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724503)

作品数:82 被引量:1,020H指数:22
相关作者:王黎明关志成卞星明梅红伟蒋兴良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重庆大学国家电网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1篇电气工程
  • 55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53篇绝缘
  • 51篇绝缘子
  • 24篇污秽
  • 20篇复合绝缘
  • 20篇复合绝缘子
  • 17篇电晕
  • 16篇泄漏电流
  • 16篇放电
  • 15篇电压
  • 13篇输电
  • 13篇人工污秽
  • 13篇污秽试验
  • 11篇输电线
  • 11篇输电线路
  • 11篇人工污秽试验
  • 11篇电线路
  • 10篇电晕放电
  • 10篇直流
  • 9篇闪络
  • 8篇导线

机构

  • 57篇清华大学
  • 19篇重庆大学
  • 11篇国家电网公司
  • 6篇广东电网公司
  • 6篇武汉大学
  • 4篇华北电力大学
  • 3篇学研究院
  • 3篇冀北电力有限...
  • 2篇福建省电力试...
  • 2篇国网北京市电...
  • 2篇南方电网科学...
  • 2篇国网重庆市电...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中国电力科学...
  • 1篇中国南方电网
  • 1篇湖北省电力公...
  • 1篇中国南方电网...
  • 1篇物资部
  • 1篇华北油田公司
  • 1篇自贡电业局

作者

  • 52篇王黎明
  • 47篇关志成
  • 19篇卞星明
  • 14篇梅红伟
  • 12篇蒋兴良
  • 9篇胡建林
  • 9篇陈澜
  • 8篇彭功茂
  • 8篇张志劲
  • 7篇贾志东
  • 7篇万树伟
  • 5篇戴罕奇
  • 5篇孟晓波
  • 4篇司马文霞
  • 4篇陈勇
  • 4篇张楚岩
  • 4篇赵晨龙
  • 4篇张福增
  • 3篇王柯
  • 3篇韦晓星

传媒

  • 71篇高电压技术
  • 5篇高压电器
  • 3篇电工技术学报
  • 1篇绝缘材料
  • 1篇广东电力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5
  • 16篇2014
  • 10篇2013
  • 16篇2012
  • 12篇2011
  • 23篇2010
  • 3篇2009
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20kV线路典型复合绝缘子的雷电冲击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为有效提高我国220 kV复合绝缘子线路的耐雷水平,降低多雷区雷击跳闸率,采用标准雷电冲击波对不同结构高度的220 kV复合绝缘子进行雷电冲击试验。在建立模拟杆塔模型的基础上,通过雷电冲击试验,对模拟杆塔下相复合绝缘子与玻璃绝缘子的雷电冲击电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复合绝缘子结构高度每增加150 mm,雷电冲击电压增加70~91 kV;相同结构高度的复合绝缘子,下相的雷电冲击电压最高,中相次之,上相最低;干弧距离相等的220 kV玻璃绝缘子的U50雷电冲击电压比复合绝缘子高93~232 kV。
肖微詹清华张思寒黄道春
关键词:复合绝缘子雷电冲击
复合绝缘子的应用及关键技术研究被引量:158
2011年
复合绝缘子由于其优异的耐污闪性能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输电线路中,特别是特高压输电线路,目前基本上是采用复合绝缘子。为此首先介绍了复合绝缘子在我国的研制、发展和应用情况,然后针对复合绝缘子在使用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涉及到的关键技术主要有,断裂和脆断发生的环境及相关原理,人工污秽试验方法中惰性物质、环境温度及迁移时间的选取,伞裙形状中的伞间距及伞伸出对直流污闪电压的影响,红外与紫外技术对复合绝缘子的在线监测等问题。结果表明:惰性物质、环境温度及迁移时间的选取对试验结果影响显著;选取合适的伞间距及伞伸出,可以较大幅度的提高污闪电压;红外及紫外技术在复合绝缘子在线监测方面,效果显著。
关志成彭功茂王黎明贾志东张若兵
关键词:复合绝缘子人工污秽试验在线监测
复合绝缘子伞裙参数对直流污闪电压的影响被引量:20
2010年
为研究伞裙结构对复合绝缘子污闪特性的影响规律,并给超特高压复合绝缘子的选型和设计提供参考,在1970 m实际高海拔条件下,以31种不同伞裙结构参数的复合绝缘子为试品,采用恒压升降法,在雾室中进行了大量的人工污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复合绝缘子的伞伸出和伞间距的参数不同时,其爬电距离的大小和爬电距离的利用率不同,因此对污闪电压影响较大;随着伞伸出或伞间距的增大,复合绝缘子的直流污闪电压均存在最大值;伞间距的变化对一大一小复合绝缘子的污闪电压影响相对较大,大伞伞伸出的变化对一大两小复合绝缘子的污闪电压影响相对较大。
张福增王黎明关志成
关键词:直流复合绝缘子污闪电压人工污秽试验
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单相接地时电压互感器损坏机理被引量:37
2013年
中性点不接地电网中电压互感器异常损坏随电网发展呈上升趋势。为提出有效的工程防范措施以抑制该趋势,研究了这种异常损坏的机理。采用电网输电线路对地电容与电压互感器电感的并联模型替代已有的电网电容与电压互感器电感的串联模型,对电网发生间歇性单相接地时电压互感器内部的暂态过程进行了分析。由仿真计算、动模实验以及工程实验可得,在这一暂态过程中,电压互感器铁芯将进入深度饱和区,产生很大的暂态过电流。结果说明工作于中性点不接地电网中的电磁型电压互感器可能因暂态过电流导致热破坏,因此应按间歇性单相接地进行热稳定性校验。
林莉何月王军兵张向伍郭文宇
关键词:电压互感器中性点不接地电网单相接地铁磁谐振励磁涌流
用泄漏电流概率密度分布预警污秽绝缘子串闪络被引量:10
2010年
有效预警绝缘子污闪是确保电网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但目前对预警判据缺乏系统研究,为此以XP-160和LXY4-160为试品进行了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依次采用希尔伯特变换法、直方图非参数估计法和泄漏电流水平穿越行为(LCA)法分析了污秽绝缘子泄漏电流特征;提出了泄漏电流包络线的分布特征能表征泄漏电流总体发展规律;建立了污秽绝缘子闪络判断准则。研究表明:XP-160绝缘子泄漏电流幅值>135mA的统计时间>93ms(即τ135=93ms)、而LXY4-160绝缘子泄漏电流幅值>110mA的统计时间>105ms(即τ110=105ms)时可发生污闪。试验结果验证了污秽绝缘子闪络判断准则的正确性,因此,可以利用该方法进行绝缘子污闪预警。
石岩蒋兴良肖代波张鑫
关键词:泄漏电流污秽绝缘子闪络
同步发电机失磁过程分析与保护方法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为寻求动作可靠的大容量同步发电机的失磁保护方法,对同步发电机失磁后的动态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提出了基于直测功角来判断发电机的一摆和多摆稳定性的失磁保护新方法,进而提出了该保护的设计原则、配置方案、整定条件和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动模实验对新的保护判据进行了分析验证。由数值仿真计算和动模实验可得,转子励磁电流的衰减和异步功率分量的出现使失磁后的发电机的动态功角特性与静态功角特性有很大的差别,功角的上升也可使测量阻抗进入异步边界阻抗圆,且失磁后发电机的功率角与转差率变化趋势明显。结果说明电网发生扰动引起功角上升的因素均可导致阻抗保护误动,而新的保护较现行保护能更可靠、更快速地反应励磁故障,减少保护的误动率和拒动率。同时证明了对失磁发电机实施减载控制使之再同步的可行性。
林莉张向伍郭文宇何月
关键词:失磁保护功角特性静态稳定性动态稳定性
高海拔条件下钢芯铝绞线的正直流电晕起始电压分析被引量:13
2011年
电晕放电是输电线路设计和运行中面临的突出问题。电晕放电产生的能量损耗和无线电干扰、可听噪声干扰是线路设计和运行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为此,研究了气压湿度等对正直流输电线路电晕起始电压产生的影响。输电导线大多采用单根导线或分裂的钢芯铝绞线,要计算导线电晕起始电压,绞线的表面电场需要得到准确计算。采用一种新的模拟电荷布置方法精确计算绞线表面电场,模拟电荷的布置考虑绞线表面的影响,绞线相比于光滑导线表面场强增大了约40%。利用气体放电理论中计算表面光电子数目的方法计算不同气压湿度下的导线电晕起始电压。结果表明新的模拟电荷布置方法计算出的表面电场和电晕起始电压更精确,避免了表面粗糙系数m的影响,电晕起始电压随气压下降、湿度升高而减小,主要原因分别是有效电离系数增大导致的电离区域的扩大和高场强区域内碰撞电离能力的增强。
关志成陈枫林卞星明赵雪松姚文军王黎明
关键词:绞线电场
换流站支柱绝缘子在高海拔地区的污秽外绝缘特性被引量:15
2012年
支柱绝缘子作为换流站必不可少的绝缘配件,研究其外绝缘性能有重要意义。为此,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换流站支柱绝缘子的污秽外绝缘特性研究工作,并结合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面临的特有技术问题,在实际高海拔地区对特高压直流全尺寸支柱绝缘子试品进行了人工污秽试验研究。试验分别得到了瓷和复合2种材质的换流站支柱绝缘子在不同污秽度条件下的50%污耐受电压曲线,并与相同污秽度条件下的污雨闪电压进行了对比,最后将该试验结果与不同单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直径及伞形结构对支柱瓷绝缘子的污闪特性有明显影响;支柱绝缘子的污闪电压与串长近似呈线性关系;支柱绝缘子的污雨闪电压高于其相同污秽条件下的污闪电压,因此支柱绝缘子的外绝缘设计应以污闪电压为主。
张楚岩关志成张福增王黎明
关键词:支柱绝缘子污闪特性高海拔地区外绝缘人工污秽试验
污秽绝缘子表面干区形成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5
2012年
干区的形成是绝缘子污闪发生的一个必要条件,干区的形成受电压、污秽种类和含量、天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研究干区形成的影响因素问题,不仅有助于更加深刻地认识干区的形成,而且可以完善外绝缘污闪理论。为此,以矩形污秽玻璃片模拟实际绝缘子,在人工雾室中试验研究了污秽和雾对干区形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等值附盐密度(ESDD)的增加,干区的形成时间逐渐缩短,干区宽度逐渐减小;随着等值附灰密度(NSDD)的增加,干区的形成时间逐渐变长,干区宽度逐渐增大;随着雾浓度的增大,干区的形成时间不变,干区宽度逐渐减小。此外,基于热量平衡理论对这些影响趋势给出了解释。研究结果表明ESDD、NSDD和雾浓度对于干区的形成是有影响的。
梁飞MacAlpine Mark关志成张若兵
关键词:人工污秽试验
轻覆冰时憎水性对复合绝缘子的闪络电压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在覆冰、大雾以及污秽在冰面沉降的条件下,绝缘子的绝缘性能下降,轻覆冰条件下输电线路的复合绝缘子曾发生闪络事故。为了解轻覆冰时憎水性对复合绝缘子闪络电压的影响,在人工覆冰气候室中开展了全尺寸复合绝缘子覆冰闪络试验,试验中采用升压闪络方法。通过试验发现,当复合绝缘子具有良好憎水性时,其冰闪电压较高;当绝缘子的憎水性消失时,其冰闪电压比同等盐密下的污闪电压更低。复合绝缘子的憎水性在防止轻覆冰条件下的发生的闪络事故,起着重要的作用。轻覆冰条件下的覆冰绝缘子的闪络,可以看做是一种复杂的污闪,电弧的发展基本都是沿着绝缘子的伞裙表面发展,因此增加爬距而不增加结构高度的方式是一种有效的防闪络事故的措施。
崔文军苏华锋李君明王迪孙震庭贾志东
关键词:冰闪复合绝缘子憎水性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