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Z121100005412004)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罗文林韩煊周宏磊侯伟徐宏声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篇地面沉降
  • 2篇地质
  • 1篇地面沉降灾害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开采
  • 1篇地质灾害
  • 1篇盾构
  • 1篇盾构隧道
  • 1篇一维固结
  • 1篇水位
  • 1篇水位动态
  • 1篇水文地质
  • 1篇水系
  • 1篇隧道
  • 1篇稳定性
  • 1篇监测网
  • 1篇固结
  • 1篇反演分析
  • 1篇方差分析
  • 1篇风险评估

机构

  • 4篇北京市勘察设...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北京市测绘设...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3篇韩煊
  • 3篇罗文林
  • 2篇侯伟
  • 2篇周宏磊
  • 1篇陈廷武
  • 1篇王军辉
  • 1篇徐宏声

传媒

  • 1篇现代隧道技术
  • 1篇工程勘察
  • 1篇勘察科学技术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上海国土资源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北京东部区域地面沉降现状及其发展趋势预测被引量:9
2015年
东部沉降区是北京地面沉降比较严重的沉降区之一.该区域是北京市未来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包括了CBD及其东扩区,通州新城.通过对该区域内大量地面沉降历史观测数据、地下水位历史观测数据以及近几年的监测成果进行整理,分析总结了该区域内地面沉降发生、发展的特点及规律,并建立了适用于不同地层在多层地下水动态变化条件下的地面沉降计算方法,编制了计算程序.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地面沉降总体上呈现自西向东,自北向南发展的趋势,由一个沉降中心逐渐出现多个沉降中心.2)近几年研究区的地面沉降呈现出沉降面积迅速扩大、沉降速率加快的发展趋势.3)未来5年内研究区西部地区地面沉降比较稳定,地面沉降继续向东部与南部移动.
罗文林侯伟韩煊周宏磊
关键词:地面沉降地下水开采一维固结沉降计算
城市规划中地面沉降灾害的风险评估方法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合理评估城市地面沉降灾害的风险,在城市的规划与建设过程中进行合理规避与应对是当前地面沉降研究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现有地面沉降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在分析地面沉降对城市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影响方面存在着不足。本文在系统分析和比较当前地面沉降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规划阶段针对不同基础设施的地面沉降灾害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基于基础设施对沉降的敏感性及重要性分类与平均沉降速率两类指标,给出了各类基础风险分级评价标准。最后采用该方法对北京东部地区某规划地铁线的地面沉降灾害风险进行了分析。
罗文林韩煊
关键词:地面沉降风险评估地质灾害层次分析法城市规划
盾构隧道纵向等效弯曲刚度的分析方法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随着国内外盾构隧道的大量建设和使用,隧道的过量沉降,特别是纵向不均匀沉降引起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目前国内外盾构隧道纵向结构性能研究和计算模型理论还不完善,隧道的纵向刚度的确定是其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之一。文章通过采用下穿既有隧道的结构变形监测数据反分析隧道纵向弯曲刚度,规避了目前计算分析中难以综合考虑盾构隧道拼装方式、横向刚度、螺栓作用等诸多因素的问题,为盾构隧道纵向弯曲刚度的确定提供了一种新方法。研究发现,盾构隧道在变形过程中纵向刚度并不是不变的,而是会随着隧道的变形而发生变化,呈现非线性特征,并建立了隧道结构纵向刚度有效率与隧道结构最大纵向变形之间的拟合关系。
罗文林韩煊侯伟周宏磊
关键词:盾构隧道反演分析
基于方差分析的监测网稳定性假设检验方法被引量:1
2014年
监测网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测绘成果和其他地理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和现势性。本文简要介绍了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进行方差分析的数据正态性和齐次性检验方法,对基于方差分析理论构造F检验统计量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并采用近7年监测成果对原点监测网内基岩水准点高程变化和近4年的地铁控制网平面变化进行了假设检验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陈廷武
关键词:方差分析
基于地质3D技术的多水系交互沉积区水文地质分区被引量:4
2014年
多水系交互沉积区的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十分复杂,传统的分区方法往往会存在工作量大、人为因素多的不足。该文以北京通州运河核心区为例,首先利用翔实的地质资料进行了多水系交互沉积区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分析,然后利用地质3D技术,建立了研究域40m深度范围内地层分布的3D模型,结合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系统地提出了研究域工程水文地质分区。最后,进行了研究域内地下水位动态特征相似性分析,分析结果进一步说明了分区的合理性。
徐宏声王军辉
关键词:水文地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