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073067)

作品数:34 被引量:687H指数:13
相关作者:丁志国赵晶徐德财赵宣凯苏治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3篇经济管理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金融
  • 5篇实证
  • 4篇农村
  • 4篇农村金融
  • 4篇利率
  • 4篇利率期限
  • 4篇利率期限结构
  • 3篇证券
  • 3篇证券市场
  • 3篇中国经济
  • 3篇金融学
  • 3篇经济发展
  • 3篇猜想
  • 2篇演进
  • 2篇中国经济增长
  • 2篇上市公司
  • 2篇实证检验
  • 2篇收入差距
  • 2篇内生
  • 2篇内生性

机构

  • 30篇吉林大学
  • 10篇东北师范大学
  • 5篇中央财经大学
  • 3篇三峡大学
  • 1篇对外经济贸易...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28篇丁志国
  • 16篇赵晶
  • 12篇徐德财
  • 7篇赵宣凯
  • 4篇苏治
  • 4篇张洋
  • 2篇李雯宁
  • 2篇韩丹
  • 2篇覃朝晖
  • 1篇尹明
  • 1篇张景贺
  • 1篇黄向前
  • 1篇陈浪南
  • 1篇张晓野
  • 1篇吕长征
  • 1篇王渊
  • 1篇吴若冰
  • 1篇周佰成
  • 1篇孟含琪
  • 1篇李欣欣

传媒

  • 5篇学习与探索
  • 3篇吉林大学社会...
  • 3篇数量经济技术...
  • 3篇农业经济问题
  • 3篇经济学动态
  • 2篇中国工业经济
  • 2篇管理世界
  • 1篇当代经济研究
  • 1篇农业技术经济
  • 1篇科学决策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求是学刊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财贸经济
  • 1篇中国农村经济
  • 1篇统计研究
  • 1篇中国软科学
  • 1篇金融研究
  • 1篇China ...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9篇2014
  • 4篇2013
  • 9篇2012
  • 8篇2011
  • 2篇2010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宏观经济因素影响利率期限结构的稳定性判别被引量:12
2014年
本文选取2005-2013年中国银行间市场国债交易数据,借助动态NS模型提供的水平、斜率和曲度因子刻画利率期限结构特征,基于结构突变检验方法,实证判别了利率期限结构与宏观经济因素之间影响关系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利率期限结构存在显著的结构变化特征,而基于三类动态因子结构突变点进行分段回归的效果,明显优于固定系数模型的回归效果,且系数的估计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宏观经济因素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显著,但并不稳定,其影响结果依赖于人们关于宏观经济运行的预期。因此,政府在政策选择过程中必须有的放矢,以提升政策制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丁志国徐德财李雯宁
关键词:宏观经济变量利率期限结构稳定性
非对称与时变:中外证券市场波动性特征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波动性是证券市场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进行系统性研究。传统的研究都是通过刻画单一证券市场历史波动来预测未来波动,这就要求这些波动要具备跨期稳定性。事实上,我们通过大量实证研究表明,证券市场的波动具有跨期时变特征,并表现出非对称性,而且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趋势,各国证券市场波动之间具有日渐明显的关联效应。我们通过建立低频EGARCH-GED模型,从总体上印证了中国及美国、英国、日本等国际证券市场波动具有非对称性与时变特征,并进行了动态定量分析。最后从中国政策的影响、信息披露的完善、投资者的素质等角度定性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波动非对称性时变特征的形成过程。
周佰成吴若冰丁志国
关键词:EGARCH模型
次贷危机改变了世界资本市场的风险格局吗?——基于Copula函数的协同效应检验被引量:3
2011年
选取了世界上12个主要股票市场指数,采用Copula函数对次贷危机发生前、危机过程中、危机过后三个阶段国际资本市场风险的协同效应进行了测度,实证结论显示三个阶段世界资本市场间的风险协同性特征出现了明显变化,呈现出逐渐变弱的趋势,只有欧洲国家和巴西的资本市场与美国的资本市场仍保持较强的协同性特征。这意味着次贷危机改变了世界资本市场固有的风险格局,全球资本市场的一体化进程出现了放缓迹象。
丁志国李欣欣徐德财赵晶
关键词:次贷危机COPULA函数
被动选择还是主观偏好:农户融资为何更加倾向民间渠道被引量:22
2014年
本文基于农户潜在融资需求的视角,运用Logit和Probit模型对农户意愿性融资渠道选择行为进行分析,判别农户融资过程中更加倾向民间渠道的原因究竟是主观偏好还是被动选择。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基本特征、信贷环境、社会资本以及信贷需求特征变量均显著影响民间融资渠道选择;农户融资选择过程中更加倾向民间渠道是在充分信息条件下被动选择的结果,而非农户融资的主观偏好;以往基于显性信贷需求得出的研究结论,由于忽略了农户潜在融资需求的数据样本和融资选择行为的意愿性特征,因此值得商榷。
丁志国徐德财覃朝晖
关键词:融资需求
碳排放、产业结构调整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选择被引量:11
2012年
选取中国1961—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各产业附加值,采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实证研究了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短期影响关系。结果显示:从长期看,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并无直接影响关系,而是通过产业结构使两者发生相互影响,表明中国可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实现低排放高增长的发展目标;而从短期看,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存在直接正向影响关系,即高增长通常必然伴随高排放,但产业结构调整会使这种影响关系变得不显著,表明短期内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同样能够实现低排放高增长的发展目标。总体而言,产业结构调整是中国在控制碳排放规模的同时保证经济增长,实现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减排承诺目标的关键策略选择。
丁志国程云龙孟含琪
关键词:碳排放经济增长方式
中国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约束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中国的不可再生自然资源合理开采与长期利用,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对外交往等多层面的战略问题。中国的资源禀赋主要表现为总量大、人均少、品种不均衡、进口依存度高以及技术约束明显等特征。因此,加强不可再生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宏观调控,建立和完善中国经济未来可持续健康发展所必须的不可再生自然资源配置机制以及战略储备机制,是保证国家和民族长远利益的重要战略举措。
韩丹
关键词: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资源约束
中美两国间价格体系的动态传导机理
2012年
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动态分析了中国与美国间价格体系的传导机理。结果表明:中美两国间的价格体系存在显著的动态传导关系;美国CPI和PPI波动对中国价格体系均具有较强的动态冲击,其中以PPI主导的正向传导特征明显,而CPI对中国价格体系的冲击路径则表现为差异性;中国CPI和PPI波动仅对美国PPI具有正向传导效应,但冲击影响的持续性明显较弱;与美国国内价格体系的传导特征不显著相比,中国国内价格体系在受到外部冲击时表现为明显的交互加强特征。因此,我国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外部价格冲击的影响,从而确保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丁志国徐德财赵晶
关键词:价格体系向量自回归因果检验
“名义”风格与投资组合“黑箱”——基金风格漂移行为的动态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基于Sharpe(1992)风格模型,笔者对投资基金的风格漂移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封闭式基金还是开放式基金,实际的资产配置结果与所承诺的"名义"风格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基金生命周期内的资产组合配置属于"黑箱"过程;尤其在市场波动剧烈条件下,基金更加倾向于选择能动性较强的资产配置方式,进而导致更大程度的风格漂移。有效识别基金的"名义"风格与实际资产配置方式的差异,了解基金投资组合构建的"黑箱"过程,有助于投资者进行更加科学地选择基金与投资决策。
丁志国赵晶徐德财张晓野
关键词:投资基金资产配置风格漂移
The Core Driver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An Analysis Based on Cross- Region Spillover Effects of Factors被引量:1
2013年
China's recent economic slowdown has provoked academic discussion on what the core driver should be to ensur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economic growth.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it is essential to analyze the resources allocation efficiency. Using the newly-developed spatial panel data model, this paper studies not only the direct efject of resources allocation on local economies, but also the spillover effects on the economies in other regions. We are then able to assess the actual effects of resource factors on China's economic growth, including labor force, fixed-asset investment (FAI) and technical progress. The conclusions are." 1) during the past 13 years, the labor force has had an insignificant effect on all the three industries; 2) FAI has produced a prominent positive direct effect on secondary industry, but accompanied with even severer negative spillover effects which outweigh the positive ones; however, FAI has had significant direct and total effect on the tertiary industry," 3) technical progress has significant effects on all the three industries. Therefore, the labor force is not the core driver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demographic dividend is an invalid explanation for China's economic growth. Instead, fixed-asset investment remains the powerhouse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not in the secondary industry but in the tertiary industry. All in all, technical progress is the core driver for healthy economic growth as well as the inevitable path to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China.
Ding ZhiguoZhao XuankaiSu Zhi
关键词:FAI
我国证券市场信息调整路径的动态区间估计被引量:1
2011年
通过股价波动非同步性模型和协方差比率模型,以股权分置改革为事件基点,对我国证券市场股价信息含量和信息调整路径进行的区间估计表明,我国证券市场的整体有效性并不高,但有明显的提升,股权分置改革确实提高了我国证券市场的效率。
丁志国徐德财王渊
关键词:中国证券市场信息含量股权分置改革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