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XJJA850001)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邴波王志萍更多>>
相关机构:昌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艺术
  • 1篇文学

主题

  • 3篇电影
  • 2篇导演
  • 2篇永生
  • 2篇少数民族题材
  • 2篇身份
  • 2篇题材
  • 2篇民族题材
  • 2篇《永生羊》
  • 1篇电影拍摄
  • 1篇新疆电影
  • 1篇叶尔克西
  • 1篇人类学
  • 1篇人类学分析
  • 1篇人文
  • 1篇人文关怀
  • 1篇身份认同
  • 1篇文化
  • 1篇文化模式
  • 1篇西部电影
  • 1篇关怀

机构

  • 4篇昌吉学院

作者

  • 4篇邴波
  • 1篇王志萍

传媒

  • 2篇伊犁师范学院...
  • 1篇电影文学
  • 1篇西北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我愿意从另外的角度表达对新疆的热爱”——电影《永生羊》编剧、副导演叶尔克西访谈录被引量:6
2012年
与哈萨克族女作家叶尔克西·库尔曼别克相识是通过电影《永生羊》,该片改编自叶尔克西的同名散文。笔者尽管以前也曾经陆续读到过她的作品,但从未做过深入研究,自以为那是一些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者的事情,与己无关。但看完电影后发现错了,一部如此优美的新疆哈萨克族题材电影,反映出的却是包容世界的价值观,这让笔者感到震惊。再看她的文学作品,发现她的汉语创作、审视新疆的视角、对草原游牧文化的深层次解读,都是她感知新疆这片美丽的土地的独特方式。2010年笔者申请到教育部项目《人类学视野下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了更真实地了解电影的诞生过程,课题组成员于2012年4月28日对叶尔克西进行访谈,访谈主要围绕剧本改编、电影拍摄及电影主旨展开。
邴波王志萍
关键词:电影拍摄访谈录导演
身份·题材·文化模式——电影《永生羊》的文化人类学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电影《永生羊》通过艺术手段,全景式地展示了草原上哈萨克族游牧生活的风貌,为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注入了新的活力,影片一方面透过民族文化符号的展示表现出强烈的哈萨克族文化意识和自觉的身份认同,另一方面依靠电影视角的民族化和人性化,释放出一种能打动人心普世的价值观,创造了无限丰富的内蕴,也折射出草原文化对哈萨克族精神内涵的深刻影响。
邴波
关键词:身份认同
让“西部电影”之光照耀天山——略论新疆电影与新西部电影
2012年
“西部电影”概念的提出已过去将近30年,但因为受时代、地域及意识形态、电影本身发展影响,一直存在概念模糊、定位不准确以及缺乏当代性等局限性。全球化语境与西部大开发背景之下,“西部电影”已开始转变为具备“开放、发展、包容、平等”品质的“新西部电影”类型片。新疆电影以其独特的地理空间、意义生成方式及人文精神成为“新西部电影”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中华大文化”及中华民族身份的整体建构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邴波
关键词:西部电影新疆电影
新世纪以来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成就与突破被引量:1
2013年
新世纪以来的全球化语境中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开始逐渐崛起。导演身份的本土化、多元化代替了过去的单一化,转变了传统叙事模式,强化了人文关怀价值。在塑造良好"新疆形象"及中华民族身份的整体建构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邴波
关键词: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人文关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