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W2010150)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张亚冰高云龙更多>>
相关机构:辽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一词多义
  • 2篇隐喻
  • 1篇对外汉语
  • 1篇多义
  • 1篇多义性
  • 1篇隐喻认知
  • 1篇原型范畴理论
  • 1篇转喻
  • 1篇汉语

机构

  • 3篇辽东学院

作者

  • 2篇张亚冰
  • 1篇高云龙

传媒

  • 3篇辽东学院学报...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把”的多义性认知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语言现象,认知语言学认为词语的各义项之间以原型为基础,按照人类的认知规律,有原则、有逻辑地进行拓展,形成一个互相关联的多义网络模式。本文运用原型范畴理论、隐喻、转喻等理论,分析"把"的多义性演变特征及其规律,从而使学习者触类旁通,学会主动建立词义之间的桥梁,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高云龙
关键词:多义性隐喻转喻
原型范畴理论下一词多义的认知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语言现象,但对其习得的不充分是词汇学习深度不足的突出表现。本文运用原型范畴理论、隐喻、转喻等认知语言学理论,以"打"为例分析一词多义现象,使学习者在了解一词多义的基本特征以及各词义之间的联系的基础上,学会主动建立词义之间的桥梁,以提高学习效率。
张亚冰
关键词:对外汉语一词多义
隐喻认知对一词多义的阐释被引量:2
2011年
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语言现象,利用两种概念的相似性、用已知概念去表达未知概念的隐喻认知模式对理解和掌握一词多义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隐喻对一词多义的影响,并提出通过掌握基本范畴词汇、寻找词义间的相似性以及在语境中理解隐喻等方法来提高隐喻认知能力。
张亚冰
关键词:隐喻一词多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