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121204)

作品数:9 被引量:71H指数:5
相关作者:郑有业许荣科周宾马超王永开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青海省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8篇北缘
  • 8篇柴北缘
  • 4篇锆石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3篇定年
  • 3篇矿床
  • 3篇矿元素
  • 3篇成矿
  • 3篇成矿元素
  • 2篇石矿
  • 2篇碰撞造山
  • 2篇锆石U-PB...
  • 2篇锆石定年
  • 2篇榴辉岩
  • 2篇金红石
  • 2篇金红石矿
  • 2篇金红石矿床
  • 2篇辉岩
  • 2篇变质

机构

  • 9篇中国地质大学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青海省地质调...
  • 1篇甘肃省地矿局...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甘肃省地质矿...
  • 1篇西部黄金伊犁...

作者

  • 8篇许荣科
  • 8篇郑有业
  • 3篇马超
  • 3篇周宾
  • 2篇吴亮
  • 2篇徐永利
  • 2篇王永开
  • 2篇陈鑫
  • 2篇王会敏
  • 1篇吕登
  • 1篇蔡鹏捷
  • 1篇王红军
  • 1篇张小鹏
  • 1篇张晓鹏
  • 1篇王成彬
  • 1篇卢锐

传媒

  • 3篇地质通报
  • 1篇黄金
  • 1篇现代地质
  • 1篇物探与化探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地质学刊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3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柴北缘早古生代埃达克质花岗岩锆石定年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8
2014年
铁石观岩体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中偏西段,是该地区新发现的具埃达克岩特点的花岗岩。岩石化学分析结果表明,铁石观岩体 SiO2含量变化于71.36%~73.70%,Al2 O3含量介于14.48%~15.64%之间,MgO 含量为0.44%~0.71%,w(Sr)一般>350×10-6,w(Yb)变化于0.67×10-6~1.58×10-6,w(Y)介于6.74×10-6~18.02×10-6, w(Sr)/w(Y)=21.32~72.49,富集 LREE 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 HREE 及高场强元素,与典型的埃达克岩相似。铁石观岩体锆石206 Pb /238 U 年龄加权平均值为(422.0±6.4)Ma,代表了岩浆形成年龄。研究表明,铁石观岩体形成于大陆后碰撞造山阶段,为加厚陆壳重熔形成。
周宾郑有业童海奎许荣科聂晓亮马超刘茜
关键词:柴北缘埃达克岩强过铝质花岗岩碰撞造山早古生代
柴北缘绿梁山-双口山荒漠景观区风成沙对水系沉积物中成矿元素的干扰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青海绿梁山一双口山地区地处柴北缘成矿带,矿产资源丰富,找矿潜力巨大。该区具有典型的荒漠戈壁景观,广泛覆盖风成沙,而风成沙会掩盖水系沉积物中成矿元素的信息,严重影响野外找矿工作。通过划分构造景观区,开展风成沙粒级实验、水系沉积物粒级实验。研究发现,风成沙对绿梁山、双口山2个景观区内水系沉积物中成矿元素的影响程度不同:对前者中元素的影响系数接近1,对Cu、Cr、M、Co、Zn等元素的影响微弱,对Au、舷元素的影响中等;而对后者中元素的影响系数〉2,对船、Pb、Zn、Cr、Co、Ni等元素的影响较弱,对Au元素的影响极强。在绿梁山景观分区内,优选与Au、Cu等矿种有关的异常,选用0.3~4.0mm的采样粒级基本合理;优选与Cr、Ni、Co等矿种有关的异常,选用0.3~2.0mm的采样粒级是可靠的。在双口山景观分区内,圈定与Ph、Zn、舷等矿种有关的异常,选用0.3~4.0mm的采样粒级基本合理;圈定与Au矿种有关的异常,选用〉0.335mm的采样粒级可能是合理的。
徐永利孟明王成彬
关键词:风成沙水系沉积物成矿元素地球化学柴北缘
柴北缘滩间山群玄武岩锆石定年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3
2019年
为较确切的确定柴北缘滩间山群成岩年龄,利用锆石LA-ICP-MSU-Pb定年及岩石化学分析方法对绿梁山地区玄武安山岩进行了研究。岩石化学分析结果显示,绿梁山玄武安山岩SiO2含量为51.92%~52.55%,ALK较低,为1.51%~2.23%,Na2O/K2O=14.10~26.30;稀土元素含量为30.04×10^-6~47.57×10^-6,LREE/HREE=1.03~1.51,δEu=0.89~0.99,具平缓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微量元素蛛网图中,玄武安山岩相对亏损P、Ti等高场强元素,富集Sr、Rb、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具大陆边缘环境成因特点。通过锆石LA-ICP-MSU-Pb定年,获得绿梁山玄武安山岩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431.5±5.7)Ma,MSWD=0.35,代表了岩浆结晶年龄。研究表明,绿梁山玄武安山岩形成于闭合期的弧后盆地环境。据此,推测柴北缘滩间山群经历了自大洋俯冲至陆陆碰撞整个造山过程,其形成时间大致持续了80Ma。
周宾郑有业聂晓亮许荣科
关键词:柴北缘滩间山群锆石U-PB定年俯冲作用造山作用
柴达木盆地北缘鱼卡—铁石观一带金红石矿床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6
2014年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石学、矿相学等研究手段,在柴达木盆地北缘鱼卡及铁石观一带均发现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其单个矿体长可达千米以上,宽均达几米至几十米不等,金红石物相Ti平均品位可达2.58%,属于高钛榴辉岩的范畴,且其矿床地质特征与大别—苏鲁地区的金红石矿床特征极为相似。鱼卡和铁石观金红石矿床的发现,填补了柴北缘榴辉岩变质带没有金红石矿床的空缺,并暗示柴北缘地区有发现大型榴辉岩矿床的找矿远景。
王永开徐永利郑有业周宾吕登张晓鹏吴亮马超许荣科
关键词:金红石矿床柴北缘榴辉岩
基于成矿元素复杂度的地球化学数据处理方法在找矿实践中的应用——以柴北缘造山带绿梁山地区为例被引量:3
2022年
绿梁山地区位于柴北缘造山带上,其内分布荒漠、戈壁等地貌,且遭受风积物等因素的影响,致使诸多地质异常信息被削弱或掩盖,对地质找矿工作造成了严重干扰。针对绿梁山地区独特的地貌特征及成矿背景,采用基于成矿元素复杂度的地球化学数据处理方法对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快速优选出了重要找矿靶区,经验证新发现了鱼卡铜金矿床,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徐永利郑有业许荣科严康左恒斌
关键词:柴北缘成矿元素找矿实践
分形(多重分形)在区域化探数据处理中的应用——以柴北缘荒漠戈壁景观区为例被引量:6
2016年
通过搜集柴北缘1∶20万区域地球化学数据,运用分形(多重分形)方法来确定荒漠戈壁景观区受风成沙影响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并利用C-A和S-A模型分别探讨了景观地区Au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研究表明,C-A模型在确定异常下限时有优势,但也存在局限性;S-A模型能够很好地排除背景场和干扰因素,缩小异常面积,突出弱小异常。基于该方法提取的异常元素区域能够较好地识别出绝大多数已知矿床,同时指示了值得作进一步异常查证的空白成矿元素异常区域,为勘查工作提供参考,值得开展下一步的找矿工作。
刘世宝陈鑫国显正王会敏郑有业许荣科王红军
关键词:地球化学异常成矿元素异常区域
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折返过程对金红石成矿的制约:来自鱼卡和铁石观西地区石榴石成分环带的证据被引量:17
2016年
鱼卡和铁石观西榴辉岩均位于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近期在鱼卡地区发现了大型以上的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但在铁石观西地区仅发现钛矿化,两区成矿前景不同。在对两区进行详细野外地质观测、镜下观察及电子探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LA-ICP-MS系统研究了榴辉岩中石榴石的主、微量元素特征等。结果表明:鱼卡和铁石观西榴辉岩虽然产状基本一致,但鱼卡榴辉岩基本无退变,石榴石较自形,含较多的包裹体,石榴石中的主、微量元素成分呈环带分布,幔边部富集稀土元素,而铁石观西榴辉岩退变较强,矿物他形,石榴石包裹体数量较少,部分石榴石单矿物主量元素环带已经被均一化,核幔部相对边部更富集稀土元素。结合年代学等证据,鱼卡榴辉岩的形成经历了相对快速俯冲和折返的动力学过程,钛成矿作用中金红石很少转变为钛铁矿,而铁石观西榴辉岩经历了一个快速俯冲而折返速率较缓慢的动力学过程,钛成矿作用中金红石大多转变成了钛铁矿。揭示鱼卡和铁石观西钛物相、动力学过程等差异的原因及标志,为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内进一步寻找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提供了依据与方向。
陈鑫郑有业许荣科国显正王会敏蔡鹏捷杜文洋林成贵方昌坦卢锐范贤斌
关键词:石榴石主量元素金红石矿床榴辉岩超高压变质带
柴北缘前寒武纪岩体(地层)变质年龄及其对早古生代造山作用的指示被引量:3
2013年
柴北缘前寒武纪岩体(地层)分布广泛。为确定柴北缘地区前寒武纪岩体(地层)受早古生代碰撞造山作用的影响,采用LA—ICP—MS技术.对大柴旦地区前寒武纪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及石榴子石斜长角闪岩中的锆石进行了u—Pb同位素定年。黑云斜长片麻岩获得479-472Ma的变质年龄,斜长角闪岩获得440Ma和470Ma2个变质年龄,石榴子石斜长角闪岩获得418.8Ma±3.0Ma的变质年龄。初步确定,柴北缘早古生代造山作用对前寒武纪岩体构成了3次强度不等的变质作用叠加,分别为大洋俯7中末期阶段(495-467Ma)岛弧花岗岩弱热烘烤变质作用、大陆碰撞造山阶段(467-423Ma)区域变质作用、S型花岗岩热动力变质作用和大陆后碰撞造山阶段(423-371Ma)I型花岗岩强烈接触热变质作用。
周宾郑有业童海奎聂晓亮王永生马超许荣科
关键词:柴北缘碰撞造山前寒武纪
青海柴达木山岩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Hf同位素特征被引量:20
2013年
柴达木山岩体是柴北缘地区最大的岩体之一。为确定柴达木山岩体成因及其与柴北缘早古生代造山作用的关系,采用LA-ICP-MS方法对柴达木山眼球状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中的锆石进行了U-Th-Pb同位素及Hf同位素研究。柴达木山眼球状花岗岩及花岗闪长岩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436.9Ma±2.8Ma及440.8Ma±7.3Ma,Th/U值均大于0.2,代表了岩浆的形成年龄。眼球状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锆石Hf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相近,45个锆石Hf同位素分析值中42个锆石176Lu/177Hf值均介于0.000735-0.002786之间,176Hf/177Hf值变化范围为0.282264-0.282439,εHf(t)变化于-8.5--2.5之间,Hf同位素两阶段模式年龄为1.44-1.77Ga。研究表明,柴达木山岩体形成于437-446Ma,具有多期侵位特点,其原岩来自柴达木板块基底下地壳;结合柴北地区缘早古生代构造演化特点认为,柴达木山岩体为陆陆碰撞的产物。
周宾郑有业许荣科王永开张小鹏吴亮
关键词:柴北缘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