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1104WCGA181)
- 作品数:1 被引量:4H指数:1
- 相关作者:周翔辛志君陆锡宏梁剑平杨贤鹏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12)C^(6+)重离子诱变海迪茨氏菌及其修复柴油污染土壤的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应用重离子束辐射改良海迪茨氏菌(Dietzia maris)菌株在降解方面的能力,将离子辐射学与环境修复学相结合,论证该菌在以柴油为代表的污染土壤中的修复能力。利用12C6+重离子能量为80MeV、LET为35.5keV.μm-1、吸收剂量率1Gy.min-1、辐射剂量为5~120Gy辐射具有降解石油烃的代表菌株Dietzia maris,经初选、复选筛选得到了突变菌株DMYR9,并对其在构建污染土壤样品中分解柴油率及修复前后土壤系统中酶活性相关参数与化学改良修复前后污染土壤样品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受柴油污染不久后过氧化氢酶、脱氢酶和脂酶的活性呈现上升趋势,由突变菌体DMYR9修复后的污染土壤系统中脂酶活性呈现最低下降趋势,随着土壤中柴油被DMYR9降解,脂酶活性又不断降低,突变菌体数量及柴油降解率都具有很好的正相关性。突变菌株DMYR9进行生物修复的效果优于化学法修复,这对今后在土壤污染治理中开发利用此突变菌体具有指导意义,并具有较高的后续应用利用价值。
- 周翔梁剑平辛志君陆锡宏杨贤鹏郭志廷郝宝成
- 关键词:污染土壤酶活性降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