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101208)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徐敬明杨文乐秦海燕夏丹丹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文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棘腹蛙
  • 2篇最适温度
  • 2篇消化道
  • 2篇化道
  • 1篇淀粉酶
  • 1篇脂肪酶
  • 1篇伤害性
  • 1篇生长发育
  • 1篇四面山
  • 1篇饲料
  • 1篇饲料配方
  • 1篇饲养
  • 1篇饲养繁殖
  • 1篇最适PH
  • 1篇最适PH值
  • 1篇扩增
  • 1篇黄粉虫
  • 1篇黄粉虫幼虫
  • 1篇繁殖
  • 1篇PCR扩增

机构

  • 5篇重庆文理学院

作者

  • 5篇徐敬明
  • 1篇杨文乐
  • 1篇秦海燕
  • 1篇夏丹丹

传媒

  • 3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四川动物
  • 1篇重庆文理学院...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棘腹蛙消化道脂肪酶的分布及pH和温度对脂肪酶活力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采用聚乙烯醇橄榄油乳化液水解法,测定了棘腹蛙消化道不同部位的脂肪酶活力,研究了pH和温度对脂肪酶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棘腹蛙消化道不同部位脂肪酶活力依次为回肠>直肠>十二指肠>胃>食道。pH和温度显著影响脂肪酶的活力,二者对脂肪酶活力影响的关系曲线均呈现为单峰型,食道、胃和肠道脂肪酶活力的最适pH值分别为5.0、5.0和7.5,最适温度均为35℃。
秦海燕徐敬明
关键词:棘腹蛙消化道脂肪酶最适PH最适温度
棘腹蛙非伤害性取样DNA提取及16S rRNA基因序列特征分析
2011年
为了改变将两栖类动物处死后从肌肉提取DNA的传统取样方法,试验采用非伤害性取样方法分别从棘腹蛙蹼和趾提取DNA,并以肌肉为对照进行PCR扩增比较。结果表明:蹼和趾的扩增效果与肌肉相当,均能满足获得高质量DNA的试验需求。试验测定了四面山和酉阳棘腹蛙群体的16SrRNA基因部分片段的序列,长度均为530 bp,膘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胞嘧啶(C)的含量相近,分别为30.2%2、2.8%、21.5%、25.5%,30.4%、22.8%、21.5%、25.3%,2个序列间有6个变异位点,核苷酸差异率为1.13%,其中转换5个、颠换1个,转换与颠换比值为5.0。基于已知的棘腹蛙所有16S rRNA基因511 bp同源序列,获得的系统发生树的拓扑结构表明,各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表现为与其分布的地理区域的临近关系及是否存在地理隔离相对应。
徐敬明
关键词:棘腹蛙DNA提取PCR扩增RRNA基因
不同饲料配方对黄粉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为了探讨豆渣、麦麸、卷心菜对黄粉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采用9种饲料配方,对孵化出生3周的黄粉虫幼虫于温度为(22±1)℃、相对湿度为70%~75%的室内饲养56d,每周随机选取30只黄粉虫测量体重和体长。结果表明:配方6,7,8的饲喂效果明显强于其他6种;其中添加15%和30%豆渣的配方6和配方7的饲喂效果最为突出,表现为黄粉虫幼虫生长发育最快,增长增重效果最明显。说明饲养黄粉虫幼虫时,在饲料中添加15%-30%豆渣,一方面可以提高其生长发育速度和产量,另一方面可以减少饲喂成本,对黄粉虫幼虫的饲养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杨文乐徐敬明
关键词:黄粉虫饲料配方生长发育
棘腹蛙消化道淀粉酶的分布及其活性与pH值和温度的关系被引量:1
2012年
为了探讨棘腹蛙消化道各段淀粉酶的活力分布及pH值和温度对淀粉酶活力的影响,试验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棘腹蛙消化道各部位淀粉酶活力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回肠>直肠>十二指肠>胃>食道;pH值和温度均显著影响淀粉酶活力,二者与淀粉酶活力的关系曲线均呈单峰型,棘腹蛙胃、十二指肠、回肠和直肠的最适pH值分别为5.6,6.6,7.6,7.6,它们的最适温度均为35℃。
夏丹丹徐敬明
关键词:棘腹蛙消化道淀粉酶最适PH值最适温度
四面山棘腹蛙在渝西地区饲养繁殖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研究棘腹蛙在渝西地区的人工饲养及繁殖情况,通过对成蛙两年的饲养繁殖观察,发现其生长良好,能安全度夏和越冬;采用自然受精繁殖,获得棘腹蛙卵2 870粒(受精卵1 925粒,平均受精率为67.1%),孵化出蝌蚪1 700尾(孵化时间为12天左右,平均孵化率为88.3%),培育出变态幼蛙230只,越冬前未变态蝌蚪530尾(蝌蚪期为90天左右,平均变态率为39.6%,平均成活率为39.2%).结果表明,在海拔低、气温高的渝西地区进行棘腹蛙人工饲养和繁殖是切实可行的.该研究对棘腹蛙的规模化养殖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徐敬明
关键词:棘腹蛙饲养繁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