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C740076)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李葆嘉邱雪玫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篇心理
  • 1篇学术
  • 1篇学术背景
  • 1篇义学
  • 1篇语义
  • 1篇语义学
  • 1篇三个平面理论
  • 1篇主语
  • 1篇谓语
  • 1篇结构主义
  • 1篇句子
  • 1篇句子结构
  • 1篇凯特
  • 1篇基元

机构

  • 3篇南京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3篇李葆嘉
  • 2篇邱雪玫

传媒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江海学刊
  • 1篇山东外语教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句子研究三个平面理论的欧洲溯源被引量:1
2018年
古希腊语法贯穿着意义和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可谓朴素的两个平面。维尔(1844)提出"说话起始-说话目的",为话语平面探索之先导。甲柏连孜(1881,1891)基于汉语特点,提出"心理主语-心理谓语",并强调语法结构的逻辑、心理、时空关系。埃尔特(1926)界定了语法、逻辑和心理三种主语。丹内斯(1964)全面论述了句子的语法结构、语义结构和话语组构三个平面。梳理欧洲句子研究三个平面、美国符号学科三分模式、汉语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的形成线索并寻绎其相互关系,有助于拓展国际视野,提高理论自觉。
邱雪玫李葆嘉
关键词:句子结构
论话说结构的研究沿革被引量:5
2013年
话说结构的探讨可追溯到维尔的"起始-目的"说。甲柏连孜首先就汉语事实提出"心理主语-心理谓语"结构,并且是三个平面理论的初创者。为反对模仿"主-谓"框架,陈承泽曾提出"标语-说明语"框架。直到霍凯特讨论了英语和汉语中的话题现象,赵元任受其启迪才主张汉语主-谓的语法意义是话题-说明。李纳等依据类型说提出汉语是话题凸显型语言,刘宏谟则依据海外汉语教学实践提出"引-申"分析法。汉语有S、T、V、O四个基本句法成分的观点,既损坏了传统语法系统的自恰性,又拆散了话说结构自身的匹配性。本文基于"名词牵头说"和话题语-说明语的匹配关系,提出了"范畴系统+匹配框架"研究的新思路。
邱雪玫李葆嘉
语义解析方法的形成过程及其学术背景--揭开“结构主义语义学”的第二个谜被引量:2
2016年
欧美词汇语义解析方法的形成,存在不同学术领域(哲学、逻辑学、欧洲汉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的背景。(1)语义解析方法,无论是"成分分析",还是"义素分析",其哲学基础都是西方哲学史上源远流长的原子论—基元观。(2)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斯(1936)率先采用"基元要素"和矩阵图解析亲属称谓,其背景主要是美国社会学的结构—功能主义。(3)法国语义学家(1960)的"义素分析",其背景主要是欧洲语言学的结构—功能主义。(4)美国流派的驱动是"要想获得亲属系统的知识,就必须借助某种符号手段的帮助";法国流派的需求是"词汇场理论要用词汇语义的区别性对立功能来补充"。从而前者强调词汇语义的"成分/构成性",而后者强调词汇语义的"要素/特征性"。
邱雪玫李葆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