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72124) 作品数:5 被引量:14 H指数:3 相关作者: 文晓刚 代海 任卫安 冯开忠 雷晓玲 更多>> 相关机构: 四川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化学工程 电气工程 理学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MnO_2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和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013年 通过简单的水热法并在不使用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成功地合成了α-MnO2纳米线,采用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MnO2的晶相、成分和形貌,初步研究了反应温度对纳米结构MnO2合成的影响,对MnO2降解亚甲基蓝催化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α-MnO2纳米颗粒和纳米线的合成是可控的,α-MnO2纳米结构的尺寸和形貌对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有较大的影响,其中150℃所得的α-MnO2纳米线,其直径约为20~30nm,降解效果最佳,180min可降解91%。 雷晓玲 代海 冯开忠 任卫安 文晓刚关键词:水热法 MNO2 纳米材料 核壳结构TiO_2微球的可控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 2014年 通过水热法制备出了核壳结构的锐钛矿TiO2微球,采用SEM、XRD等测试手段对TiO2的形貌、结构、晶型等进行表征,以甲基橙为目标污染物,测试产物TiO2的光催化性能。试验表明,核壳结构的TiO2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在紫外光条件下,1 h照射时间甲基橙的降解率达到了90%,其降解速率比其他两种结构快了20%。 代海 孟嘉琳 任卫安 文晓刚关键词:二氧化钛 核壳结构 微球 光催化 水热法 铟掺杂纳米SnO_2的合成及气敏性能研究 2015年 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出了掺杂铟和未掺杂的球花状SnO2纳米结构。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XRD)等手段对所得样品的形貌及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SnO2纳米结构由厚度约30nm的纳米片组成,晶型为四方金红石型。以掺杂铟和未掺杂的SnO2样品制作了旁热式气敏元件,用于测试样品对乙醇气体的气敏性能。测试结果显示铟的掺入提高了SnO2样品的灵敏度,同时降低了气敏元件的最佳工作温度。最后,提出了铟掺杂提升SnO2纳米材料的气敏性能的可能机制。 郝明莉 秦巍 姜蓉 武小鸽关键词:SNO2 掺杂 气敏元件 水热法 SnS_2纳米花/石墨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018年 以石墨烯为添加剂,利用一步水热法制备出石墨烯包覆三维花状SnS_2纳米结构,制得的复合纳米材料由石墨烯和数十个纳米薄片组装而得的SnS_2纳米花球构成。利用XRD、SEM等对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同时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在1 000 m 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50次后,SnS_2/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可逆容量仍然可达503.1 m Ah/g,容量保持率高达82%。 郝文 周鹏 余昊霖 文晓刚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石墨烯 水热法合成钛酸锂纳米片材料及其锂离子电池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014年 以钛酸丁酯、氢氧化锂为原料,通过水热法一步合成钛酸锂纳米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其晶体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对其锂离子电池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通过该法得到的产品呈片状形貌,是尖晶石型钛酸锂Li4Ti5O12,表现出良好的电池性能。室温下,以0.2 C的电流密度进行充放电,其首次充放电容量达169 mA·h/g,且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2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达98%。 荣冬霞 罗骁霄 文晓刚关键词:水热法 锂离子电池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