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Q20131008)

作品数:3 被引量:50H指数:3
相关作者:陈昆仑李丹王旭吴婵丹谢启姣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南阳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地理
  • 1篇地理学
  • 1篇学科
  • 1篇学科调整
  • 1篇人口
  • 1篇人文
  • 1篇人文地理
  • 1篇水环境
  • 1篇水环境质量
  • 1篇碳排放
  • 1篇理学
  • 1篇环境质量
  • 1篇城市
  • 1篇城市化
  • 1篇城市形态
  • 1篇城乡
  • 1篇城乡规划
  • 1篇城乡规划学

机构

  • 3篇湖北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阳师范学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3篇陈昆仑
  • 1篇吴婵丹
  • 1篇张祚
  • 1篇王旭
  • 1篇李丹
  • 1篇谢启姣

传媒

  • 1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城市问题
  • 1篇高等建筑教育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国外关于城市化与碳排放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4年
从人口的城市集聚、城市化生活方式以及城市形态三方面,对探讨城市化与碳排放关系的大量西方文献进行了回顾、整理和分析,指出当前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可分为发达国家城市低碳转型和发展中国家低碳城市化两类,两者之间存在经济基础、城市化阶段等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由于城市边界界定、数据可获取性、测度技术和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制约了现有研究的发展,未来城市及各部门之间合作的探索和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进一步加强将成为推进低碳城市化研究和实践的重要突破口。此外,中国城市发展的自身特点决定了我国低碳城市研究应在开放视角下立足地区实际开展。
吴婵丹陈昆仑
关键词:城市化碳排放城市形态
学科调整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机遇与发展被引量:34
2013年
近年来,城乡规划学科和地理学本科专业都经历了调整,顺应了城乡规划学科不断加强理论研究和学科综合性、人文地理学不断加强理论深度和专业性的发展趋势。这一举措帮助"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明晰了专业内涵、厘清了学科关系、明确了培养方向,给新专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新专业也面临着培养方案制定、学时设置有限、社会认同待验等方面的挑战。为此,抓住学科调整的重大机遇,发挥地理学在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方面的传统优势,利用地学信息技术的先机,组织教学实践,推进新型城乡规划人才的培养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陈昆仑李丹王旭
关键词:学科调整城乡规划学地理学
1985-2010年珠江广州城区段水环境质量演化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水环境质量的评价对判断水体的污染状况、程度和成因有着重要意义,并为水资源管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污染控制提供决策依据.以广州市环境质量报告和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利用单因子指数法和水质污染综合指数法,对1985-2010年间的珠江广州城区段的水环境质量演化状况进行了长时间序列的研究.结果表明:1)珠江广州城区段的水环境质量大致经历了水体污染-污染加剧-水质波动-逐步改善几个阶段.严重污染状况大致出现在1990-2005年,其中2000-2005年为波动阶段.波动阶段大量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密集开展,2005年之后水质状况出现较大改善;2)珠江广州城区段水污染以石油类和有机污染为主,氨氮污染最为严重,2005年其浓度为3.25 mg/L,超过Ⅲ类水体标准的300%以上;3)生活源污染是广州水质变化的主要因素.氨氮的超标主要源自生活污水的排放,这跟区域内人口规模、居民生活方式及畜禽水产养殖等氨氮排放有关.未来珠江广州城区段水环境治理在巩固工业源污染治理的同时,须加强生活污染的治理.
陈昆仑张祚谢启姣王帷师
关键词:水环境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