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00276159D)
-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 相关作者:王保芝崔慧先申新华曹雷刘贵生更多>>
- 相关机构:河北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神经垂体激素颗粒释放形式和转运途径的结构基础(英文)
- 2005年
- 背景:神经垂体多肽激素分泌颗粒的释放形式和在细胞外正常转运途径的结构基础是以胞吐分泌方式还是浓度差因素影响而进入脑脊液的。目的:通过观察大鼠神经垂体的结构特征,为神经垂体多肽激素分泌颗粒的释放形式和在细胞外正常转运途径的结构基础提供形态学依据。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一所大学的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材料:实验于2003-05/2004-01在河北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完成。选择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2只,体质量约300g,清洁级,由河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4只,分别进行神经垂体光镜、透射和扫描电镜观察。主要观察指标:神经垂体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结果:12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在光镜下观察,大鼠垂体冠状切面上,可显示垂体3部分的结构关系,远侧部,中间部及神经部清晰可辨。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神经垂体主要由无髓神经纤维、垂体细胞及富含毛细血管的结缔组织组成。毛细血管内皮为有孔型(50nm),外有基膜与血管周隙分隔。完整的大型膜包分泌颗粒(100~300nm)不仅大量存在于无髓神经纤维内,而且也见于血管周隙内。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垂体囊由单层扁平上皮细胞和上皮下结缔组织构成,囊上皮细胞间存在许多不规则的囊上皮孔(2~5μm),上皮孔附近经常可见分泌颗粒。结论:神?
- 申新华王保芝曹雷
- 关键词:痴呆
- 大鼠松果体分泌物释放到蛛网膜下隙脑脊液途径的电镜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为探讨松果体分泌物在细胞外转运到蛛网膜下隙脑脊液途径的结构基础,本研究运用透射电镜技术对成年大鼠松果体浅部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1)大鼠松果体毛细血管为有孔型(孔径50nm),借基膜与宽阔的血管周隙分隔;(2)松果体细胞借基膜与结缔组织间隙分隔,松果体细胞之间形成与松果体囊结缔组织间隙及血管周隙相通的细胞间小管;(3)松果体囊表面为扁平上皮,上皮下为疏松结缔组织间隙,其内可见松果体细胞的胞体和突起。囊上皮细胞间存在瓣膜样连接(叶瓣间宽处可达1μm)和囊上皮孔(2.5μm)。以上结果提示,松果体细胞表面可分为结缔组织间隙面、连接面和细胞间小管面三个功能面,松果体分泌物可能通过血管周隙-细胞间小管-松果体囊结缔组织间隙-囊上皮瓣膜样连接或囊上皮孔,释放入蛛网膜下隙脑脊液中转运。
- 樊宇兵王保芝崔慧先曹雷陈凯宁刘贵生
- 大鼠松果体囊上皮表面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 探讨松果体激素释放到蛛网膜下隙脑脊液途径的结构基础。方法 对1.5月龄和12月龄大鼠松果体浅部,进行松果体囊表面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在大鼠松果体囊表面发现存在筛状囊上皮孔和喇叭口状囊上皮孔。筛状囊上皮孔主要存在于1.5月龄大鼠的松果体囊上皮,是由许多密集排列的囊上皮细胞周边部细胞膜凹陷形成的圆形孔洞,筛孔直径200—500nm;喇叭口状囊上皮孔见于1.5月龄和12月龄大鼠的松果体囊表面,由相邻上皮细胞向松果体内部凹陷,形成圆形或椭圆形开口,孔径1~4脚。在两组动物的松果体囊表面,可见到直径800—1000m的球形分泌颗粒样结构。结论 松果体分泌颗粒的释放形式,可能存在连同颗粒被膜的整体释放;松果体激素或分泌颗粒,可能会通过松果体囊上皮孔,直接进入蛛网膜下隙的脑脊液。
- 樊宇兵王保芝崔慧先曹雷张国梁王丽
- 关键词:分泌颗粒松果体扫描电镜
- 神经垂体多肽激素分泌颗粒释放形式和转运途径的形态学研究被引量:9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神经垂体多肽激素分泌颗粒的释放形式和在细胞外正常转运途径的结构基础。 方法 对大鼠神经垂体进行光镜、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 结果 神经垂体主要由无髓神经纤维、垂体细胞及富含毛细血管的结缔组织组成。毛细血管内皮为有孔型 (5 0nm) ,外有基膜与血管周隙分隔。完整的大型膜包分泌颗粒 (10 0~ 30 0nm)不仅大量存在于无髓神经纤维内 ,而且也见于血管周隙内。垂体囊由单层扁平上皮细胞和上皮下结缔组织构成 ,囊上皮细胞间存在许多不规则的囊上皮孔 (2~ 5 μm) ,上皮孔附近经常可见分泌颗粒。 结论 这些结构特征提示 ,神经垂体多肽激素或分泌颗粒的释放形式 ,存在一种连同颗粒被膜的整体释放 ;释放入血管周隙内的多肽激素或分泌颗粒 ,更易经组织间隙、囊上皮孔进入脑脊液发挥旁分泌作用 ,而非直接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 王保芝申新华崔慧先王学礼刘贵生王丽
- 关键词:神经垂体分泌颗粒
- 神经垂体分泌物释放入脑脊液主要途径结构基础的电镜研究
- 2005年
- 目的探讨神经垂体分泌物直接释放入脑脊液途径的结构基础.方法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大鼠神经垂体.结果神经垂体无髓神经纤维终止于毛细血管或垂体细胞周围,垂体细胞突起与神经纤维膨体及终末之间形成细胞间池.有孔型毛细血管内皮外有基膜与血管周隙分隔,血管周隙内可见到完整的膜包分泌颗粒(100~300 nm).神经垂体表面的囊上皮孔(2~5 μm)附近经常可见分泌颗粒.结论细胞间池-血管周隙-囊上皮孔,构成了神经垂体分泌物释放入脑脊液主渠道的结构基础.
- 申新华王保芝
- 关键词:神经垂体脑脊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