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275066)

作品数:10 被引量:36H指数:4
相关作者:蔡宇杰廖祥儒管政兵张大兵刘金彬更多>>
相关机构:江南大学江苏汉邦科技有限公司西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省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引导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化学工程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发酵
  • 4篇固态发酵
  • 2篇蛹虫草
  • 2篇竹红菌素
  • 2篇薰衣草
  • 2篇维生素
  • 2篇杆菌
  • 2篇虫草
  • 2篇虫草素
  • 1篇淀粉酶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液态发酵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诱变
  • 1篇诱变育种
  • 1篇育种
  • 1篇正交
  • 1篇正交实验

机构

  • 10篇江南大学
  • 3篇江苏汉邦科技...
  • 1篇西北大学

作者

  • 10篇蔡宇杰
  • 9篇廖祥儒
  • 5篇管政兵
  • 3篇张大兵
  • 2篇刘金彬
  • 1篇丁彦蕊
  • 1篇张强
  • 1篇郑晓晖
  • 1篇罗军侠
  • 1篇白亚军
  • 1篇娄秀平
  • 1篇周立树
  • 1篇吕腾飞

传媒

  • 9篇食品与生物技...
  • 1篇生物技术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5
  • 3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约氏乳酸杆菌中一种新的阿魏酸酯酶基因的克隆表达与性质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阿魏酸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阿魏酸酯酶(FAEs)能够水解酯键来释放游离的阿魏酸。本文作者根据约氏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johnsonii)的全基因组序列和阿魏酸酯酶保守序列设计了一个新的阿魏酸酯酶的编码基因Lj0900。通过PCR扩增,酶切连接,成功构建重组载体,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成功表达。对表达的FAEs用镍柱进行纯化,对获得纯酶进行了初步的酶学性质研究,用阿魏酸甲酯为底物的情况下,发现该酶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 6。
张强白亚军蔡宇杰郑晓晖
关键词:阿魏酸酯酶克隆表达酶学性质
蛹虫草固态发酵产虫草素的优化被引量:5
2019年
为提高虫草素的产量,本实验对蛹虫草固态发酵产虫草素进行优化。通过一系列单因素实验,确定大米为发酵基质,葡萄糖和黄豆粉分别为最适碳源和氮源,得到最佳培养基组成和最佳培养条件:大米30 g(粒径0.90~1.25 mm),料液比(m/v)1∶1.5,葡萄糖3%(按基质算,下同),黄豆粉2%,麦麸1%,接种量30%,种龄2 d,发酵时间12 d。优化后虫草素产量达到4.69%,约为优化之初(0.74%)6.34倍。
杨帆刘金彬管政兵廖祥儒蔡宇杰
关键词:蛹虫草固态发酵虫草素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薰衣草中迷迭香酸被引量:3
2019年
研究不同大孔吸附树脂对薰衣草中迷迭香酸静态吸附与解吸特性,筛选出一种吸附及解吸效果良好的树脂LX-60,其静态吸附量与解吸量分别达到5.12 mg/g和4.86 mg/g。对LX-60进行吸附和解析条件考察,最终得到纯度为15.6%的迷迭香酸产品,其得率为86.79%。比纯化前的迷迭香酸质量浓度0.37%提高了42倍。本研究表明,利用大孔吸附树脂能够纯化薰衣草中的迷迭香酸,为通过薰衣草提取分离来生产迷迭香酸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熊天真管政兵廖祥儒蔡宇杰
关键词:薰衣草迷迭香酸大孔树脂纯化
薰衣草产酚酸内生真菌的分离及产物初步鉴定被引量:1
2018年
利用人工种植的薰衣草及无锡本地采集的相同品种薰衣草,对其各组织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纯化。分别分离得到18和23株内生真菌。对所筛选出的菌株进行固态发酵,并对其发酵培养产物进行提取。通过化学反应的方法从野外采集薰衣草内生真菌中筛选出一株产酚酸的菌株,并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初步鉴定,并对其固态发酵提取物进行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了薰衣草内生真菌的多样性,为通过微生物固态发酵产酚酸类物质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熊天真谢诗语薛亚娟白蓉冯佳婷管政兵廖祥儒蔡宇杰
关键词:薰衣草内生真菌固态发酵酚酸
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 JN168菌株的诱变育种及液态发酵产虫草素被引量:6
2015年
利用离子束、亚硝基胍及离子束-亚硝基胍诱变法处理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 JN168,初步获得了几株较高产虫草素的菌株。通过进一步筛选得到复合诱变菌2,并对该菌的液态发酵培养基组分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蛹虫草液态发酵产虫草素的最佳培养基组分为(g/L),葡萄糖40,酵母浸粉25,Mg SO4·7H2O 0.6,K2HPO4·3H2O 0.6,KH2PO40.6。优化后虫草素产量提高了5倍,最高达1 045.65 mg/L。
刘金彬沈建增蔡宇杰廖祥儒罗军侠张大兵
关键词:蛹虫草虫草素诱变液态发酵
芭蕉芋叶绿素的分析鉴定及提取工艺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确定提取芭蕉芋叶绿素的最佳溶剂,准确鉴定芭蕉芋中的叶绿素,优化叶绿素提取工艺。[方法]对比氯仿、甲醇、90%乙醇、95%乙醇、100%乙醇、90%丙酮、95%丙酮、100%丙酮的提取效果,确定最佳提取剂;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手段,准确鉴定叶绿素a和b;在研究单因素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固液比对叶绿素提取率影响的基础上以芭蕉芋叶为材料,95%乙醇为提取剂,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各因素的显著性及叶绿素提取最佳工艺。[结果]确定了95%乙醇为最佳提取剂;准确鉴定了提取液中的叶绿素a和b;优化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4 h,固液比1∶20。[结论]采用95%乙醇作为提取剂,在优化后条件下得到叶绿素提取率为75. 71%。
武旭攀熊天真廖祥儒管政兵蔡宇杰
关键词:芭蕉芋叶绿素高效液相色谱正交实验
维生素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JN8产L-色氨酸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研究了9种维生素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JN8生长及其发酵产L-色氨酸产量的影响,并对发酵培养基中的维生素浓度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低浓度肌醇和叶酸可显著促进大肠杆菌的生长及L-色氨酸的合成,叶酸和肌醇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0.000 2 mg/L和0.2 mg/L;较高浓度的生物素可以明显促进菌体生长及色氨酸的合成,其最适添加量为0.12 mg/L;较低浓度VB6的添加严重抑制色氨酸的合成,当其质量浓度增至0.8 mg/L时,菌体浓度和色氨酸的产量均较对照有显著的提高,分别提高11.8%和27.2%。添加VB5可略微提高色氨酸的产量,最优质量浓度为0.4 mg/L。添加VB1、VB2、VB3和VC虽然对菌体的生长均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对于色氨酸合成却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娄秀平沈健增蔡宇杰廖祥儒张大兵
关键词:维生素L-色氨酸
维生素对裂殖壶菌发酵产DHA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采用单因素研究了VB1,VB3,VB6,VB12,生物素5种B族维生素对裂殖壶菌Schizochytriumsp.JN-168发酵产DHA的影响。实验表明:适量地添加5种维生素中的任一种均可提高DHA的产量,5种维生素的最适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1,0.005,0.005,0.3,0.05 mg/L,在各自最适的质量浓度下,VB12对DHA产量的提高效果最好,VB6和VB3次之,生物素和VB1最差。将5种维生素以最适的质量浓度同时添加到发酵培养基中可以大幅度提高DHA产量,与对照相比提高了53.8%,亦远高于添加单一维生素的效果。
周立树沈健增蔡宇杰廖祥儒张大兵
关键词:维生素裂殖壶菌二十二碳六烯酸
淀粉酶对竹黄菌固态发酵产竹红菌素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研究了竹黄菌在固态发酵产竹红菌素的过程中,搅拌(初始搅拌和搅拌间隔时间)和外加淀粉酶对竹红菌素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优化后的最佳方案为:初始搅拌在发酵第3天进行,此后的搅拌间隔时间为36 h,外加淀粉酶以细菌中温α淀粉酶和糖化酶的复合添加为最佳,其中细菌中温α淀粉酶在固态发酵初始阶段加入,添加量为2.85 U/g,糖化酶在发酵第3天加入,添加量为29.78 U/g。经过搅拌和外加淀粉酶的研究后,竹红菌素的产量到达了60.74 mg/g,是先前竹红菌素产量报道的3.66倍,并且固态发酵的周期由15 d缩减到了13 d。本研究首次报道了淀粉酶添加应用于固态发酵的研究,并且对竹红菌素产量的提高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高瑞杰邓华祥李韵雅管政兵廖祥儒蔡宇杰
关键词:竹红菌素固态发酵搅拌淀粉酶
竹黄菌固态发酵产竹红菌素条件的优化被引量:4
2013年
研究了竹黄菌固态发酵产竹红菌素过程中,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对色素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为:玉米10 g/dL(颗粒度为0.78~0.95 mm),麦秸秆10 g/dL(干重),外加碳、氮源及无机盐为葡萄糖5 g/dL,NH4Cl 1 g/dL,CuSO40.05 g/dL,CaCl20.1 g/dL,KH2PO40.05 g/dL,K2HPO40.1 g/dL,MgSO40.2 g/dL;种龄24 h,接种量2 mL/30 g基料(干重),初始含水量50%,最适培养温度30℃,优化后竹红菌素产量达1.66%。
吕腾飞丁彦蕊廖祥儒蔡宇杰
关键词:竹红菌素固态发酵培养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