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0ZR1436200)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相关作者:李刚赵建龙朱壮晖张华周洪波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柔性微电极
  • 2篇视网膜
  • 2篇人工视网膜
  • 2篇网膜
  • 2篇微电极阵列
  • 1篇蛋白质结晶
  • 1篇电镀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稳定性
  • 1篇亚胺
  • 1篇渗透脱水
  • 1篇碳膜
  • 1篇黏附性
  • 1篇酰亚胺
  • 1篇芯片
  • 1篇聚二甲基
  • 1篇聚二甲基硅氧...
  • 1篇聚酰亚胺
  • 1篇化学稳定性
  • 1篇甲基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4篇赵建龙
  • 4篇李刚
  • 3篇朱壮晖
  • 2篇周洪波
  • 2篇张华
  • 2篇周亮
  • 1篇金庆辉
  • 1篇孙晓娜
  • 1篇陈强
  • 1篇朱琳
  • 1篇罗娅慧
  • 1篇沈念

传媒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纳米技术与精...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渗透脱水的自动化蛋白质结晶高通量筛选芯片被引量:2
2012年
构建了一种基于渗透脱水模式的自动进样微流控结晶芯片.该芯片通过真空预脱气将包含蛋白质和结晶剂的液滴自动分配至结晶微腔阵列中,然后利用集成的一排包含不同浓度盐溶液的透析管道,通过渗透脱水方式经一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膜实现液滴的逐渐浓缩,使之趋于过饱和状态,进而形成结晶.此芯片可一次筛选较宽范围的过饱和状态,实现蛋白质结晶的快速优化.利用模式蛋白溶菌酶的结晶实验验证了该芯片的性能。
罗娅慧李刚陈强赵建龙
关键词:高通量筛选渗透脱水蛋白质结晶
基于碳膜的柔性神经微电极阵列加工被引量:1
2012年
为了实现长期安全有效的神经电刺激,避免电极腐蚀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热解光刻胶形成碳膜作为导电材料的柔性视网膜神经微电极阵列.首先,通过高温热解图形化的光刻胶形成导电碳膜,然后利用光敏性聚酰亚胺(Durimide 7510)作为基底材料,通过光刻结合转膜、键合和牺牲层腐蚀技术,实现了具有柔性特征的碳膜神经微电极阵列.实验结果显示这种碳膜电极的电荷存储能力达到6.625 mC/cm2,是金电极的12.4倍,显示了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和电荷注入能力,有利于其长期植入和安全有效地工作,可应用于新一代人工视网膜系统的构建.
朱壮晖周亮张华李刚金庆辉赵建龙
关键词:柔性微电极碳膜电化学稳定性人工视网膜
基于PDMS的人工视网膜神经微电极阵列被引量:2
2011年
为了利用柔顺性材料实现电极位点与靶细胞的良好接触,同时保证微电极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新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微电极制作方法.该方法通过在硅基表面沉积金属层、光刻图形化以及电镀形成电极基本结构,然后通过PDMS浇注、湿法刻蚀、释放以及键合完成基于PDMS微电极制作.其中,微电极绝缘层制作和电极位点暴露采用浇注PDMS并结合外力夹压固化和PDMS湿法刻蚀来实现.使用该方法制作的PDMS电极,结构稳定、可靠性好,具有良好的贴附性.同时,通过SEM和阻抗测试对所制作的微电极进行了表面形貌和电学性能的测试和评价.结果显示,相对于传统方法制作的PDMS微电极,电化学阻抗降低了近60%(频率1 kHz处),基于该方法制作的PDMS微电极在力学和电学性能方面均具明显优势.
朱壮晖李刚周洪波张华赵建龙
关键词:微电极阵列聚二甲基硅氧烷电镀人工视网膜
聚酰亚胺基柔性神经微电极的优化
2010年
对一种聚酰亚胺基柔性神经微电极进行了结构及制作工艺等方面的优化.针对动物视网膜的刺激,设计制作了具有固定通孔结构的柔性神经微电极.在制作工艺方面,使用空气等离子体表面处理以增强金属层的黏附性,降低了微电极的界面阻抗,增强了微电极稳定性,使之适于长期植入.优化后微电极的电极金属层牢固且具有较低的界面阻抗(43kΩ),比处理前降低了25.4%,误差减小了约4/5,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朱壮晖周亮周洪波李刚孙晓娜沈念朱琳赵建龙
关键词:柔性微电极黏附性聚酰亚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