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I20B086)

作品数:5 被引量:102H指数:5
相关作者:林琳孙欣强周明娟许银姬崔彦芹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省中医院广州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中医
  • 3篇咳嗽
  • 2篇证候
  • 2篇证候规律
  • 2篇支气管
  • 2篇支气管激发
  • 2篇支气管激发试...
  • 2篇气管
  • 2篇中医证
  • 2篇中医证候
  • 2篇中医证候规律
  • 2篇哮喘
  • 2篇慢性
  • 2篇呼吸功
  • 2篇呼吸功能试验
  • 1篇典型哮喘
  • 1篇年龄
  • 1篇气道
  • 1篇气道病变
  • 1篇中医药

机构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广州市儿童医...

作者

  • 2篇林琳
  • 1篇许银姬
  • 1篇童晓萍
  • 1篇周明娟
  • 1篇何德平
  • 1篇孙欣强
  • 1篇崔彦芹

传媒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小气道病变对呼吸疾病的预测价值与年龄的关系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探讨小气道病变对呼吸系统疾病的预测价值与患者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对559例小气道病变患者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检测;分别分析小气道病变与呼吸系统疾病及患者年龄、性别之间的关系。结果:559例小气道病变患者中共有373例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阳性率为66.73%;其中儿童组占总数22.72%,激发试验阳性率为88.19%;青中年组占总数31.48%,激发试验阳性率为84.09%;老年组占总数45.80%,激发试验阳性率为44.14%。老年组与儿童组、青中年组相比较气道高反应性年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小气道病变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小气道病变对儿童、青中年人哮喘的预测价值较高,对老年性哮喘或慢性支气管炎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周明娟许银姬林琳
关键词:哮喘小气道病变呼吸功能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年龄
小呼吸道病变对慢性咳嗽儿童非典型哮喘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探讨小呼吸道病变(SAD)对慢性咳嗽儿童非典型哮喘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广东省中医院2007年6月-2010年6月慢性咳嗽儿童176例。男95例,女81例;年龄5~12岁。对其进行肺功能检测及支气管激发试验(BPT),分别分析SAD、呼吸道高反应性(AHR)与哮喘的关系。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70例慢性咳嗽儿童完成全部检测项目。其中122例肺功能正常,48例有SAD。BPT检测发现78例有AHR,阳性率为45.88%(78/170例)。其中SAD组BPT阳性率为87.50%(42/48例),远远高于肺功能正常组[29.51%(36/122例)](2χ=46.655,P<0.01)。随访发现,78例AHR患儿中72例确诊为哮喘,其中SAD组41例(85.42%),肺功能正常组31例(25.41%),二组哮喘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χ=50.803,P<0.01)。结论慢性咳嗽儿童SAD与AHR发生密切相关,SAD对慢性咳嗽儿童非典型哮喘的预测价值较高,无BPT检测条件的基层医院可将其作为哮喘的初筛检查。
周明娟崔彦芹许银姬辛瑾琛林琳
关键词:哮喘呼吸功能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儿童
慢性咳嗽中医证候规律的古文献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分析古代文献中慢性咳嗽证候分布规律以及病机特点。【方法】通过对《中华医典》中提取的慢性咳嗽的资料进行梳理,将经过术语规范化的证候群录入计算机,建立证候信息数据库,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其频数分布规律。【结果】古文献中慢性咳嗽中医证型频数在6以上,由高到低依次为肺气虚、肺热炽盛、肺阴虚、肝郁气滞、肝火犯肺、痰湿蕴肺、风寒恋肺、肺脾两虚、肾虚,其百分比波动于4.3%~13.8%之间。【结论】在古文献中,慢性咳嗽具有虚证多见,肺热痰湿亦多见,且存在风邪因素,多夹有肝气不舒的病机特点,可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童晓萍何德平林琳
关键词:慢性咳嗽中医证候
中医药辨治感冒后咳嗽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2
2010年
目的评价中医药辨治感冒后咳嗽风寒恋肺和风热郁肺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中药协定方与西药扑尔敏对照,疗程10d,观察两组的咳嗽症状计分、咳嗽缓解时间、证候计分和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中药组的日间咳嗽症状计分、咳嗽症状总分、咳嗽缓解例数及缓解时间、证候计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中药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部分病人出现嗜睡、困倦等不良反应。结论初步研究表明中医药辨治感冒后咳嗽在缓解症状、缩短病程等方面优于扑尔敏,且未发现不良反应。
吴蕾许银姬林琳
关键词:感冒后咳嗽中医
感染后咳嗽中医证候规律及病机探讨被引量:38
2012年
目的探讨感染后咳嗽的中医证候规律以及病机特点。方法对门诊100例确诊感染后咳嗽患者进行临床证候信息的横断面调查,应用聚类分析、描述性分析方法,总结感染后咳嗽中医证候规律,并结合专业知识进行病机探讨。结果聚类结果显示最合理且较符合临床分为4类:风寒束肺证(34%)、风热犯肺证(22%)、风邪恋肺证(24%)及风燥伤肺证(20%)。结论感染后咳嗽以"外感病邪,肺失宣肃"为主要病因病机,风邪为主要病理要素,而又以风寒束肺为主要证候。
黄敏玲柯晓霞吴蕾孙欣强林琳
关键词:感染后咳嗽证候规律病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