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E2011203019)

作品数:16 被引量:98H指数:7
相关作者:白振华马续创王瑞石晓东陈浩更多>>
相关机构:燕山大学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6篇轧机
  • 5篇板形
  • 4篇带钢
  • 4篇轧机组
  • 4篇连轧
  • 4篇连轧机
  • 4篇连轧机组
  • 4篇冷连轧
  • 4篇钢卷
  • 3篇热轧
  • 3篇卷取
  • 3篇冷连轧机
  • 3篇冷连轧机组
  • 2篇卷取过程
  • 2篇辊轧
  • 2篇辊轧机
  • 1篇带材
  • 1篇带钢表面
  • 1篇带钢卷取
  • 1篇心型

机构

  • 16篇燕山大学
  • 4篇宝山钢铁股份...
  • 4篇宝钢集团有限...
  • 1篇上海梅山钢铁...
  • 1篇宝钢不锈钢有...

作者

  • 16篇白振华
  • 5篇王瑞
  • 5篇马续创
  • 4篇陈浩
  • 4篇石晓东
  • 4篇李经洲
  • 3篇周庆田
  • 3篇丁殿坤
  • 3篇吴首民
  • 3篇韩林芳
  • 3篇高明磊
  • 3篇司红鑫
  • 3篇李和
  • 3篇姚寿军
  • 2篇崔亚亚
  • 2篇程其华
  • 2篇王凯
  • 2篇柯阳林
  • 2篇李鹏程
  • 2篇李涛

传媒

  • 6篇塑性工程学报
  • 3篇燕山大学学报
  • 3篇钢铁
  • 2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钢铁研究学报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年份

  • 5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热轧带钢卷取后翘曲计算模型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热轧带钢生产中带钢横向翘曲的控制基本依赖于经验,缺少定量研究。本文分析了横向翘曲产生机理并引入翘曲度概念,利用弹性力学基本原理,从开卷前带材横向曲率的计算与弹复后带材曲率的计算入手,建立了热轧带钢的翘曲度计算模型,并进行了实际验证。利用该模型对翘曲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热轧带钢板凸度对翘曲度有非常大的影响,本文研究可以为治理钢卷翘曲问题提供有益指导。
白振华李龙华李铭泽高明磊王瑞李和
关键词:热轧卷取翘曲度
VC辊平整机组湿平整过程关键轧制工艺参数的优化设定被引量:8
2014年
针对VC辊平整机湿平整轧制过程中的产品板形与表面粗糙度控制几乎完全依赖于辊系参数,以及轧制压力与前后张力等关键轧制工艺参数的设定往往以考虑产品力学性能为主,造成轧制稳定性差、产品的板形与表面质量控制精度偏低的问题,充分结合VC辊平整机组湿平整轧制的设备与工艺特点,以轧制稳定性为优化目标函数,将板形、力学性能及表面粗糙度作为约束条件,提出一套适用于VC辊平整机组湿平整轧制过程的关键轧制工艺参数的优化设定技术,并将其推广应用到某1550VC辊平整机组的生产,把轧制压力、前后张力等3项关键轧制参数作为整体进行协调设定,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了经济效益,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白振华朱厚鸿代东东乔旋陈浩吴宏军柯阳林
关键词:优化设定
冷连轧机组板形再现与异议分析系统的开发被引量:4
2013年
针对冷连轧生产过程中,对板形仪所测板形数据的使用仅停留在服务于本工序的生产,而不能用于质量异议分析,以及指导下游退火与平整工序的工艺参数优化设定和造成数据利用率偏低的问题,在大量的现场试验与理论研究基础上,充分考虑到冷连轧机组的设备与工艺特点,以普通四辊冷连轧机组为研究对象,利用机组板形仪及数据采集系统的相关功能,提出了一套适合于冷连轧机组的板形再现与分析技术,开发出相应的板形再现与异议分析系统,并将其推广应用于某冷轧薄板厂1220五机架冷连轧机组的生产,使用效果良好,实现了适时再现与分析钢卷轧制过程中的板形,为下游连续退火及平整工序工艺参数的优化设定,以及冷连轧产品质量异议的处理,提供了翔实的数据支撑。
白振华马续创王瑞李经洲石晓东程其华姚寿军
关键词:冷连轧板形
冷轧钢卷“心型卷”缺陷的预报及防治技术开发被引量:10
2013年
针对冷轧钢卷卸卷及冷却过程中的"心型卷"缺陷问题,结合冷轧薄带卷取过程中钢卷配置内套筒的设备及相关工艺特点,详细分析了"心型卷"缺陷产生的原因,首次引入了表征"心型卷"发生概率的钢卷失稳因子新概念,从统计学角度给出了"心型卷"缺陷的判断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心型卷"预报技术,开发出了基于设备参数优化选择的经济实用型"心型卷"治理技术,编制了冷轧钢卷‘心型卷’缺陷预报及套筒选择软件,降低了冷轧钢卷卸卷及冷却过程中"心型卷"缺陷发生率。
白振华司红鑫周庆田何高李鹏程李忠
关键词:冷轧
热轧卷取过程夹送辊夹紧力横向分布模型被引量:2
2013年
针对热轧卷取过程中带材与夹送辊之间的局部硌伤问题,在大量现场试验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夹送辊的不均匀磨损、带材跑偏、板凸度、夹送辊热凸度、夹送辊倾斜等因素对夹送辊与带材之间夹紧力横向分布的影响,从辊系弹性变形模型入手,建立了一套适合于热轧卷取过程夹送辊夹紧力横向分布模型,给出了相应的局部硌伤判断条件,编制出了热轧卷取机夹送辊夹紧力横向分布及硌伤判断模拟软件,并将其应用到生产实践,定量分析了夹送辊不均匀磨损等因素对夹送辊夹紧力横向分布的影响,为现场夹送辊的正确使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白振华李鹏李涛李鸿全丁殿坤崔亚亚
关键词:夹送辊夹紧力
四辊轧机非常态轧制时板形模型的研究被引量:16
2012年
针对四辊轧机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上下左右不对称问题,在大量的现场试验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四辊轧机的设备与非常态轧制的工艺特点,从辊系弹性变形模型入手,充分考虑到四辊轧机非常态轧制过程中的上下与左右的不对称性,建立一套适合于四辊轧机非常态轧制时的板形模型,编制相应的板形分析与控制软件,利用该模型及软件不但可以定量预报出带材跑偏、不对称辊型、轧制中心线与轧辊中心线不重合、不对称弯辊、不对称窜辊等非常态因素单独或综合作用对轧机成品板形的影响,而且可以定量预报出对称弯辊、对称窜辊、倾辊等常态因素对成品板形的影响。该模型及软件已经被应用到梅钢1420双机架平整机组的板形分析与控制,有效地提高了机组的成品板形质量,板形封闭率从项目开展前的2.5%降低到目前的0.5%以内,给机组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白振华韩林芳李经洲马续创石晓东张青树
关键词:四辊轧机辊系弹性变形板形
连续退火过程中带钢热瓢曲产生的机理被引量:11
2012年
针对带钢连续退火过程中的热瓢曲问题,结合连续退火机组的设备特征及生产工艺特点,克服以往研究中忽略炉辊转动对与炉辊接触部分带钢受力影响的弊端;提出带钢上第一、第二横向压应力区的概念,运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MSC.Marc以加热段为例,对连退过程中带钢的受力和变形情况进行动态模拟,详细分析热瓢曲发生与发展的过程及其产生机理,为现场热瓢曲的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白振华石晓东张岩岩马续创胡宝福傅耀湘周利
关键词:连续退火瓢曲有限元模拟屈曲
VC轧机内辊型优化设计技术的开发被引量:4
2013年
针对VC辊轧机在大轧制压力轧制时,套筒塌陷位移抵消VC辊油压凸度、减弱轧机的板形控制效果并引起成品带钢产生双边浪板形缺陷的问题,充分结合VC轧机的设备与工艺特点,提出了一套VC辊内辊型优化设计技术,通过对VC轧辊套筒内凸式辊型的设计,使得轧机在大轧制压力轧制时,套筒内壁与芯轴表面出现局部接触,从而将套筒的塌陷位移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抑制了双边浪等板形缺陷的发生,提高了VC轧机的板形控制范围,进一步拓宽了VC轧机的应用领域。
白振华王凯王亚军常金梁周庆田柯阳林
关键词:板形
热轧带钢卷取过程中钢卷内部应力模型的研究被引量:15
2014年
以往对于卷取过程钢卷内应力的计算,都是将钢卷看作弹性厚壁筒或者弹性组合筒进行推导求解的。而实际上,热轧带钢一般厚度较大,带钢沿周向具有明显的非圆特征,如按圆形曲线来处理,计算误差将较大。为此,针对热轧带钢卷取过程中随着带材厚度的增加钢卷内部带材沿着周向非圆特性更为明显、而以往所采用的周向对称的闭合圆筒类模型不但与带材的实际状态偏差较大而且无法准确预测层间滑移的问题,充分结合热轧卷取过程的设备与工艺特点,采用螺旋形开口圆筒类模式,考虑到卷取过程中应力及变形沿周向分布的不均匀性以及钢卷头圈与卷筒并非完全接触的特征,提出一套适合于热轧带钢卷取的钢卷内部应力分布模型,给出相应的层间滑移判断条件,编制出相应的钢卷内部应力及层间滑移预报软件,并应用到生产实践。
白振华司红鑫周庆田丁殿坤王瑞李鹏程李涛
关键词:热轧卷取
钢卷“鼓肚”缺陷形成机理及其预报模型被引量:4
2014年
针对热轧钢卷卸卷后的"鼓肚"缺陷,在大量现场跟踪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热轧钢卷卸卷后的支撑特点,从力学角度对"鼓肚"缺陷产生的机理进行分析,提出表征"鼓肚"缺陷发生程度的新概念,即"鼓肚量",并针对钢卷发生"鼓肚"缺陷后卷内各圈带钢分布的非圆性、应力分布沿周向的非对称性,及重力影响与层间可能出现滑移、存在间隙等问题,基于热轧钢卷卸卷后内部应力模型与带钢挠曲变形模型建立了一套适合于热轧钢卷的"鼓肚量"预报模型;将"鼓肚量"预报模型应用于生产实践,能实现对"鼓肚"缺陷发生程度的定量预报,且预报误差在15%以内,满足工程需求,为"鼓肚"缺陷的综合治理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白振华陈浩丁殿坤王凯司红鑫
关键词:鼓肚挠曲变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