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20561002)
- 作品数:17 被引量:138H指数:9
- 相关作者:周南桥朱文利彭响方王松谢益民更多>>
- 相关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微孔发泡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概况被引量:4
- 2004年
- 结合聚合物异相成核的空穴模型,分析了含添加剂的聚合物异相成核理论。纳米级添加剂粒子比微米级添加剂粒子具有更小的尺寸和更大的表面积,与聚合物基体的接触更加紧密,因此其发泡制品具有更好的泡孔结构和性能。分析了聚合物/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用超临界CO2发泡过程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剥离型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更小的泡孔尺寸和更大的泡孔密度。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与连续挤出发泡过程的结合为微孔发泡提供了一项新的技术。
- 高长云周南桥盛新强
- 关键词:纳米复合材料微孔发泡塑料添加剂剪切流场
- 精密注塑成型技术的最新进展被引量:20
- 2004年
- 精密注塑成型一般是指成型制件的精度和表面质量均要求很高的工艺,它对注塑机、注塑模、成型工艺、成型物料等均有特殊的要求。分别从精密注塑机、精密注塑模具、精密注塑工艺及材料(制品)性能研究等方面介绍了当今世界上精密注塑技术的最新进展,指出基于计算机模拟与仿真设计的精密注塑成型技术将向着更加高速、超精密、微型化及智能化方向发展。
- 彭响方刘婷陈金伟
- 关键词:注塑成型成型物料精密注塑机注塑工艺注塑模具
- 微孔发泡塑料注射成型技术及其新进展被引量:18
- 2005年
- 微孔发泡注塑是指微孔泡沫塑料的注射成型,即泡孔直径为0.1~10μm,密度为10~9~10^(15)个/cm^3的新型泡沫塑料注射成型技术。详细介绍了微孔发泡注塑技术的成型原理与工艺过程和该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最新的进展。
- 彭响方刘婷兰庆贵周南桥
- 关键词:微孔发泡塑料注射成型技术注塑微孔泡沫塑料工艺过程直径
- 微孔发泡过程中聚合物/超临界CO_2均相体系形成的研究被引量:14
- 2003年
- 阐述以超临界CO_2为发泡剂的微孔发泡中均相体系的形成过程,研究聚合物熔体和气体的混合机理,并分析影响均相体系形成过程的因素。结果表明,聚合物和气体本身的结构和性质、工艺条件、加工设备、外力场等均影响均相体系的形成,振动力场的引入可以提高多相体系的混合程度,在聚合物/气体均相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引入振动力场是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
- 高长云周南桥彭响方
- 关键词:微孔发泡塑料超临界CO2
- 开孔微孔塑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 2004年
- 综述了开孔微孔塑料的制备方法,介绍了基于间歇成型法制备开孔微孔塑料的开孔理论,分析了间歇成型法的工艺条件对开孔结构的影响。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是建立连续挤出过程中的开孔理论,尽早实现实验室成果向商业应用的转化。
- 朱文利周南桥张志洪
- 关键词:微孔塑料泡孔密度泡沫塑料
- 动态发泡工艺参数对PS微孔塑料泡孔结构的影响被引量:4
- 2005年
- 以超临界CO2为发泡剂,用振动诱导发泡模拟装置研究了微孔塑料动态成型过程中气体饱和压力、压力释放速率、温度、气体饱和时间、稳态剪切速率、振动等工艺参数对聚苯乙烯(PS)微孔塑料泡孔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PS微孔塑料试样的泡孔结构随着气体饱和压力和压力释放速率的提高而得到改善,而温度、气体饱和时间、稳态剪切速率则存在一个最佳的操作范围,在此范围内制得的PS微孔塑料试样泡孔密度最大,泡孔尺寸最小。在稳态剪切速率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施加振动可以进一步改善泡孔结构。
- 朱文利周南桥孔磊徐文
- 关键词:微孔塑料工艺参数泡孔结构
- 振动剪切场下超临界CO_2/PS微孔塑料气泡成核的研究被引量:21
- 2004年
- 以超临界CO2 为发泡剂 ,用自行研制的电磁动态发泡模拟机 ,将机械振动力场引入到PS微孔塑料成型过程中 ,初步研究了稳态剪切力场和动态剪切力场对微孔塑料气泡成核的影响。实验发现 ,提高转速可以提高熔体的剪切应力 ,从而提高气泡成核率 ,但不如施加振动效果明显。施加振动后 ,泡孔直径随振幅和振频的增加而减小 ,泡孔密度随振幅和振频的增加而提高。在低温 (13 0℃ )、低压 (9MPa)下制备出泡孔直径约为 2 0 μm、泡孔密度约为6× 10 7个 /cm3 的微孔塑料。
- 周南桥朱文利彭响方
- 关键词:微孔塑料超临界二氧化碳振动成核
- 振动力场作用下温度对超临界CO_2/PS微孔塑料气泡形态的影响被引量:12
- 2004年
- 以超临界CO2 为发泡剂 ,用自行研制的动态发泡模拟机将机械振动力场引入到PS微孔塑料成型过程中 ,初步研究了振动力场作用下温度对微孔塑料气泡形态的影响。实验发现 ,发泡温度越高 ,气泡核长大的速度越快 ,导致气泡合并甚至破裂。但发泡温度过低时 ,超临界CO2 在PS熔体中的扩散速率较低 ,最终制品的泡孔密度小 ,气泡分布也不均匀。在微孔塑料成型过程中施加振动 ,有利于发泡剂在熔体中的分散和混合 ,从而在较低的温度 ( 13 0℃ )下制备出泡孔直径为 18μm、泡孔密度为 7× 10 7个 /cm3
- 朱文利周南桥彭响方
- 关键词:微孔塑料超临界CO2PS温度
- 微孔发泡过程中脉动剪切对聚合物/超临界CO_2均相体系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4年
- 提出一种聚合物 /超临界CO2 均相体系快速形成的新方法———将振动力场引入到发泡过程 ,在简单剪切的基础上垂直叠加一个脉动剪切场 ,考察了该方法对均相体系形成的影响。实验材料用聚苯乙烯 (PS) ,用自行设计的电磁动态发泡模拟机 ,了不同剪切速率、振动力场及混合时间对聚合物 /超临界CO2 均相体系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 ,聚合物和气体的混合程度明显增强 ;而振动力场的引入进一步增强了剪切混合的效果 ,使聚合物 /超临界CO2
- 高长云周南桥何丹超
- 关键词:微孔发泡
- 剪切速率对聚苯乙烯/超临界CO_2发泡体系的影响被引量:7
- 2004年
- 在挤出发泡过程中聚合物 /超临界CO2 发泡体系的形成是气体在剪切混合作用下 ,通过对流扩散 ,完全溶解进聚合物形成物理性质均一的均相体系的过程。剪切作用对均相体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为了研究剪切对均相体系形成的影响 ,成功设计了微孔发泡模拟实验机 ,研究了不同剪切速率作用下均相体系的形成。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 ,聚合物和气体的混合程度明显增强 ,泡孔分布变得均匀 ,泡孔密度增大。
- 周南桥高长云孔磊湛丹
- 关键词:微孔发泡剪切速率聚苯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