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4AA603320)

作品数:23 被引量:369H指数:11
相关作者:柳学周徐永江马爱军李健刘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主题

  • 13篇半滑舌鳎
  • 6篇对虾
  • 6篇中国对虾
  • 3篇幼体
  • 3篇幼鱼
  • 3篇大菱鲆
  • 2篇电镜
  • 2篇电镜观察
  • 2篇养殖
  • 2篇养殖技术
  • 2篇幼体生长
  • 2篇生长发育
  • 2篇噬菌蛭弧菌
  • 2篇胚胎
  • 2篇胚胎发育
  • 2篇球形红假单胞...
  • 2篇重金
  • 2篇重金属
  • 2篇蛭弧菌
  • 2篇离子

机构

  • 22篇中国水产科学...
  • 6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上海水产大学
  • 1篇山东省海水养...
  • 1篇威海市环翠区...

作者

  • 13篇柳学周
  • 8篇徐永江
  • 8篇马爱军
  • 7篇李健
  • 5篇刘淇
  • 4篇孙中之
  • 4篇王清印
  • 4篇王群
  • 3篇秦志华
  • 3篇庄志猛
  • 3篇吴莹莹
  • 2篇陈四清
  • 2篇徐琴
  • 2篇马学坤
  • 2篇刘萍
  • 2篇梁友
  • 1篇马甡
  • 1篇战文斌
  • 1篇常青
  • 1篇张波

传媒

  • 16篇海洋水产研究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水产学报
  • 1篇饲料工业
  • 1篇水产科学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渔业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1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野生半滑舌鳎的驯养技术被引量:9
2005年
野生半滑舌鳎必须经过驯养后才能做为人工养殖亲鱼使用.试验结果表明,定置网捕获的半滑舌鳎比拖网捕获的成活率高,专门驯养比虾池粗养成活率高.获取野生鱼时的水温与驯养成活率关系密切,5、6、7月份,水温12~22℃时,驯养成活率为50%;8、9月份,水温高于22℃时,驯养成活率为0;11月份水温17.2~12.4℃时,成活率62.9%;12.4~7℃时,成活率36.8%.2003年5月22日~12月5日,共获取野生鱼165尾,驯养成活68尾,成活率41.2%.野生雌鱼随性腺发育程度的增加其驯养难度加大.野生鱼开口摄食是驯养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活沙蚕是好的开口饵料.营造好的驯养环境和及时药物处理能缩短驯养时间和提高成活率.驯养雌、雄性比以1:3~4为宜.借助生殖调控措施,春、夏季获取的野生鱼秋季就可产卵,好卵占23.4%.
孙中之柳学周庄志猛
关键词:野生鱼半滑舌鳎驯养成活率
几种重金属离子对半滑舌鳎组织损伤的研究被引量:10
2005年
实验室条件下,1龄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G櫣nther)暴露在浓度为0·1×10-6mg/L的Pb^(2+)、Zn^(2+)、Cd^(2+)、Cu^(2+)溶液中。随暴露时间的延长,半滑舌鳎的行为发生一定的变化:Cd^(2+)、Cu^(2+)组的鱼行动缓慢,应激性很差,偶尔还出现不协调的颤抖性游泳行为,试验结束时几乎不摄食;Pb^(2+)和Zn^(2+)组的鱼游动积极,与实验前无大差别。利用常规组织切片法检查Pb^(2+)、Zn^(2+)、Cd^(2+)、Cu^(2+)对半滑舌鳎鳃、肝脏、肾脏、脾脏、脑的组织损伤情况。结果显示,Cd^(2+)、Cu^(2+)对鳃、肝脏和肾脏的损伤最为严重,引起了次鳃小瓣结构的崩溃;肝脏细胞脂肪颗粒的变形和大量堆积,造血组织坏死;肾小球结构溃解和管细胞肥大。Pb^(2+)、Zn^(2+)组鱼次鳃小瓣基部上皮呈空泡状,粘液细胞数量减少,氯细胞肥大增生;肝脏脂肪颗粒堆积,肝细胞肥大增生;肾脏血细胞坏死,肾小管形态溃解和管细胞增生。对脾脏和脑的损伤未观察到。将行为学变化和生理损伤结合可以对在人工养殖过程中重金属的污染及早提出预警。
徐永江柳学周于志刚张士璀马爱军
关键词:重金属半滑舌鳎
半滑舌鳎室内水泥池和池塘养殖技术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6
2006年
利用现有的工厂化养殖设施养成半滑舌鳎,以不投喂人工饲料的室外池塘养殖作为对照,评估一种自制沉性配合饲料的养殖效果。结果表明,在9个月的养殖期内,初始平均体重为37.2g的半滑舌鳎在投喂配合饲料的工厂化养殖条件下,平均体重达到566.4g,成活率95.5%,而室外池塘中不投饵的自然条件下养殖,平均体重仅为464.6g。
梁友柳学周
关键词:半滑舌鳎工厂化养殖池塘养殖
半滑舌鳎幼鱼耗氧率和窒息点的研究被引量:16
2006年
采用Winkler法对75d(0.2~0.3g)和35d(0.02~0.03g)的半滑舌鳎幼鱼进行了在不同温度(17、20、23℃)、不同盐度(20、25、30、35)下的耗氧率和窒息点测定。结果表明,75d组的相对耗氧率低于35d组;在同一体重组,盐度一定时,耗氧率取决于温度,即温度增高,耗氧率增大。而温度一定时,所测4个试验组中,盐度25时耗氧率最低,盐度20、30稍高,盐度35最高。75d组的窒息点高于35d组,高温度组窒息点较高,盐度25和30组的窒息点高于20和35组。
关健柳学周马学坤孙中之马甡
关键词:半滑舌鳎幼鱼耗氧率窒息点
饥饿对半滑舌鳎仔鱼生长和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5
2006年
实验室条件下,利用观察行为变化、测量记录外部形态特征和组织切片等方法研究了饥饿条件下半滑舌鳎仔鱼(初孵仔鱼,10,16d)的存活与生长特征、卵黄利用、鳔的发育、消化系统和游泳行为的变化。结果表明,仔鱼对饥饿的行为反应可分为3个阶段,即表层集群游动觅食阶段,缓慢游动反应迟钝阶段和外部形态变化并多数伏底静止阶段。饥饿条件下,初孵仔鱼、10和16d仔鱼的全部死亡时间分别为13、8和11d;半数死亡时间分别为7.8、3.5和7.4d,说明10d仔鱼阶段为半滑舌鳎早期发育阶段中较为敏感的阶段;饥饿会延缓初孵仔鱼对卵黄的利用速率;随着饥饿时间的延伸,鳔的体积与正常条件下仔鱼鳔的体积差异显著(P<0.05),但对仔鱼开鳔时间和最终开鳔率无影响。组织切片观察表明,饥饿条件下仔鱼肠道绒毛和上皮细胞高度下降;肝脏细胞主要为核占据细胞质几乎消失。外部形态上,饥饿仔鱼体长较短,头大且身体窄瘦,肩胛骨异常突出,肠极度收缩,长期饥饿后所有仔稚鱼具有脑后部下陷的共同特征,可以作为早期仔鱼饥饿的标志。根据饥饿仔鱼行为学和形态学的变化,可以初步地评价半滑舌鳎早期发育阶段的营养水平,从而为人工育苗中正确指导投饵提供依据。
吴莹莹柳学周马爱军徐永江王清印
关键词:半滑舌鳎仔鱼饥饿生长发育
半滑舌鳎早期发育阶段鳔和冠状幼鳍的生长发育规律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试验从形态学角度揭示半滑舌鳎鳔和冠状幼鳍的生长变化与苗种早期培育阶段生长发育的关系。早期生长发育过程中3日龄仔鱼出现鳔泡,5日龄仔鱼鳔开始充气,79日龄左右鳔消失,鳔是否正常充气与早期苗种培育的成活率密切相关。2日龄仔鱼冠状幼鳍原基出现,4日龄仔鱼冠状幼鳍出现鳍条,18日龄冠状幼鳍长度达到最大,此时,鱼苗进入变态期,此后,随着冠状幼鳍的退化和消失,鱼苗逐渐完成变态,伏底生活,冠状幼鳍最迟在29日龄完全退化消失,成为背鳍的一部分。另外,本试验过程中还记录了眼间距、体宽和全长的变化。
蔡文超柳学周马学坤徐永江战文斌
关键词:半滑舌鳎早期发育
铜对半滑舌鳎鳃组织结构和Na^+-K^+-ATPase活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铜暴露后鳃的组织损伤包括:上皮肿胀、肥大增生、空泡化,鳃上皮游离,鳃小片融合,粘液细胞数量增加,杯状细胞数量减少,柱细胞体系破坏,红血球溢出或融合成瘤。氯细胞增生和鳃上皮细胞的肿大、增生使得鳃的血水交换屏障距离加大而导致鳃组织缺氧。试验结果表明,鳃暴露于Cu2+溶液后会出现离子调节功能、酸平衡调节和渗透调节功能的损伤。Na+K+ATPase活力随水中铜离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且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组织学上可以直接地反映水体中重金属污染对鱼类鳃的损伤,因此是一种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监测的重要指标。Na+K+ATPase活力对水环境铜污染具有反应的敏感性,与铜离子浓度之间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其活力的变化可以作为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生物指示器。
徐永江柳学周孙中之兰功钢曲建忠
关键词:半滑舌鳎鳃组织NA^+-K^+-ATPASE
Vc-2-多聚磷酸酯对中国对虾幼体生长和存活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用添加了不同含量Vc-2-多聚磷酸酯(600 mg/kg,3000 mg/kg、6000 mg/kg,对照)的饲料分别投喂中国对虾幼体(Z1-P5),测定其对幼体生长、变态、非特异性免疫以及体内Vc积累量的影响。结果显示:6000 mg/kg处理组显著促进了幼体的生长和变态(P<0.05);超氧化物岐化酶和抗菌活力较对照组和600 mg/kg处理组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第20 d用副溶血弧菌攻毒,3000、6000mg/kg处理组均显著提高了幼体存活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幼体体内的Vc含量发现,其体内Vc含量随着饲料中Vc-2-多聚磷酸酯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以生长、变态、超氧化物岐化酶、抗菌活力为评价指标,建议中国对虾幼体饲料中Vc-2-多聚磷酸酯的添加量为6000 mg/kg。
秦志华李健王芳刘淇王群
关键词:中国对虾幼体
Vc-2-多聚磷酸酯对中国对虾稚虾生长、免疫及体内Vc含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07年
用添加不同浓度LAPP的饲料投喂中国对虾30d,每隔5d取对虾血淋巴,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溶菌活力、酚氧化酶活力;试验结束时测定盐度突变对中国对虾成活率的影响及其体内维生素C积累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高浓度LAPP组对虾较对照组及低浓度组3种酶活力都达到了显著差异(P<0.05),但是酶活力并不是持续升高,一段时间后又有所回落;盐度突变试验结果表明,添加0.3%组显著提高了对虾的成活率;HPLC法测定对虾体内维生素C积累量的变化情况显示,在一定范围内对虾体内的维生素C积累量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中国对虾稚虾饲料LAPP的适宜添加量为3000mg/kg。
秦志华李健王群刘淇
关键词:中国对虾免疫因子
大菱鲆成熟精子、卵子及精子入卵早期过程的电镜观察被引量:5
2012年
通过人工授精和电镜技术,观察和描述了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成熟精卵的形态、精子入卵的早期过程及精子入卵过程发生的一系列形态结构变化。大菱鲆卵子表面均匀地布满纵横交错的网纹,并整齐地分布许多微小孔,在动物极有一个受精孔。大菱鲆精子为无顶体类精子,由头部、中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中片有9~14个圆形线粒体。大菱鲆精子入卵速度非常快,授精后0~5s已经有精子通过受精孔(Micropyle)进入卵子。精子入卵过程还伴随着其他一些结构的变化,如精孔管管壁边缘由锯齿状变为平滑的环状等。
吴莹莹柳学周王清印邱兆星
关键词:大菱鲆卵子精子精子入卵扫描电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