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2008C12009)

作品数:14 被引量:150H指数:9
相关作者:陈立侨禹娜冯德祥陈建中顾志敏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湖州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生物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群落
  • 5篇群落结构
  • 5篇分水江水库
  • 3篇浮游
  • 3篇浮游动物
  • 2篇淀山湖
  • 2篇植物
  • 2篇生态系统
  • 2篇水华
  • 2篇水质
  • 2篇水质评价
  • 2篇铜绿微囊藻
  • 2篇微囊藻
  • 2篇模型分析
  • 2篇蓝藻
  • 1篇大型底栖动物
  • 1篇底栖动物
  • 1篇盐度
  • 1篇营养化
  • 1篇营养级

机构

  • 8篇华东师范大学
  • 5篇湖州师范学院
  • 5篇浙江省淡水水...
  • 4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8篇陈立侨
  • 6篇禹娜
  • 5篇冯德祥
  • 5篇陈建中
  • 4篇顾志敏
  • 3篇陈亮
  • 3篇刘一
  • 3篇李二超
  • 2篇李云凯
  • 2篇胡忠军
  • 2篇贾永义
  • 2篇刘其根
  • 1篇孙陆宇
  • 1篇毛璐琦
  • 1篇张剑
  • 1篇杨元杰
  • 1篇徐丽琴
  • 1篇熊泽泉
  • 1篇谢永宁
  • 1篇武震

传媒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给水排水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水生态学杂志
  • 1篇渔业科学进展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2篇2015
  • 4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海市中心城区河道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周年变化被引量:16
2010年
于2007年11月—2008年10月,对上海市中心城区的午潮港、横港、朝阳河、曹杨环浜等4条河道中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其相关水环境指标进行了调查。共鉴定浮游动物63种,其中轮虫44种(69%),枝角类13种(21%),桡足类6种(10%),优势种主要为转轮虫(Rotaria rotatoria)、长足轮虫(R.neptunia)、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前节晶囊轮虫(Asplanchna priodonta)、长肢多肢轮虫(Pol-yarthra dolichoptera)、大型溞(Daphnia magna)、发头裸腹溞(Moina irrasa)和广布中剑水蚤(Microcyclops leuckarti)。4条河道浮游动物的平均密度变动范围为726~2571ind.L-1;平均生物量为12.04~44.27mg·L-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浮游动物种群密度、生物量与溶解氧呈显著正相关(P<0.05),水体中的磷酸盐、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对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有一定的影响。对河道中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周年变化进行分析,发现不同河道中的浮游动物无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总体上,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和密度正在恢复和增加,表明城区河道水生态系统的初步治理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刘一禹娜冯德祥熊泽泉姜雪芹李二超陈立侨
关键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周年变化
东海南部海区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模型分析被引量:14
2010年
根据1999~2002年间对东海南部海区的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调查后所获得的数据和资料,应用Ecopath with Ecosim5.1软件构建了该海区生态系统的生态通道模型,基于该模型对生态系统结构特征进行了量化分析。生态通道模型由20个功能组构成,基本覆盖了东海南部海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过程。分析结果表明,东海南部海区生态系统各功能组的营养级为1.00~4.23,能量流动主要由6个整合营养级构成,营养级I的利用效率颇为低下,大量初级生产力未进入更高层次的营养流动,造成生态系统下层营养流动的"阻塞"。鲹科鱼类、沙丁鱼、鳀科鱼类和其他小型鱼类的生产量较高,占鱼类总生产量的85.6%,而其他大中型肉食性鱼类的生产量都较低。混合营养分析表明,在能量从低级向高层次转化的食物网中,底层功能组起关键作用。反映系统成熟度的指标,包括较高的净初级生产力(NPP)和净初级生产力/呼吸(NPP/R),以及较低的连接指数(CI)、系统杂食指数(SOI)和Finn’s循环指数(FCI)等,均表明该海区处在一个"幼态化"的生态系统。
李云凯禹娜陈立侨CHEN Yong冯德祥
温度和盐度对中华圆田螺和铜锈环棱螺标准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6
2012年
利用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环境因子(温度和盐度)对中华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athayensis)和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标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35℃范围内,两种螺的耗氧率、CO2排放率和排氨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至30℃达到最大值。从Q10值来看,铜锈环棱螺的代谢水平对水温的响应较中华圆田螺更为敏感。呼吸熵和氧氮比结果表明,25℃时两种螺体内的蛋白质消耗最少,由此初步判断二者的最适温度在25℃左右。盐度升高至1.8时两种螺的耗氧率等代谢指标显著提高,同时二者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降低。但从动物呼吸熵和氧氮比的测定结果来看,该盐度下机体仍维持在相对正常的代谢水平。温度和盐度对中华圆田螺代谢活动的影响有显著的交互作用,但对铜锈环棱螺的影响不显著。此外,两种螺的代谢率都存在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夜晚的代谢率要显著高于白天。
孙陆宇温晓蔓禹娜陈立侨
关键词:中华圆田螺铜锈环棱螺温度盐度标准代谢
基于营养通道模型的淀山湖生态系统结构与能量流动特征被引量:15
2011年
根据2008-2009年间对淀山湖湖区水生生物资源调查的结果,运用Ecopath with Ecosim 6.1软件构建了淀山湖生态系统的营养通道模型,初步分析了淀山湖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特征。模型中涉及水鸟、鱼类、虾类、软体动物、底栖动物、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碎屑等21个功能组分,基本涵盖了淀山湖生态系统的主要能量流动过程,分析结果表明,淀山湖生态系统总流量为4 098.50 t·km-2.a-1。从混合营养效应分析来看,渔业捕捞会对该生态系统的鱼类功能组产生负效应。生态网络分析显示,淀山湖生态系统各功能组的营养级范围为1~3.92,水鸟占据了营养层的最高层。系统的能量流动主要有5级,各营养级之间平均能量转换效率为11.7%。淀山湖生态系统的整体再循环率较低,能量利用效率有待改善和提高。生态系统参数:系统初级生产力/总呼吸量(TPP/TR)、连接指数CI和能量循环指数FCI分别为2.80、0.19和0.0189,表明淀山湖生态系统目前仍然处于幼态化生态系统状态。
冯德祥陈亮李云凯禹娜陈立侨
关键词:淀山湖食物网
基于Ecopath模型分析分水江水库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被引量:18
2012年
根据2008—2009年浙江分水江水库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数据,采用Ecopathwith Ecosim软件构建了分水江水库的物质平衡Ecopath模型.模型构成包括鲢、鳙、鳊、花鱼骨、翘嘴鲌、鲴类、其他鱼类、寡毛类、水生昆虫、浮游动物、浮游植物、有机碎屑等14个功能组,较好地模拟了分水江的水库生态系统.结果表明:分水江水库生态系统包含5个营养级,且营养物质流动主要发生在前3个营养级.牧食食物链和碎屑食物链是系统中的主要能流,但是食物网结构较简单,容易受到外界干扰的影响.转移效率在低营养级较低,表明系统的能量利用较低,过多的营养物质储存在系统中可能导致富营养化的发生.较低的联结指数、系统杂食性系数、Finn氏循环指数以及Finn氏平均路径长度值都表明该生态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而生产量/总呼吸和生产量/生物量的值较高,说明此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远高于其呼吸量,系统处于生态发育前期.分水江水库由于发育历史较短,仍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发育的过程中.
武震贾佩峤胡忠军陈立侨顾志敏刘其根
关键词:分水江水库ECOPATH模型生态系统特征营养级
核桃壳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研究
2011年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南太湖水华蓝藻铜绿微囊藻为材料,研究了核桃壳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温高压灭菌的核桃壳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0.1%和0.5%高压灭菌核桃壳能有效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在BG-11培养基中添加0.5%和1%的核桃壳提取液后,铜绿微囊藻的生长也被明显抑制;经过次氯酸钙消毒后的新鲜核桃壳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无抑制作用。
齐健陈建中顾志敏张剑陈婉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核桃壳
淀山湖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被引量:13
2011年
于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对淀山湖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组成及现存量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鉴定浮游动物80种,其中轮虫46种(58%),枝角类21种(26%),桡足类13种(16%),优势种主要为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矩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quadrata)、曲腿龟甲轮虫(Keratella valga)、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裂足臂尾轮虫(Brachionusdiversicornis)、长额象鼻溞(Bosmina longirostris)、简弧象鼻溞(Brachionus coregoni)、微型裸腹溞(Moina micrura)、广布中剑水蚤(Microcyclops leuckarti)、球状许水蚤(Schmackeria forbesi)和汤匙华哲水蚤(Sinocalanus dorrii).淀山湖浮游动物的月平均密度为(356±334)ind./L,最高值出现在2009年5月,为1 260 ind./L,最低值出现在2008年12月,为52ind./L;淀山湖浮游动物的月平均生物量为(12.67±12.53)mg/L,最高值出现在2009年7月,为40.85 mg/L,最低值为2008年12月的1.45 mg/L.水平分布上,浮游动物周年年均生物量在S11(水产养殖场)最高,生物密度和生物量分别达208 ind./L和22.77 mg/L,S9(威尼斯别墅段)样站年平均密度最低,为208 ind./L;年平均生物量最低点出现在S7站位,仅为6.91 mg/L.淀山湖浮游动物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H)变动在0.841~2.187之间,平均为1.718,采用生物多样性指数法对水质状况进行初步评价,结果显示淀山湖水体总体呈现α-中污型污染程度.
冯德祥刘一禹娜陈亮李二超陈立侨
关键词:淀山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富营养化
浙江分水江水库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评价被引量:21
2012年
2008年11月—2009年10月,在浙江桐庐分水江水库设置7个站点对大型底栖动物进行逐月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共采集到37种底栖动物,主要由寡毛纲和摇蚊科物种组成.春、夏、秋季优势种均为霍甫水丝蚓,冬季优势种为羽摇蚊.直接收集者在物种数量、密度和生物量上均占绝对优势.群落年均密度和年均生物量分别为(488.0±48.8)ind.m-2和(1.86±0.49)g.m-2.底栖动物密度在站点间无明显差异但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呈现春季>夏季>冬季>秋季的趋势,生物量在站点、季节间均无显著差异.水温和水深是影响底栖动物时空分布的主要因子.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Goodnight-Whitley指数不适合用于该水库的水质评价,其他指数综合显示分水江水库属于轻度污染.
刘其根查玉婷陈立侨顾志敏贾永义胡忠军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生物量水质生物学评价分水江水库
芦竹和睡莲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抑制效应被引量:11
2011年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南太湖水华蓝藻铜绿微囊藻为材料,研究了挺水植物芦竹和水生浮叶植物睡莲的组织和提取液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芦竹叶、芦竹杆、等质量的芦竹叶和杆以及睡莲叶、睡莲茎、等质量的睡莲叶和茎及其提取液对铜绿微囊藻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0.5%芦竹组织提取液的抑藻效果优于0.01%、0.05%和0.1%的芦竹组织提取液,芦竹叶、芦竹杆以及睡莲叶和茎组织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其同浓度的提取液。研究同时发现,睡莲比芦竹具有更高的抑藻效应,不同的芦竹和睡莲器官组织具有不同的抑藻效果,芦竹杆的抑制效果优于芦竹叶,而睡莲叶优于睡莲茎。高温灭菌后的睡莲和芦竹组织仍具有明显的抑藻作用,说明芦竹和睡莲分泌的抑藻化感物质具有较高的耐热性。
陈建中李利芳张海洋刘志礼
关键词:芦竹睡莲铜绿微囊藻
桐庐分水江水库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生物多样性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从2008年11月到2009年10月,对浙江省桐庐分水江水库的浮游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47种(属)。通过对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现存量和多样性指数的综合判定,得出分水江水库春季水质最好,其它季节次之,分水江水库的总体水质为中—富营养型。
徐丽琴陈建中顾志敏杨斌毛璐琦谢永宁
关键词:分水江水库浮游植物优势种生物多样性丰度现存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