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190022)

作品数:8 被引量:301H指数:7
相关作者:田录梅张文新陈光辉刘海娇王姝琼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女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哲学宗教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抑郁
  • 3篇少年
  • 3篇青少年
  • 2篇孤独感
  • 1篇学业
  • 1篇学业成绩
  • 1篇社会
  • 1篇社会能力
  • 1篇同伴接纳
  • 1篇同伴拒绝
  • 1篇同化
  • 1篇同化效应
  • 1篇朋友
  • 1篇朋友关系
  • 1篇亲子
  • 1篇亲子关系
  • 1篇母子关系
  • 1篇内化
  • 1篇内化问题
  • 1篇接纳

机构

  • 8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山东女子学院

作者

  • 8篇田录梅
  • 6篇张文新
  • 2篇王姝琼
  • 2篇张静
  • 2篇刘海娇
  • 2篇陈光辉
  • 1篇田梦茜
  • 1篇田菲菲

传媒

  • 2篇心理学报
  • 2篇中国临床心理...
  • 2篇心理科学进展
  • 1篇心理科学
  • 1篇心理发展与教...

年份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亲子关系、朋友关系影响问题行为的3种模型被引量:68
2014年
家庭和同伴是影响个体发展的最重要的微系统,是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以往对上述问题的实证研究非常广泛,但很零散。对前人研究的分析发现亲子关系、朋友关系影响问题行为有3种模型:独立模型、交互影响模型和间接效应模型,然而这些模型及其有关研究仍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如亲密关系测量指标不统一,内外化问题行为研究不均衡,评价主体单一化,文化差异,缺乏充分的追踪研究和实验设计等,未来研究应对上述方面加以关注。
田菲菲田录梅
关键词:亲子关系朋友关系内化问题
同伴拒绝与早期青少年学业成绩的关系:同伴接纳、友谊支持的调节作用被引量:32
2013年
采用同伴提名法获得215名早期青少年(5年级、7年级)的同伴地位(同伴拒绝、同伴接纳)分数,采用关系网络问卷(NRI)获得友谊支持分数,以学生期中考试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的班内标准分的三科平均分作为个体学业成绩的指标,分析同伴拒绝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以及同伴接纳和友谊支持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及其年级和性别差异。结果发现:(1)女生的学业成绩高于男生,同伴拒绝、同伴接纳、友谊支持水平均不存在性别差异;(2)同伴拒绝均显著负向预测5、7年级学生的学业成绩,且这种预测作用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3)在7年级,学生的同伴接纳可以调节同伴拒绝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尽管高同伴接纳并不能补偿高同伴拒绝给学业成绩带来的消极影响,但它也是个体获得良好学业成绩的必要条件;在5年级和7年级,友谊支持都不能调节同伴拒绝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张静田录梅张文新
关键词:学业成绩同伴拒绝同伴接纳
攻击行为的启动效应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大学生在不同类型启动下攻击行为的启动效应。方法:采用3×2两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以161名大学生为被试,探讨样例启动(商纣王)、类别启动(暴君)、无启动对男女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结果:①男性的攻击行为水平略高于女性;②样例启动会引起男性攻击行为的对比效应,即极端样例会使男性随后的攻击行为水平显著降低;而类别启动会引起女性攻击行为的对比效应,抑制女性随后的攻击行为。结论:不同启动类型对不同性别大学生的攻击行为有不同影响。
田梦茜田录梅
关键词:同化效应
父母支持、友谊质量对攻击-破坏行为和害羞-敏感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考察父母支持与友谊质量对攻击-破坏行为和害羞-敏感行为的交互影响。方法:采用自我报告和同伴提名对560名5、7、10年级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父母支持与友谊质量均未直接预测攻击-破坏行为和害羞-敏感行为,但5年级父母支持、友谊质量与性别在攻击-破坏行为上的交互作用显著:当父母支持较低时,高友谊质量会增强它对5年级女生攻击-破坏行为的不利影响。结论:当亲子关系较差时,高质量友谊反而会成为童年晚期女生攻击-破坏行为的危险因素。
田录梅张文新
青少年的父子关系、母子关系及其对抑郁的影响被引量:27
2011年
以438名青少年为被试,考察青少年的亲子关系及其对抑郁的影响。结果发现:(1)青少年母亲支持高于父亲支持,母子冲突高于父子冲突,随年级升高,父母支持减少,亲子冲突增多;(2)7年级仅亲子冲突显著预测抑郁,5、10年级父母支持和亲子冲突均显著预测抑郁,但5年级母亲支持和父子冲突仅预测女孩的抑郁;(3)对于10年级女孩,父女冲突较低时,母亲支持越高其抑郁越少,但父女冲突较高时,母亲支持并不能减缓其抑郁情绪。
刘海娇田录梅王姝琼张文新
关键词:父子关系母子关系抑郁青少年
父母支持、友谊支持对早中期青少年孤独感和抑郁的影响被引量:120
2012年
以391名初一(青少年早期)和高一(青少年中期)学生为被试,探讨了父母支持、友谊支持对孤独感和抑郁的影响模式。结果表明:(1)友谊支持是预测孤独感的更好指标,父母支持是预测抑郁的更好指标;(2)父母支持和友谊支持仅对早期青少年孤独感和抑郁的影响存在显著交互作用,但作用模式不同:父母支持可增强高友谊支持对降低青少年孤独感的作用(增强模式)而友谊支持可补偿低父母支持对降低青少年孤独感的作用(补偿模式);两种支持系统可相互增强对方对降低青少年抑郁水平的效应(相互增强模式)。(3)与青少年早期不同,青少年中期父母支持和友谊支持两个系统以"独立模式"而非"交互模式"影响青少年的情绪适应。结果提示,家庭和同伴系统对青少年情绪适应的影响可能遵循多种模式,但分别适用于不同适应问题和发展阶段。
田录梅陈光辉王姝琼刘海娇张文新
关键词:孤独感抑郁青少年
父母支持、友谊质量对孤独感和抑郁的影响:检验一个间接效应模型被引量:61
2014年
以560名5、7、10年级学生为被试,检验父母支持、友谊质量与孤独感、抑郁的关系是否符合间接效应模型及其模型适用性问题。结构方程建模及群组分析结果发现:(1)总体上,间接效应模型成立,父母支持既直接影响孤独感和抑郁,也通过影响友谊质量进而影响孤独感和抑郁状况;(2)从具体适应问题看,间接效应模型对于孤独感和抑郁均显著,但更适用于对孤独感的预测;(3)从发展阶段看,间接效应模型仅适用于童年晚期和青少年早期,且更适用于童年晚期;(4)从性别角度看,间接效应模型对两性均显著,但更适用于男生。结果提示,父母支持、友谊质量对孤独感和抑郁的影响均符合间接效应模型,但该模型的适用性可能因具体适应问题、发展阶段和性别而有差异。
田录梅张文新陈光辉
关键词:孤独感抑郁
社会能力:概念分析与模型建构被引量:20
2012年
社会能力是心理学领域中一个经典的研究问题,但是至今仍没有统一的概念和理论模型。总结以往的有关研究,可以归纳出社会能力概念的几个取向,如技能取向、结果取向、综合取向等。在这些概念取向尤其是综合取向的指导之下,研究者也提出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模型,如成分模型、过程模型和棱柱模型等。该文对这些概念取向和理论模型进行了综述并尝试提出了社会能力的整合观点,但关于社会能力的概念和理论模型尚需进一步完善,其文化差异问题也尚需未来研究的关注。
张静田录梅张文新
关键词:社会能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