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0718005-3A)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石德顺陆凤花成俊萍谭世俭黄雅琼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胚胎
  • 2篇细胞
  • 2篇卵母细胞
  • 2篇母细胞
  • 1篇受精
  • 1篇水牛
  • 1篇水牛体细胞
  • 1篇体外
  • 1篇体外受精
  • 1篇体细胞
  • 1篇同病
  • 1篇透明带
  • 1篇牛体
  • 1篇牛体细胞
  • 1篇胚胎发育
  • 1篇纤维细胞
  • 1篇核移植
  • 1篇病因
  • 1篇不同病因
  • 1篇成纤维细胞

机构

  • 2篇广西大学

作者

  • 2篇陆凤花
  • 2篇石德顺
  • 1篇韦英明
  • 1篇王晓丽
  • 1篇黄凤玲
  • 1篇成俊萍
  • 1篇潘红平
  • 1篇黄雅琼
  • 1篇谭世俭

传媒

  • 1篇生殖与避孕
  • 1篇广西农业生物...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水牛体细胞核移植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2008年
主要是探讨水牛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与供体的年龄和性别对其核移植效果的影响。体外成熟培养22~24h的水牛卵母细胞,在含有5μg/mL细胞松弛素的操作液中进行去核,然后将经0.1μg/mL蚜栖菌素(Aphidicolin,APD)培养处理24h,再用0.5%胎牛血清(FBS)培养2d的水牛耳皮成纤维细胞注射到去核的卵母细胞卵周隙中,再经电融合形成重构胚。重构胚经5μmol/L离子霉素激活处理5min并在2mmol/L的二甲氨基嘌呤(6-DMAP)中培养3h后,在含有颗粒细胞单层细胞的微滴中(30μL)培养7d,观察其卵裂和胚胎发育情况。结果显示:在添加有10ng/mL上皮生长因子(EGF)成熟液中培养的受体水牛卵母细胞的融合率和重组胚卵裂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其囊胚发育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8.53%vs.7.56%,P〈0.05)。来自胎儿(3个月)或成年(一头5~6岁,另一头22岁)水牛的耳皮成纤维细胞核移植后重组胚的卵裂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水牛胎儿体细胞构建的重组胚囊胚率显著高于成年体细胞(22.55%vs.10.77%和8.09%,P〈0.05)。雌性水牛成纤维细胞构建的重组胚的囊胚发育率(20.23%)显著高于雄性水牛体细胞的囊胚率(10.16%,P〈0.05)。以上结果表明:(1)成熟液中添加EGF能提高受体卵母细胞核移植后的胚胎发育率;(2)水牛体细胞核移植效果受供体的个体年龄和性别的影响:胎儿成纤维细胞的核移植效果优于成年的成纤维细胞,而且以雌性的效果较好。
陆凤花石德顺韦英明潘红平黄凤玲谭世俭王晓丽黄雅琼
关键词:水牛核移植成纤维细胞卵母细胞胚胎
不同病因对卵母细胞透明带、胚胎发育和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女性不同病因对卵母细胞透明带、胚胎发育和妊娠结局等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单因素不孕体外受精治疗的197个周期,以输卵管因素为对照组(n=145),比较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n=25)、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n=19)和不明原因不孕症(n=8)等各组的受精率、种植率、妊娠率以及透明带双折射性和透明带厚度。结果:平均获卵数PCOS组(17.9±1.9枚)显著高于其它各组(对照组:11.3±0.6枚,EMs组:9.4±1.2枚和不明原因组:13.1±2.9)(P<0.01),其它各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PCOS组、EMs组和不明原因组受精率(83.66%、75.40%、77.12%)、优质胚胎率(57.26%、51.14%、59.30%)、种植率(25.53%、17.39%、29.40%)和妊娠率(52.38%、41.18%、42.86%)与对照组(80.13%、58.99%、28.76%、43.70%)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EMs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透明带双折射值各组间差异极显著(对照组:7.13±0.28,PCOS组:4.97±0.55,EMs组:3.67±0.75,不明原因组:14.19±1.41)(P<0.01),其中EMs组透明带双折射值最低。受精当日透明带厚度EMs组显著高于其它各组(对照组:18.84±0.07,PCOS组:18.48±0.17,EMs组:19.75±0.24,不明原因组:18.98±0.26)。结论:EMs对受精率、妊娠率和透明带双折射值等的影响最明显,透明带的双折射值和厚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不同病因对卵母细胞发育潜力的影响。
成俊萍何冰黄莉谭卫红薛林涛王世凯覃捷陆凤花石德顺
关键词:体外受精病因卵母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