)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7.904,P〈0.01),HBeAg阳性率分别为34.2%(54/158)、33.6%(72/214)、35.3%(60/170)和29.2%(54/1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27例研究对象中,HBeAg阳性者240例(33.0%),其血清HBVDNA水平明显高于HBeAg阴性者[7.88(1.58-9.22)与2.62(1.42~6.74)logU/ml,Z=-20.511,P〈0.01]。4组HBeAg阳性的妇女中,B/C基因型比例相似,HBVDNA水平、HBsAg滴度和HBeAg滴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组HBeAg阴性者中,孕妇组C基因型比例较大[66.0%(91/142)],产后2-5年组B基因型比例较大[64.3%(81/131)](χ2=63.369,P〈0.01);而HBVDNA水平和HBsAg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无论HBeAg阳性或阴性,HBsAg阳性妇女未孕、妊娠期、分娩后7~12月以及分娩后2~5年血清中HBVDNA水平和病毒抗原滴度均无明显变化,表明妊娠对HBV感染者体内病毒复制以及病毒抗原表达无明最影响
徐陈瑜刘景丽刘兰华陈廷美徐飚陈洁胡娅莉周乙华
关键词:孕妇妇女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E抗原
母乳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结合特性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母乳能否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结合以及结合特性。方法采集5例HBsAg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抗-HBs)均阴性产妇产后1~2个月的母乳。分别用母乳全乳、乳脂和乳蛋白与酵母表达的高纯度HBsAg孵育,以牛奶和羊奶作为对照,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各成分与HBsAg的结合能力;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检测各种乳汁对HBsAg与抗HBs结合的抑制率;温度敏感试验[包括煮沸1min、巴氏消毒(65℃、30min)及不加热处理1检测母乳中与HBsAg结合成分的热稳定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选择0.11ag/ml的HBsAg为适当工作浓度进行试验。5例母乳均能明显与HBsAg结合(A450,1.306±0.300),而牛奶及羊奶与HBsAg的结合能力不明显(分别为2.157±0.150和2.232±0.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303,P〈0.01)。定量试验显示,母乳抑制HBsAg与抗HBs结合的抑制率为(74.26±17.26)%,高于PBS的(0.00±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806,P〈0.01)。乳脂、脱脂乳及全乳均能与HBsAg结合(A450分别为0.877±0.486、0.513±0.069和0.376±0.146,F=44.475,P〈0.01)。经煮沸1min或巴氏消毒处理后,母乳全乳与HBsAg的结合能力均无明显变化;而脱脂乳结合能力有所降低(F=16.598,P〈0.01);母乳全乳和脱脂乳均能明显抑制HBsAg与抗-HBs的结合(F值分别为278.341和269.408,P值均〈0.01)。结论母乳具有与HBsAg结合的特性,其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乳蛋白,并具有热稳定性。母乳蛋白具有与HBV结合的能力。
刘景丽冯静林晓倩胡娅莉周乙华
关键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抗体抗原抗体反应
我国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成就和挑战被引量:10
2015年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孕妇将病毒传给其子女,即母婴传播,是我国慢性HBV感染的主要原因.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最有效的措施,在各级政府重视下,经广大医务人员和全社会的努力,我国绝大部分新生儿第1针疫苗及时接种率>90%[1],控制HBV感染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如何进一步减少HBV母婴传播仍存在挑战.
周乙华胡娅莉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慢性HBV感染乙型肝炎疫苗及时接种率政府重视
孕期使用核苷(酸)类药物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和不良事件被引量:13
2015年
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母婴传播,即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孕妇将HBV传给子女,是我国慢性HBV感染的主要原因。HBsAg阳性母亲的子女,经联合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的正规免疫预防后,HBeAg阴性孕妇,其子女感染率仅0~<1%;HBeAg阳性者,子女感染率为10%左右。母婴传播的主要危险因素是HBVDNA水平或HBeAg阳性,故有学者对HBVDNA高水平孕妇在孕晚期用核苷(酸)类药物[nucleos(t)-ide analogues,NAs]抗病毒治疗,以减少HBV母婴传播。
林晓倩胡娅莉周乙华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核苷(酸)类药物母婴传播孕妇
江苏地区中孕期妇女巨细胞病毒感染率及感染状态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江苏省中孕期妇女的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血清流行率,探讨母孕期感染状态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根据2002-2004年江苏省12个市县17661例孕妇的新生儿结局,527例有不良妊娠结局的孕妇纳入病例组,同时随机选取496例正常妊娠结局的孕妇为正常对照。检测孕妇妊娠15~20周外周血CMV IgG、IgM和IgG亲合力指数(avidity index,AI)。结果1023例孕妇的CMV IgG阳性率为98.7%,其中病例组和对照组孕妇阳性率分别为99.4%和98.0%(P=0.039)。病例组孕妇活动感染率,即CMV IgG+/IgM+,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8%vs.1.6%,P=0.033)。CMV IgG AI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孕妇AI均大于30%,说明无原发感染,而病例组孕妇5例(0.9%)AI〈30%,提示原发感染(P=O.084),这5例母亲的新生儿均出现不良妊娠结局,包括新生儿死亡、头颅畸形和化脓性脑膜炎各1例,生长发育迟缓2例。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母孕期CMV活动性感染是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aOR 8.65,95%CI 1.85~40.41,P=0.006)。此外,母亲低学历和有既往不良妊娠史亦增加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结论CMV感染在江苏地区孕妇人群中普遍存在。尽管仅少部分孕妇在孕期发生活动性感染,但仍是造成妊娠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应监测孕妇CMV感染状态并正确进行胎儿或新生儿感染风险的评估。
刘兰华陈洁张姝徐飚杨纪实周乙华胡娅莉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孕妇
足月新生儿出生至2岁巨细胞病毒抗体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研究足月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抗体(antibodies against cytomegalovirus,CMV IgG)的母胎转运和新生儿出生至2岁CMV IgG的动态变化。方法:用固相酶联免疫法定量检测112例单胎足月孕妇及其新生儿脐血的CMV IgG浓度,动态观察41例新生儿1月龄、3.5月龄、8月龄及2岁时体内CMV IgG浓度及IgM的变化。结果:在112例孕妇中108例(96.43%)CMV IgG阳性,其新生儿脐血也阳性;CMV IgG平均浓度新生儿(770.35 IU.ml-1)高于孕妇(654.20 IU.ml-1)(t=5.08,P<0.001);脐血CMV IgG浓度与母体水平呈高度相关(r=0.87,P<0.001)。所有新生儿无CMV感染的临床表现,随访期间也无症状。112例脐血CMV IgM均阴性。41例随访婴儿中,32例(78.05%)8月龄时CMV IgG明显升高,提示CMV感染;其中1月和3.5月龄时分别有4例(13.3%)和21例(70%)CMV IgM转为阳性。另外8例CMV IgG在8月龄时转阴,2岁时仍为阴性;1例CMV IgG阴性母亲分娩的新生儿从出生到2岁时CMV IgG仍为阴性,说明未感染CMV。母源性CMV IgG在新生儿体内半衰期约39 d。结论:母源性CMV IgG可通过胎盘到达胎儿体内;在CMV感染的婴幼儿中,大部分原发感染发生在1~3.5月龄之间,但因存在母源性抗体而无临床表现。
武巧珍陈洁林德熙吴美玲付瑞锋胡娅莉周乙华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胎盘转运IGG新生儿
分娩及产后7个月~12个月母婴戊型肝炎病毒抗体的动态观察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调查江苏地区孕妇人群分娩时及产后7个月~12个月母婴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状况,并观察母源性抗-HEV Ig G抗体的胎盘通过以及在新生儿体内的衰减情况。方法纳入江苏省6个县市住院分娩的552例孕妇,采分娩时母血及脐血,并于产后平均为9.8个月(7个月~12个月)对母婴进行随访。采用ELISA法初筛血清抗-HEV Ig G和Ig M抗体,初筛阳性血清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ting确认。结果所有孕妇抗-HEV Ig M均阴性,60例(10.9%)抗-HEV Ig G阳性。分娩时抗-HEV Ig G阳性的36例孕妇产后随访时仍阳性;分娩时抗-HEV Ig G阴性的212例孕妇产后随访时抗-HEV Ig M均阴性,3例(1.4%)抗-HEV Ig G转阳。60例抗-HEV Ig G阳性孕妇的新生儿脐血抗-HEV Ig G阳性57例(95.0%),33例产后随访均转为阴性。随访215例脐血抗-HEV Ig G阴性新生儿,抗-HEV Ig G及Ig M均阴性。结论江苏省孕妇人群抗-HEV Ig G血清流行率为10.9%,孕期新发感染极低。母源性抗-HEV Ig G抗体可高效通过胎盘,在10月龄前转阴。婴儿几乎不发生HEV感染。
周璇徐飚徐陈瑜陈珊珊周乙华胡娅莉
关键词:流行率
HBsAg阳性孕妇对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知识知晓率的调查被引量:14
2013年
目的调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Bsurfaceantigen,HBsAg)阳性孕妇对预防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母婴传播知识的知晓率。方法以2012年2~7月在南京鼓楼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为调查对象,发放“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知识调查表”,调查其对HBV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重点调查HBsAg阳性孕妇对HBV母婴预防知识的知晓率。结果共发放问卷465份,收回有效问卷374份(80.4%),其中HBsAg阴性者221份(59.1%),HBsAg阳性者153份(40.9%)。HBsAg阳性者中,96.1%知晓HBV有传染性,但仅49.7%能正确回答其传播方式;84.3%清楚HBV可以预防,但仅58.2%知道疫苗正规接种应包括3针;88.9%知其子女易感,45.1%因此有延迟怀孕的想法,仅20.9%知道必须同时给其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和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epatitisBimmuneglobulin,HBIG)以防止母婴感染;分别有45.8%和23.5%错误地认为剖宫产和人工喂养可以有效防止母婴传播。结论HBsAg阳性孕妇对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知识的知晓率不高,应制订相应的宣教措施,提高孕妇对合理预防HBV母婴传播的知晓率。
戴鑫伟袁琼许碧云周乙华胡娅莉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孕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