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21B04)

作品数:66 被引量:369H指数:12
相关作者:曹福亮邢世岩汪贵斌吴岐奎刘晓静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林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4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化学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主题

  • 43篇银杏
  • 10篇银杏叶
  • 9篇印楝
  • 8篇种质
  • 8篇古银杏
  • 6篇土壤
  • 6篇垂乳
  • 5篇种质资源
  • 5篇黄酮
  • 4篇生物学
  • 4篇古树
  • 4篇AFLP
  • 3篇叶提取物
  • 3篇叶用
  • 3篇银杏叶提取物
  • 3篇用材林
  • 3篇生物学特性
  • 3篇提取物
  • 3篇酮类
  • 3篇酮类化合物

机构

  • 30篇南京林业大学
  • 23篇山东农业大学
  • 1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0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山东省林业科...
  • 1篇合肥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国家林业局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江苏省林业局
  • 1篇山东省林木种...

作者

  • 24篇曹福亮
  • 23篇邢世岩
  • 16篇汪贵斌
  • 16篇吴岐奎
  • 14篇刘晓静
  • 11篇张燕平
  • 11篇付兆军
  • 10篇郑益兴
  • 10篇辛红
  • 10篇刘莉娟
  • 10篇吴疆翀
  • 9篇彭兴民
  • 8篇孙立民
  • 7篇王萱
  • 6篇王成章
  • 5篇郁万文
  • 5篇任娟霞
  • 5篇陶冉
  • 5篇唐颖
  • 5篇徐莉

传媒

  • 7篇中南林业科技...
  • 6篇南京林业大学...
  • 5篇林业科技开发
  • 5篇林业科学研究
  • 4篇东北林业大学...
  • 4篇园艺学报
  • 4篇西南林业大学...
  • 3篇林业科学
  • 3篇山东林业科技
  • 3篇西部林业科学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食品与机械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年份

  • 6篇2017
  • 10篇2016
  • 12篇2015
  • 14篇2014
  • 18篇2013
  • 6篇2012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临沂生生园复干银杏生长特性被引量:5
2013年
产生复干是银杏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普遍现象。本研究以临沂生生园全国最大复干银杏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每木检尺的方式对园内复干银杏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生生园内银杏共385株,雌株379株,占98.44%。平均树高20.9 m,平均总胸径0.93 m,平均母干胸径0.33 m,冠径在5.0~15.0 m范围内,枝下高平均6.3 m。368株有复干,复干率为98.58%,每株复干数平均为4.6个,最大复干高平均为12.5 m,胸径平均0.18 m,复干与母干距离平均为0.61 m,复干与母干夹角平均为10.5°。34株无萌蘖,萌蘖平均株数为38株,萌蘖高平均1.11 m,萌蘖与母干最大距离平均0.73 m。该片银杏林原桩有240年历史,现存复干银杏系从原桩萌发形成,树龄53年。本研究对生生园复干银杏的起源、性别比例、复干与银杏适应性的关系、复干的利用等进行了探讨。
付兆军邢世岩李真刘莉娟任娟霞刘源
关键词:银杏萌蘖
银杏叶萜内酯多成分关系及聚类分析
2013年
萜内酯是银杏叶提取物(GBE)最具药理活性的成分。该研究共收集全国13个种源、雄性和雌性品种148个,采用随机区组设计(RBE),HPLC法测定萜内酯含量。分析结果表明,银杏苦内酯A(Ga)、白果内酯(Bb)、Gb与萜内酯总量(Te)偏相关系数最大。Gb与Bb、G间呈极度负相关。种源间Te与银杏苦内酯C(Gc)和Gc与Bb间相关最密切;雄株间Te和Gc,Gc和银杏苦内酯J(Gj)相关系数最大;但雌株间Te和Ga,Gc和Bb相关程度较高。R型(性状)聚类表明,6种萜内酯组分可以分成3类。Q型聚类表明,全国和山东的种源、雄性和雌性群体均可以分成高、中、低萜内酯3大类。多成分联合筛选出7个高萜内酯品种,Te总量0.31%~0.42%,Gb含量0.01%~0.07%。该文对GBE产业化及良好化有重要意义。
邢世岩刘莉娟付兆军吴德军
关键词:银杏叶高效液相色谱萜内酯银杏苦内酯B聚类分析
江苏省银杏古树资源调查被引量:4
2014年
以江苏省银杏古树为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资料,结果表明:江苏省有银杏古树11 858株,分布在13个市,64个县(市、区)和130个乡(镇)。其中632株具生长指标,雌株占74.65%。树高最大为40.0 m,最小为7.0 m;树龄最长为2000 a;胸径最大为3.03 m,最小仅为0.18 m;平均冠幅最大为32.0 m,最小为0.8 m。垂乳银杏有16株,单株垂乳个数最多为57个,垂乳最长达2.18 m,基径最粗达0.30 m;复干银杏有17株,单株复干数最多为12株,复干胸径最大为0.9 m,最高达18.0 m。集中分布的古银杏株数超过10株则视为1个群落,江苏典型的古银杏群落有10个。群落平均树龄最大为300 a,最小为100 a;平均胸径最大为0.64 m,最小为0.35 m;平均树高最大为17.0 m,最小为11.5 m;平均冠幅最大为9.5 m×9.6 m,最小为6.0 m×6.4 m。
付兆军邢世岩刘晓静刘莉娟辛红吴岐奎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
银杏观赏种质资源评述被引量:5
2013年
欧洲和北美十分重视银杏观赏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繁殖,欧洲有银杏观赏品种34个,美国有50个。中国有10余个,引进品种15个。中国拥有世界银杏种质资源的90%以上,银杏观赏品种研究对银杏物种起源、分类及演化;对银杏生物学、生态学及育种和栽培有重要意义。作者对银杏观赏种质资源和品种进行评述,并提出良种选育主要指标。
邢世岩姜岳忠吴德军李文清解孝满
关键词:银杏观赏品种种质资源叶籽银杏
银杏林下经济模式分类及模式综合效益评价被引量:30
2017年
通过实地调查,对江苏银杏林下经济模式进行分类,按生产方式分为林下种植、林下养殖2种类型,按经营模式将林下种植分为银杏-农作物、银杏-苗木、银杏-经济树种、银杏-中药材,林下养殖分为银杏-家禽、银杏-家畜,并根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其中5种林下经济类型中的5个典型模式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及综合效益方面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经济效益较好的是银杏-草鸡模式,生态效益较好的是银杏-玉米模式,社会效益较好的是银杏-杭白菊模式,综合效益较高的是银杏-杭白菊模式;银杏-杭白菊、银杏-玉米、银杏-草鸡3种模式的综合效益显著优于银杏-柿树、银杏-大叶黄杨模式。研究结果可以为科学合理地在银杏栽培区推广综合效益较高的林下经济模式提供科学依据,为充分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以及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提供理论基础。
国靖汪贵斌封超年曹福亮
关键词:银杏林下经济
配位法对银杏叶初提物脱除银杏酚酸的效果被引量:2
2015年
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s of ginkgo biloba,EGb)具有诸多生物活性,但是其中含有少量具有毒副作用的银杏酚酸,限制了EGb的应用。目前,国内外去除EGb中银杏酚酸的方法主要有有机溶剂法和大孔树脂法。配位法是根据配位化学提出的新方法,即向银杏叶初提物溶液中加入不同金属盐,考查金属盐对银杏酚酸含量的影响。为研究配位法与大孔树脂法、有机溶剂法联合使用的效果,本试验连续采用有机溶剂法(正己烷溶剂洗涤)、大孔树脂法和配位法脱除银杏叶初提物中的酚酸,并以HPLC法监测试验过程中银杏酚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醋酸锰和氯化锌可以有效降低酚酸含量,其机理可能是银杏酚酸能够与金属盐形成配合物。配位法有助于大孔树脂法、有机溶剂法去除银杏叶初提物中的银杏酚酸,可以得到酚酸含量小于5mg/kg的银杏叶提取物。
杨世龙黄春丽唐颖徐莉曹福亮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脱除
中国气候数据的长期模拟:动态自由尺度模型的构建和验证被引量:3
2013年
自由尺度气候数据是预测未来森林生长、分布以及分析森林生态系统响应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数据基础。笔者借助多源长期固定尺度气候数据,利用双线性距离加权插值和海拔调整方程构建了中国自由尺度气候数据模型,并通过全国范围内302个气象站的历史数据对基线气候数据进行了数据验证。结果表明:地理位置变量与月温度变量相关性很高,海拔调整方程拟合效果较好(R2都在0.91以上);通过结合双线性距离加权插值和海拔调整之后的基线数据不仅提高了空间分辨率,且增加了数据精度。针对降雨变量空间位置不敏感的特性,单独使用双线性距离加权插值对降雨变量依然有效。基线数据和距平值叠加算法有效地保证了数据缺失区域的数据完整性,从而保证了精度;但鉴于气候环境的随机性和波动性,以及微气候和植被的影响,较长时期平均估计值精度将更为可靠。
代劲松曹林汪贵斌
关键词:气候气候模型气候变化
重庆市银杏古树资源调查与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在收集资料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重庆市银杏古树的株数、分布、生物学指标、群落以及特异种质资源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银杏古树分布于重庆市19个县(区)、98个乡镇中,共计460株,其中1级古树62株、2级古树49株、3级古树315株,另有34株树龄目前尚不明确。单株树高最高50 m,最矮3 m;胸径最大4.60 m,最小0.23 m;树龄最大2500 a,最小100 a;冠幅最大35m×35 m;最小3 m×3 m。现存2个银杏古树群落,分别位于南川区德隆乡和三泉镇。特异种质资源中,复干银杏40株、垂乳银杏24株、糯白果银杏3株、雌花类型丰富银杏1株。
任娟霞辛红邢世岩刘源刘莉娟付兆军
关键词:银杏古树生物学指标群落特异种质资源
基于AFLP的垂乳银杏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14份垂乳银杏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8对引物在14份垂乳银杏种质扩增后检测出935条谱带,有920条多态带,多态带比例为98.40%,表明所试垂乳银杏材料具有丰富的多样性;遗传相似系数为0.4404~0.7299,平均值为0.4752,说明各种质之间有一定的遗传分化;聚类分析和主坐标分析将垂乳银杏分成5类,来源相同的种质并没有严格的聚在一起,表明垂乳银杏的变异与地理来源无严格的相关性。
吴岐奎邢世岩范圣明王萱孙立民刘晓静
关键词:亲缘关系
中国垂乳银杏种质资源及生物学特性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通过对中国垂乳银杏资源及分布特点、数量与生境的关系、生长特性和再生特性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垂乳银杏不少于348株,主要分布在19个省份,西南地区的贵州、云南、四川和重庆共236株,占67.82%,其中雌株271株,占80.18%。树高一般为10~40 m,胸径为1.0~3.0 m,年龄为100~2000 a,平均冠幅为10~30 m。垂乳呈圆锥状悬垂于树枝、树干或基部,垂直向下生长,顶端被树皮覆盖,初生垂乳多呈黄褐色,中生垂乳渐变为银灰色,成熟后则呈暗灰色,垂乳按着生位置分为枝生垂乳、干生垂乳和基生垂乳,其被切割后,可以再生大量的新生垂乳;银杏垂乳发生需要一定的年降水量和年均日照时数。
刘晓静付兆军邢世岩李际红吴岐奎辛红
关键词:种质资源生物学特性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