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40359008)
- 作品数:14 被引量:74H指数:7
- 相关作者:姜绍通罗水忠郑志潘丽军李兴江更多>>
- 相关机构: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同步辐射博士生创新中心”研究生创新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米根霉乙醇脱氢酶(ADH)突变菌株的诱变选育被引量:10
- 2007年
- 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过程中,由于丙酮酸在丙酮酸脱羧酶、乙醇脱氢酶(ADH)催化下生成乙醇,使得丙酮酸向乳酸转化的流量减少。采用亚硝基胍(NTG)诱变米根霉AS3.3462孢子液,诱变剂量为0.15 mg/ mL时,致死率为70%~80%。在含丙烯醇的YPD筛选培养基上筛选获得两株ADH活力降低的突变株mut-1和mut-2,检测突变株mut-1和mut-2的最大ADH活力分别为35.67和43.09U/mL,是原始菌株的41.63%和50.29%。发酵72h后,原始菌株的乙醇与乳酸浓度分别为28.9g/L和40.31g/L,而mut-1和mut-2突变株的乙醇产量分别为4.87g/L和6.56g/L,乳酸产量为54.45g/L和44.07g/L。在相同的发酵条件下,米根霉ADH突变株mut-1和mut-2对还原糖的利用速率高于出发菌株,其生物量积累亦高于出发菌株。
- 郑志姜绍通罗水忠李兴江马林
- 关键词:米根霉ADHL-乳酸乙醇
- 固定化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产酸速率的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文章研究了海藻酸钙包埋法固定米根霉间歇生产乳酸的工艺,并考察了固定化凝胶珠颗粒直径、接种量、装液量、糖的质量浓度以及发酵温度对产酸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定化凝胶珠颗粒直径为2.4 mm,接种量为20%,糖的质量浓度为10-100 g/L,温度为32℃条件下,产酸速率可以达到15.5 g/(L·h)。
- 姜绍通陆香庆郑志朱羽
- 关键词:米根霉产酸速率L-乳酸
- 米根霉丙烯醇抗性突变株的筛选及其发酵特性被引量:4
- 2007年
- 本研究利用亚硝基胍(NTG)对米根霉As3.3462进行诱变,在含丙烯醇的YPD选择培养基上筛选获得11株ADH活力降低的突变株,其中mut-2突变株发酵液中乙醇含量比原始菌株降低35.2%,而乳酸含量提高了79.6%。对原始菌株和mut-2突变菌株在发酵过程中ADH与LDH活力变化分析表明,突变菌株的最大ADH活力比原始菌株降低了60.6%,而LDH活力与原始菌株相比略有提高。研究结果还表明,mut-2突变菌株与出发菌株相比,其生物量和对还原糖的利用速率均比原始菌株提高。
- 郑志姜绍通罗水忠李兴江潘丽军
- 关键词:米根霉L-乳酸乙醇ADH
- 同步辐射C N O k软X射线对米根霉诱变效果比较分析被引量:4
- 2006年
- 同步辐射软X射线具有能谱宽且连续、精确可调、单色性好、可精确计算辐照剂量等特点,可提供生物分子所具有的C,N,O和k层电子吸收边波长的射线,在生物学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采用同步辐射2.3,3.2和4.4nm波长软X射线对米根霉3.819孢子进行辐射诱变,研究抽真空时间、不同吸收边射线、辐照剂量与诱变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抽真空时间对米根霉孢子的存活率有很大影响,时间越短存活率越高。YPD平板筛选结果显示:Ck软X射线诱变致死率最高,筛选得到的突变株最少,主要产生在高剂量区;Nk软X射线的效果较好,突变株产生在低剂量区;Ok诱变致死率最低,筛选得到的突变株最多,在不同剂量范围内均有产生。大平皿点样得到Nk软X射线诱变后的11号突变株H/C比值最大,其发酵液经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产物几乎为乳酸。
- 肖小发罗水忠姜绍通蒋诗平
- 关键词:米根霉诱变效果
- 限氧与通氧条件下米根霉ADH突变株的碳代谢特性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乙醇脱氢酶(ADH)是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代谢途径中的支路关键酶,选育米根霉ADH突变株,降低ADH活力,可以提高乳酸转化率。方法利用亚硝基胍(NTG)诱变米根霉As3.3462,在含丙烯醇的YPD选择培养基上筛选获得ADH突变株,研究了突变菌株在限氧与通氧条件下的乙醇、乳酸、ADH与L-乳酸脱氢酶(LDH)的特性。结果获得11株ADH突变株,其中mut-2突变株在通氧和限氧条件下对乳酸的转化率比出发菌株分别提高了84.6%和175%,而对乙醇的转化分别下降了39.5%和59.8%。mut-2突变株的最大ADH活力在通氧和限氧条件下均比出发菌株降低,而LDH活力在限氧条件下显著增加,通氧条件下变化不明显。结论氧气的供给对米根霉发酵产L-乳酸的产物组成比例影响很大,限氧发酵条件下ADH活力提高,乙醇积累。结果还表明,通过筛选米根霉ADH突变株,是获得L-乳酸高产菌株的一种简单快速的有效手段。
- 郑志姜绍通罗水忠李兴江潘丽军赵辛
- 关键词:米根霉ADH乙醇L-乳酸
- 同步辐射软X射线Nk对产L-乳酸米根霉的诱变效应被引量:8
- 2006年
- 采用同步辐射软X射线Nk对米根霉AS 3.3461菌株进行辐射诱变,研究其对米根霉致死、菌落形态、种子培养以及发酵培养等特性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致死率曲线呈现为典型的马鞍型曲线,辐射剂量为0.72 kGy时菌株致死率最低;软X射线Nk辐照对米根霉菌落形态有一定影响;种子培养特性和发酵培养特性的诱变前后对比表明,种子延滞期缩短了3h,突变株N-15的L-乳酸产量提高了25.6%,LDH活性提高了95.8%,ADH的活性降低了77.7%。
- 罗水忠姜绍通郑志蒋诗平胡锦艳
- 关键词:软X射线米根霉L-乳酸诱变效应
- 无载体固定化米根霉半连续发酵产L-乳酸工艺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为了选择米根霉半连续发酵产L-乳酸工艺参数,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接种量、CaCO3添加时间、温度、装液量及转速进行了优化,并采用培养基重复发酵,建立米根霉半连续发酵工艺。其中摇瓶半连续发酵条件为:孢子接种量4%,种子接种量10%,发酵开始时添加CaCO3,装液量为20%~30%,0~36h时发酵温度28~30℃、36~72h时发酵温度32~34℃,转速200r/min。7L磁力搅拌发酵罐半连续发酵工艺条件为:搅拌转速为300r/min,通气量为1.25L/(L·min),温度为32℃。发酵罐重复发酵稳定,产L-乳酸最高达到86%。为米根霉半连续发酵产L-乳酸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研究基础。
- 姜绍通吴学凤刘靖刘模杜威
- 关键词:米根霉L-乳酸半连续发酵
- 米根霉L-乳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被引量:2
- 2006年
- 文章以米根霉基因组DNA为模板,根据已公布的米根酶L-乳酸脱氢酶基因(ldnL)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得到含有ldnL的DNA片段;PCR产物T/A克隆后再双酶切,将ldnL片段连接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17b,得到重组表达质粒pET17b-ldnL;pET17b-ldnL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摇瓶培养诱导表达后的菌体经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表明克隆的ldnL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实现表达。
- 郑志姜绍通章建国罗水忠潘丽军蒋诗平
- 关键词:大肠杆菌克隆
- 米根霉乙醇脱氢酶突变株的筛选及其锌镁离子的调控研究被引量:20
- 2006年
- 利用亚硝基胍(NTG)对米根霉As3.3461进行诱变,在含丙烯醇0.6%的YPD平板上筛选获得21株乙醇含量降低的突变株,其中突变株HBF-12乳酸产量最高。与出发菌株相比,突变株HBF-12的乙醇产量和乙醇脱氢酶(ADH)活力分别降低了73.6%和76%,乳酸产量和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分别提高了41.2%和19.6%。研究Zn2+与Mg2+对HBF-12中ADH与LDH活性的调控,结果显示Zn2+对ADH有强烈的激活作用,但抑制LDH活性;Mg2+则轻微抑制ADH活性,促使LDH活性增强。考察两种离子影响末端产物乙醇与乳酸形成的实验说明:培养基中Zn2+浓度与乳酸积累基本上呈负相关性,与乙醇积累呈正相关性,浓度降低有利于生物量积累;Mg2+浓度增加可以促进乳酸积累和生物量增加,对于乙醇积累无明显作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0.01%Zn2+、0.04%Mg2+,突变株产酸可达96.21g/L。
- 潘丽军付萍郑志罗水忠姜绍通
- 关键词:米根霉乙醇脱氢酶乳酸脱氢酶锌离子镁离子
- 米根霉乙醇脱氢酶粗酶液的特性研究被引量:7
- 2006年
- 米根霉细胞中乙醇脱氢酶(ADH)催化丙酮酸向乙醇支路的转化,导致丙酮酸向乳酸转化通量减少,降低了乳酸转化率。本文初步从米根霉菌丝体中提取制备ADH粗酶液,并研究其酶学特性,结果表明,ADH粗酶液体系反应的最适温度为25℃,温度高于30℃将降低ADH活力。ADH催化体系pH值对其活力有很大影响,最适pH值在7.5左右,高于或低于此值,反应速度均很快下降。在反应体系中添加0.1μmol的EDTA、Mg2+、Ca2+或Zn2+,对该酶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ADH以乙醛为底物的米氏常数Km为6.90×10-4mol/L。
- 郑志姜绍通罗水忠潘丽军李兴江李以群
- 关键词:米根霉乙醇脱氢酶酶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