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20140636)

作品数:5 被引量:36H指数:4
相关作者:何中虎王竹林段霞瑜陈新民夏先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小麦
  • 6篇白粉
  • 5篇白粉病
  • 4篇抗性
  • 3篇慢病
  • 2篇普通小麦
  • 2篇抗白粉病
  • 2篇基因
  • 2篇QTL分析
  • 1篇单倍体
  • 1篇多系品种
  • 1篇双单倍体
  • 1篇农作
  • 1篇农作物
  • 1篇作物
  • 1篇小麦白粉
  • 1篇小麦白粉病
  • 1篇小麦抗白粉病...
  • 1篇抗白粉病基因
  • 1篇抗性QTL

机构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5篇段霞瑜
  • 4篇何中虎
  • 4篇周益林
  • 3篇王竹林
  • 2篇马慧乾
  • 2篇陈新民
  • 2篇夏先春
  • 2篇王辉
  • 1篇王德森
  • 1篇姜兆远
  • 1篇夏兰芹
  • 1篇胡甘
  • 1篇马均
  • 1篇杨信东
  • 1篇任正隆
  • 1篇罗瑛皓
  • 1篇陈孝
  • 1篇梁闪闪
  • 1篇刘慧远

传媒

  • 2篇作物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小麦品种百农64慢白粉病抗性QTL的定位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发掘慢白粉抗性基因及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为培育抗中国小麦主要病害白粉病的慢病性小麦品种奠定基础。【方法】利用100个SSR标记和58个AFLP标记,分析百农64×京双16组合218个F2:3系的基因型,构建由158个位点组成的遗传连锁图,在小麦连锁群上覆盖3 114 cM。2003~2004和2004~2005年度将该群体种植于北京和安阳两点,鉴定各个家系对白粉病的抗性。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慢白粉病的QTL分析。【结果】发现3个控制慢白粉病的QTL,其中位于2B和2D染色体的2个QTL在两种环境下均能检测到,贡献率分别为9.6%~11.3%和21.2%~26.1%。QTL遗传效应表现为加性和部分显性,其抗病等位基因均来自抗病亲本百农64。【结论】所得3个分子标记可作为选育慢粉性小麦品种的重要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工具。
王竹林王德森何中虎王辉陈新民段霞瑜周益林夏先春
关键词:普通小麦白粉病QTL分析
小麦慢白粉品种的抗性组分研究
<正>小麦白粉病(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目前已成为我国小麦生产上重要的病害之一, 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此病害最经济、有效和安全的方法。品种慢病性可减缓田间病害流行发展的速度,而且它具...
马慧乾周益林段霞瑜
文献传递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聚合体DH材料的分子标记鉴定被引量:15
2005年
小麦白粉病是由Blumeriagraminisf sp tritici引起的世界性病害,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进行抗白粉病基因累加,可延长品种抗病性寿命,有利于提高育种效率。本研究利用Pm4b的STS PCR标记,Pm13和PmV的SCAR PCR标记,以及与Pm12共分离的同工酶标记(αAmy 1) ,对来自小麦与玉米杂交产生的双单倍体材料的7个株系和9个穗系的4 9个随机单株进行检测。分别筛选出含有Pm12 +Pm4b +PmV和Pm13+Pm4b +PmV 3个抗病基因的植株7个和1个,含有Pm12 +Pm4b、Pm4b +PmV、Pm12 +PmV和Pm13+Pm4b 2个抗病基因的植株3个、6个、2个和2个。利用小麦与玉米杂交方法创造多基因聚合体DH材料时,通过诱导愈伤组织,可产生更多不同基因类型的聚合体。
罗瑛皓陈新民夏兰芹陈孝何中虎任正隆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双单倍体分子标记
普通小麦白粉病成株抗性的QTL分析被引量:12
2006年
以抗白粉病的日本小麦品种Fukuho-komugi和以色列小麦Oligoculm杂交F1的DH(doubled haploid)群体107个系为材料,利用313个SSR标记和37个RFLP标记,对Fukuho-komugi和Oligoculm的白粉病成株抗性进行QTL分析。试验材料于2003—2004年度种植在北京2、003—2004和2004—2005年度种植在安阳,调查白粉病发病情况。构建了由350个位点组成的遗传连锁图,覆盖小麦21个连锁群,全长3 101 cM。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白粉病成株抗性QTL分析,在1A、2B4、B和7D上发现4个抗白粉病QTL,分别解释13.6%、6.6%、8.9%和12.7%的表型变异。抗白粉病基因及其紧密连锁分子标记的发掘,将为小麦抗白粉病育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刘慧远Kazuhiro Suenaga何中虎王竹林梁闪闪马均Michel BernardPierre Sourdille夏先春
关键词:普通小麦白粉病成株抗性QTL
小麦慢白粉品种的抗性组分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2003~2004年度和2004~2005年度在田间测定了16个小麦品种(系)对小麦白粉菌E20菌株的抗性组分,包括潜育期、侵染几率、产孢量、病斑扩展和传染期。结果表明,小麦慢白粉品种(系)与高感对照品种相比,表现为潜育期长、侵染几率低、产孢量低、病斑扩展慢的特点,且这4个抗性组分与对照的差异都达到了显著和极显著水平,但慢白粉品种的传染期变化无一定规律。参试慢白粉品种的抗性组分参数与病情曲线下面积(AUDPC)的相关分析表明,潜育期与AUDPC呈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产孢量和病斑扩展与AUDPC呈正相关,两年数据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侵染几率与AUDPC呈正相关,但2003—2004年度相关性不显著,而2004~2005年度相关性显著;传染期与AUDPC相关关系不明显。由此可见,在慢白粉品种的病害流行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产孢量、病斑扩展,而侵染几率、潜育期和传染期作用相对较小。
马慧乾周益林段霞瑜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抗性组分
混合品种在农作物病害控制中的作用
文章综述了混系品种的概念、混系品种成功的报道、混合品种对病害的抑制作用和增产价值和实施品种混合的优点及需解决的问题。
姜兆远段霞瑜周益林杨信东
关键词:多系品种
文献传递
54份CIMMYT小麦材料抗白粉病分析被引量:6
2007年
选用来自我国不同地区的20个白粉病菌毒性菌株,对54个CIMMYT小麦品种(系)进行抗病性分析.结果表明:(1)34个品种(系)含有抗病基因,以Pm8基因出现频率最高,有15个品种(系)携带该基因;(2)参试主效基因中,Pm1、Pm3e、Pm5、Pm6和Pm7基因已丧失对我国白粉菌的抗性,Pm16和Pm20基因的抗性最强;(3)50个1B/1R易位系品种(系)中31个含有抗病基因,48%的抗病1B/1R易位系可检测到Pm8基因.根据田间成株期病程曲线下面积(AUDPC)聚类分析结果,可将54份材料分为高抗、中抗、中感和高感4类,7个品种(系)不含任何主效抗病基因而田间表现中到高的抗性,是典型慢病性品种.
王竹林何中虎段霞瑜王辉胡甘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基因推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