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0382)

作品数:11 被引量:37H指数:4
相关作者:张剑汪国营杨扬朱焕兵李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排斥
  • 6篇排斥反应
  • 6篇间充质干细胞
  • 6篇骨髓间充质
  • 6篇骨髓间充质干...
  • 6篇干细胞
  • 6篇充质干细胞
  • 5篇移植排斥
  • 5篇移植排斥反应
  • 5篇基因
  • 5篇基因修饰
  • 4篇胰岛
  • 4篇胰岛移植
  • 4篇异种
  • 4篇异种胰岛
  • 4篇肝移植
  • 3篇移植术
  • 3篇移植术后
  • 3篇术后
  • 2篇肝移植术

机构

  • 10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1篇张剑
  • 7篇杨扬
  • 7篇汪国营
  • 5篇陈规划
  • 5篇汪根树
  • 5篇朱焕兵
  • 5篇李华
  • 4篇姜楠
  • 4篇张琪
  • 4篇孙翀
  • 4篇张英才
  • 3篇尹东亮
  • 2篇纳宁
  • 2篇李坤

传媒

  • 4篇器官移植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中华肝脏外科...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解剖学研究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icroRNA-155在免疫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3年
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是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具有调控功能的内源性非编码核糖核酸(RNA),大小约19~23个核苷酸。成熟的miRNA是由较长的初级转录产物(Pri—miRNA)经过一系列核酸酶的剪切加工产生,随后组装入RNA诱导的沉默复合体(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RISC)中,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识别靶RNA,并根据互补程度的不同,指导RISC降解靶RNA或者阻碍靶RNA的翻译。
孙翀张剑
关键词:微小核糖核酸免疫调控器官移植
改良全骨髓贴壁法分离与纯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有效的分离与纯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方案,并研究BMSCs基本生物学特性。方法取SPF级4周龄健康SD大鼠1只,采用改良全骨髓贴壁法分离提取BMSCs,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及其生长特性,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3代细胞表面标志物,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绘制P3代细胞生长曲线。结果体外分离的原代细胞可见典型的贴壁生长,形态以梭形和多角形为主,呈旋涡状细胞集落,约8 d可达80%以上融合。传代纯化后细胞形态均一,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生长曲线提示BMSCs呈S形趋势。P3代BMSCs代表面标志物分化群(CD)29、CD90阳性表达,而CD11b、CD45阴性表达。结论改良全骨髓贴壁法可获得高纯度、增殖活跃、生物学特性稳定的BMSCs,BMSCs的生长曲线呈S形趋势。
孙翀尹东亮朱焕兵李坤张剑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
肝移植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诊治进展被引量:6
2014年
肝移植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是肝移植术后不容忽视的并发症之一.肝移植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弥漫性脑病、癫、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运动失常等.本文就肝移植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诊治进展进行综述.
朱焕兵张剑
关键词:肝移植神经系统并发症脑血管疾病
T细胞分化群40补体免疫球蛋白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肝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T细胞分化群40补体免疫球蛋白(CD40LIg)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肝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袖套法建立DA-Lewis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经门静脉输注CD40LIg基因转染的MSCs,观察大鼠肝移植术后肝功能的变化、生存情况和移植肝病理形态学的改变,检测肝移植大鼠干扰素(INF-γ)和白细胞介素4(IL-2)水平的变化。结果(1)基因转染MSCs组生存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单纯MSCs组和基因转染组,而单纯MSCs组和基因转染组又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2)对照组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IL-2和INF-γ水平在肝移植术后急剧升高,各时段均显著高于3个治疗组(P<0.05);(3)肝脏组织病理检查,对照组呈重度排斥反应,单纯MSCs组和基因转染组为轻度排斥反应,而基因转染MSCs组无明显排斥反应。结论 CD40LIg基因修饰MSCs可以延长肝移植大鼠的存活时间,抑制大鼠肝移植的排斥反应。
张剑张琪汪国营张英才朱焕兵杨扬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肝脏移植基因修饰排斥反应
CTLA4Ig基因修饰BMSCs对异种胰岛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
2011年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CTLA4Ig)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异种胰岛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方法构建携带CTLA4Ig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用其感染BMSCs并和人胰岛细胞移植到糖尿病大鼠肾包膜下,建立人-大鼠异种胰岛移植模型。观察胰岛移植后糖尿病大鼠血糖变化、生存情况以及移植物病理形态学改变,检测移植物胰岛素和CTLA4Ig的表达以及移植糖尿病大鼠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变化。结果①糖尿病大鼠血糖在移植后2~3 d恢复正常,对照组血糖平均在移植后7 d升高,单纯干细胞组和干细胞转染组血糖分别在22 d和46 d升高。②对照组、单纯干细胞组和干细胞转染组移植物存活时间分别为(10±2.8)d、(27±6.5)d和(52±8.7)d,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59,P<0.05);移植大鼠生存时间分别为(25±7.6)d、(55±9.8)d、(98±16.3)d,各组间比较和移植物存活时间相似(F=7.365,P<0.05)。③对照组在移植后1周内,IL-2、TNF-α的水平均急剧上升,较移植前显著升高(P<0.01)。④各治疗组移植物见成片的胰岛细胞团,未见淋巴细胞浸润,转染组移植物可见胰岛素和CTLA4Ig的表达。结论 CTLA4Ig基因修饰骨BMSCs可抑制异种胰岛移植排斥反应,延长胰岛移植物的存活时间。
张剑纳宁姜楠汪国营李华汪根树杨扬陈规划
关键词:胰岛移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异种胰岛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对异种胰岛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建立人-Wistar大鼠异种胰岛移植模型,选取造模成功的30只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MSC组,每组15只。用Lewis大鼠股骨与胫骨培养制成的MSC进行干预治疗,MSC组植入人胰岛细胞和MSC,对照组仅植入人胰岛细胞。观察两组大鼠胰岛移植后的血糖变化、生存情况和移植物病理形态学改变,检测移植前1d和移植后3d、7d、14d、21d移植大鼠的白介素(IL)-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结果两组大鼠移植后血糖平均2d下降至正常范围,对照组移植后血糖平均8d再升高,MSC组血糖平均22d再升高。MSC组大鼠和移植物存活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均为P<0.05)。对照组IL-2和TNF-α的水平在移植后7d内急剧上升,较移植前明显升高(均为P<0.01),而MSC组上述两指标则在移植后各时间段无明显变化。MSC组移植物内可见大量成片的胰岛细胞团,未见明显的淋巴细胞浸润,而对照组胰岛细胞基本坏死、消失,周围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结论 MSC可以抑制异种胰岛移植大鼠的排斥反应。
张剑张琪张英才姜楠汪国营李华汪根树杨扬陈规划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胰岛移植白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Α
CTLA4Ig和CD40LIg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异种胰岛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CTLA4Ig)和T细胞分化群40补体免疫球蛋白(CD40LIg)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异种胰岛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胰岛细胞移植到Wistar糖尿病大鼠肾包膜下,建立SD-Wistar大鼠的异种胰岛移植模型,用携带CTLA4Ig和CD40LIg基因重组腺病毒感染的MSCs进行干预治疗。取造模成功的糖尿病大鼠45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5只):对照组只植入胰岛细胞;单纯MSCs组植入胰岛细胞和MSCs;基因转染MSCs组植入胰岛细胞及CTLA4Ig和CD40LIg基因转染的MSCs。观察胰岛移植后糖尿病大鼠的生存情况、血糖变化和移植物病理形态学的改变,检测移植物CTLA4Ig、CD40LIg和胰岛素的表达以及胰岛移植大鼠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①糖尿病大鼠血糖在移植后2 d降至正常,对照组血糖平均在移植后8 d升高,单纯MSCs组和基因转染MSCs组血糖分别在21 d和49 d升高。②对照组、单纯MSCs组和基因转染MSCs组,移植物存活时间分别为(10.2±2.1)、(23.5±6.8)和(52.1±7.3)d,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大鼠的生存时间分别为(21.3±5.3)、(49.7±8.5)、(95.8±13.8)d,各组间比较和移植物存活时间相似(P<0.05)。③对照组TNF-α和IL-2的水平在移植后1周内均急剧上升,而IL-4和IL-10的水平较移植前显著下降(P<0.01);2个治疗组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和对照组正好相反。④2个治疗组移植物内可见成片的胰岛细胞团,未见明显淋巴细胞浸润,基因转染MSCs组移植物内可见CTLA4Ig、CD40LIg和胰岛素的表达。结论转移CTLA4Ig和CD40LIg基因修饰MSCs可抑制异种胰岛移植排斥反应,其效果优于MSCs单独应用。
张剑张琪姜楠张英才汪国营李华汪根树杨扬陈规划
关键词:胰岛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TLA4IG
CD40LIg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异种胰岛移植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免疫球蛋白(CD40LIg)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异种胰岛移植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Wistar-SD大鼠异种胰岛移植模型,用携带分泌型CD40LIg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感染的MSC进行干预治疗。取糖尿病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对照组植入胰岛细胞;单纯MSC组植入MSC和胰岛细胞;基因转染MSC组植入CD40LIg基因转染的MSC和胰岛细胞。观察糖尿病大鼠胰岛移植后生存情况、血糖变化和移植物病理形态学改变,检测移植物CD40LIg和胰岛素的表达以及移植大鼠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①糖尿病大鼠血糖平均在移植后2 d恢复正常,对照组血糖平均在移植后7 d升高,单纯MSC组和基因转染MSC组血糖分别在20 d和47 d升高。②对照组、单纯MSC组和基因转染MSC组,移植物存活时间分别为(9.5±3.2)d、(25.2±5.3)d和(53.6±7.5)d,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F=5.362,P<0.05);移植糖尿病大鼠生存时间分别为(24.1±6.8)d、(51.7±7.9)d、(95.2±12.7)d,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F=6.821,P<0.05)。③对照组在胰岛移植后7 d内,IL-2和TNF-α的水平均急剧上升,IL-4和IL-10的水平较移植前显著下降(P<0.01)。④两个治疗组移植物内均可见成片的胰岛细胞团,未见淋巴细胞浸润,转染MSC组移植物内可见CD40LIg和胰岛素的表达。【结论】CD40LIg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延长胰岛移植物的存活时间,抑制大鼠异种胰岛移植的排斥反应。
张剑张琪张英才朱焕兵汪国营杨扬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胰岛移植糖尿病
CTLA4-Ig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抑制大鼠肝移植排斥反应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CTLA4-Ig)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在抑制大鼠原位肝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重组腺病毒(Ad)5-CTLA4-Ig转染MSC。转染72 h后,提取细胞总蛋白,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转染后MSC中CTLA4-Ig的蛋白表达。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方法检测未转染和转染后的MSC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雄性Lewis大鼠为供体(40只);以雄性Brown Norway(BN)大鼠为受体(40只)。采用改良的Kamada两袖套法进行原位肝移植,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40只受体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其中对照组(A组),于肝移植时门静脉输注生理盐水;MSC治疗组(B组),于肝移植时门静脉输注MSC;转基因MSC治疗组(C组),于肝移植时门静脉输注转基因MSC;免疫抑制剂治疗组(D组),于肝移植时门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术后即给予环孢素(CsA)1.5 mg/(kg·d)肌内注射,连续8 d。每组大鼠取5只观察生存情况。每组其余5只于术后第9日处死,检测外周血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IL-4、干扰素(IFN)-γ水平,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和排斥反应程度。结果重组Ad5-CTLA4-Ig转染MSC 72 h后,蛋白质印迹法可检测到转染后的MSC中有CTLA4-Ig的蛋白表达。当未转染的MSC∶外周血单核细胞比例为1∶10、1∶20时,MSC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分别为85.60%、76.69%。重组Ad5-CTLA4-Ig转染MSC 72 h后,在相同的数量比下,其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分别为90.50%、84.20%;与未转染的MSC比较,转染后抑制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增强(P<0.05)。A、B、C、D组大鼠肝移植术后存活时间分别为(13±3),(41±6),(90±15),(102±18)d。A、B、C组的大鼠术后存活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D组的大鼠术后存活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和C组的IL-4水平明显升高;与B组比较,C组
尹东亮孙翀朱焕斌李坤李浩辉张剑
关键词:肝移植排斥反应腺病毒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肝脏移植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肝脏移植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我院2003年10月至2009年6月完成的772例肝脏移植的临床资料,总结肝脏移植术后GVHD的诊断和治疗经验。【结果】772例肝脏移植术后5例病人发生GVHD,发病率为0.65%(5/772),5例患者均在肝脏移植后2~5周出现发热、皮疹、腹泻和全血细胞减少,肝功能均接近正常,经皮肤活检和骨髓穿刺检查证实,并排除巨细胞病毒(CMV)和EB病毒感染。经过调整免疫抑制剂,加用IL-2受体单克隆抗体,积极抗感染和支持对症治疗,2例患者痊愈,3例患者死于严重感染、消化道出血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肝脏移植术后GVHD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及时调整免疫抑制剂方案,积极抗感染和营养支持是治疗的关键。
张剑纳宁汪国营姜楠李华汪根树杨扬陈规划
关键词:肝脏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