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2010BB4261)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3
相关作者:彭娟李川高陈玺苏迪喻其炳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工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信号
  • 3篇污染
  • 2篇信号处理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 2篇污染物
  • 2篇锰矿废弃地
  • 2篇废弃地
  • 1篇地积累指数
  • 1篇油流
  • 1篇油液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筛选
  • 1篇植物资源
  • 1篇植物资源调查
  • 1篇生态危害
  • 1篇潜在生态危害
  • 1篇潜在生态危害...
  • 1篇重金属富集
  • 1篇重金属污染

机构

  • 5篇重庆工商大学

作者

  • 5篇李川
  • 5篇彭娟
  • 3篇高陈玺
  • 2篇苏迪
  • 1篇喻其炳

传媒

  • 3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润滑与密封
  • 1篇三峡环境与生...

年份

  • 4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全油流颗粒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2年
油液中颗粒物可有效的反映油润滑系统的磨损状况,利用相关监测技术获得颗粒污染物的相关参数,以此获悉机械部件磨损情况,对预防事故的发生有重要作用;着重介绍油中颗粒污染物在线监测技术,并以全油流颗粒监测传感器为重点,介绍其硬件结构和常用传感信号处理方法;最后对全油流污染颗粒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彭娟喻其炳高陈玺李川
关键词:污染物信号处理
基于最大重叠离散小波变换的油中颗粒污染物特征信号提取被引量:3
2013年
油液中的金属颗粒物是液压系统重要的健康指标,利用颗粒污染物的相关参数,实现对故障的诊断,可以提前预防事故的发生;介绍了基于最大重叠离散小波变换的油中颗粒污染物特征信号提取技术,并分别使用仿真信号和真实信号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以期能够以此提高油液中颗粒污染物监测精度。
彭娟李川
关键词:信号处理
湘南东湘桥锰矿废弃地植物资源调查与重金属富集植物筛选被引量:4
2013年
通过对湘南东湘桥锰矿区的植物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并对18种优势植物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蓼草、商陆、白背叶、悬钩子、翅柃、柞树、算盘子、阴香对重金属有较强的耐性,其中白背叶、算盘子和商路在锰矿废弃地恢复初期大量生长且生物量较大,可作为生态恢复的先锋植物;蓼草、商陆是Mn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理想物种。特别是蓼草,其植物地上部分Mn质量比>10000mg/kg的临界标准,叶片对Mn的富集系数达到了2.75;薯蓣是矿渣、尾矿坝等矿区废弃地水土流失严重区良好的修复植物。人工种植的经济作物辣椒和萝卜,其食用部分Pb、Cd、Cr均超标,故矿山恢复早期不宜直接种植食用经济作物。
高陈玺李川彭娟苏迪
关键词:锰矿废弃地重金属
湘南锰矿废弃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及评价被引量:10
2013年
采用地积累指数及Lars 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湘南锰矿废弃地重金属的生态危害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表明矿区废弃地重金属污染严重,Cd的地积累指数均大于5,Mn、Pb、Cd 3种重金属为该地区产生生态危害的主要重金属,5种重金属元素污染顺序为Cd>Mn>Pb>Cu>Zn。多种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表明,该地区重金属污染属于极强的生态危害。两种评价方法对比,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略为保守,两者结合更具实际应用意义。从尾砂坝下游旱地的研究结果可知,采矿产生的废水已经污染到下游土地,在这些土地上种植的农作物可能受重金属污染,建议不要食用。
高陈玺李川彭娟苏迪
关键词:锰矿废弃地重金属地积累指数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基于最优分解的时不变小波变换的油液磨粒特征提取方法被引量:1
2013年
分解层次的确定对磨粒特征的提取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时不变小波变换,提出一种以残差信号的分段峭度均方差为准则的最优分解层次确定方法。该方法使用时不变小波变换方法提取磨粒信号,以提取出磨粒信号后的残差信号的分段峭度均方差作为准则,根据残差信号的信息自适应地确定最佳分解层。分别使用仿真信号和真实信号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较传统方法可提高油液中磨粒检测精度。
彭娟李川
关键词:磨粒残差信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