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1105)
- 作品数:14 被引量:293H指数:10
- 相关作者:陈大庆刘绍平段辛斌倪朝辉王珂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西南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World Wildlife Fund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长江中游湖泊中黄颡鱼线粒体DNA的遗传变异被引量:28
- 2005年
- 运用mtDNAPCR RFLP技术对位于长江中游的洞庭湖、涨渡湖、长湖黄颡鱼(Pelteobagrusfulvidraco)自然群体的种群遗传结构进行比较分析。PCR技术扩增出黄颡鱼mtDNAND1/2基因,选用8种限制性内切酶对PCR产物进行酶切,3个群体的黄颡鱼共检出15种单倍型,单倍型间的遗传距离为0 20%~2 08%(0 8135%±0 4095%)。各不同群体的单倍型在系统树上有部分交叉,虽然不同群体在各单倍型中出现的频率有所不同,但每个群体都和其他群体存在共有的单倍型。尽管单倍型的分布或结构有所不同,但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不大,与通江型湖泊相比,两个阻隔型湖泊间的遗传距离更为接近。
- 方耀林汪登强刘绍平伍刚廖伏初陈大庆
- 关键词:洞庭湖黄颡鱼
- 高坝导致的河流气体过饱和及其对鱼类的影响被引量:38
- 2006年
- 高坝泄洪是导致水中气体过饱和的主要因素,不仅能致鱼类气泡病,而且会给水生生物带来严重的危害。本文主要就气体过饱和及气泡病做了具体描述,首先叙述了气体过饱和的研究概况、导致气体过饱和的原因和水温、压强等影响气体过饱和的因素,具体分析了鱼类不同生活阶段、液静压、温度、间歇性的暴露、探知和躲避能力导致其对气体过饱和忍耐大小的状况,并对气泡病的内部损伤如血液中形成的气栓、外部症状如身体各个部位形成的气泡做了具体的描述。
- 谭德彩倪朝辉郑永华李立银李云峰
- 关键词:高坝鱼类气泡病
- 长江荆江段的渔业生态环境评价被引量:2
- 2006年
- 1997—2002年,对长江荆江段青、草、鲢、鳙产卵场的水环境质量和浮游生物状况进行了调查,并用河流水质综合评价方法和Kolkwitz&Marsson体系法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每年5—6月份的青、草、鲢、鳙繁殖季节,仅个别采样点铜或石油类超过渔业水质标准,该江段水质基本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和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能满足青、草、鲢、鳙繁殖对水质质量的要求。浮游生物的指示性表明其水体属于β中污带。
- 吴恢碧倪朝辉何力周运涛张征
- 关键词:长江渔业生态环境
- 三峡库区3种银鱼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多态性分析被引量:13
- 2009年
- 对三峡库区大银鱼(Protosalanxchinensis)、太湖新银鱼(Neosalanxtaihuensis)和短吻间银鱼(Hemisalanxbrachyrostralis)共78尾个体的Cytb基因全序列(1141bp)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序列有16个变异位点,总变异率为1.4%,其中13个为简约位点。大银鱼的32尾样本有6个单倍型,太湖新银鱼32尾样本有5个单倍型,短吻间银鱼14尾样本中有3个单倍型。大银鱼、太湖新银鱼和短吻间银鱼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804±0.032,0.671±0.061,0.385±0.149;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分别为0.00146±0.00009,0.00228±0.00024,0.00067±0.00026。3种银鱼群体的遗传距离在0.12461—0.23796之间,净遗传距离在0.12274~0.24418之间。基于Cytb基因序列,利用Kimura-2模型构建的NJ树表明:大银鱼与太湖新银鱼种群的亲缘关系最近.两者与短吻间银鱼种群的亲缘关系较远。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库区3种银鱼的遗传多样性低。
- 罗宏伟段辛斌王珂唐锡良陈大庆
- 关键词:细胞色素B基因三峡库区
- 长江宜宾江段圆口铜鱼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分析被引量:27
- 2007年
- 选用实验室克隆的23个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 Sauvageet Dabry)微卫星标记分析了长江宜宾江段的圆口铜鱼群体遗传多样性,统计分析了有效等位基因数、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多态信息含量(PIC)等遗传学指标。结果表明:23个位点有14个微卫星位点呈单态,9个位点出现多态,在这9个位点中共检测到48个等位基因,其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5.3,多态信息含量在0.440~0.839之间变动,平均为0.670,除YT17和YT22位点属于中度多态外,其余7个位点均属于高度多态。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753,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728,表明该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
- 徐树英张燕汪登强李志华陈大庆
- 关键词:ET微卫星标记
- 三峡水库三期蓄水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初步研究被引量:26
- 2009年
- 于2007年1月、4月、7月、10月,对三期蓄水后三峡库区秭归至江津江段的长江干流和5条支流(乌江、磨刀溪、梅溪河、大宁河、香溪河)的浮游植物进行了为期1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期间,浮游植物共计7门164种,以硅藻和绿藻为主,分别占浮游植物总种类数的48.78%和31.70%,其它门类共只占19.52%。优势种有美丽星杆藻(Asterionella formsa),尖针杆藻(Synedra acus),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a),实球藻(Pandorina morum),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飞燕角甲藻(Ceratium hirundinella)和拟多甲藻(Peridiniopsissp.)。浮游植物种类的季节变化比较明显,种类数以秋季最多(101种),冬季最少(68种)。三峡库区浮游植物现存量的周年变化,干流明显比支流小。在干流中以春季最大(平均密度为27.75×104ind./L,平均生物量为0.88 mg/L),夏季最小(平均密度为6.97×104ind./L,平均生物量为0.25 mg/L);在支流中以春季最大(平均密度为269.30×104ind./L,平均生物量为6.75 mg/L),冬季最小(平均密度为48.88×104ind./L,平均生物量为1.33 mg/L)。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干流中平均值为1.84,四季中秋季最高,其次为冬季、夏季、春季;在支流中平均值为1.95,四季中夏季最高,其次为冬季、秋季、春季。
- 陈勇段辛斌刘绍平刘明典王珂陈大庆
- 关键词:三峡水库浮游植物
- 宜昌鳅鮀食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2006年5月~7月,在分析消化道内含物的基础上对长江江津段宜昌鳅舵的食性作了研究。蚊科幼虫出现频率最高(82.22%),其次是淡水壳菜(73.33%);淡水壳菜的重量百分比最高(75.92%),其次是水生昆虫(9.65%)。说明宜昌鳅能以底栖生物为主要食物来源。肠长指数(0.75~0.90)表明了其肉食性特征,肠道充塞度多为2级或3级。体重(W,g)和体长(L,cm)的关系为幂函数关系:W=0.0143L^3.0061,R^2=0.8455。
- 吴强陈大庆熊传喜杨青瑞刘建虎王珂刘明典
- 关键词:食性摄食强度
- 日本沼虾继饥饿后补偿生长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在25.0±1℃条件下,对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 (湿重, 0.52~0.64 g )进行了不同时间的饥饿处理后,再供食的恢复生长实验。对照组C连续饱食投喂18 d;处理组S2、S4和S8分别饥饿2、4和8 d后再饱食投喂16、14和10 d。结果饥饿结束时各处理组的湿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结束时S2、S4组与对照组间的湿重差异不显著,而S8组的湿重仍显著低于对照组;恢复生长时各处理组的湿重摄食率、食物转化率和生长率开始显著高于对照组,但随着恢复时间延长又逐步达到对照组水平。随着饥饿时间延长,日本沼虾标准代谢率降低。在恢复投喂后又逐步回升到对照组水平。实验结果表明,日本沼虾继饥饿后再恢复喂食出现完全或部分补偿生长效应不仅由于增加食欲,提高摄食水平,同时改善了食物转化率。因此,补偿生长是这两种生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李志华谢松王军霞陈大庆
- 关键词:日本沼虾饥饿
- 长江中游渔业资源现状研究被引量:61
- 2005年
- 刘绍平段辛斌陈大庆廖伏初陈文静
- 关键词:渔业资源长江中游
- 大宁河红尾副鳅年龄与生长的研究被引量:14
- 2008年
- 利用耳石、脊椎骨对2006年10月至2007年11月采自大宁河的129尾红尾副鳅(Paracobitis variegates)的年轮特征进行研究,并对生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低龄脊椎骨钙质沉积不明显,轮纹观察不清楚,耳石轮纹较清楚。红尾副鳅群体由2~6龄共5个龄组组成,体重体长关系为W=1.95×10^-4L^2.309,耳石直径与体长的关系为L=263.24R+9.03,生长方程为Lt=222.708[1-e^-0.092(t+2.162)];Wt=51.399[1-e^-0.092(t+2.162)]2.309。结果表明:红尾副鳅体重生长拐点年龄为6.97龄,7龄前后为合理的捕捞时期。
- 郭志强刘绍平段辛斌岳兴建王珂陈大庆
- 关键词: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