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CJY022)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朱俊成宋成舜汤进华黄莉敏张敏更多>>
相关机构:咸宁学院同济大学湖北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多中心
  • 1篇区位
  • 1篇区位熵
  • 1篇武汉城市圈
  • 1篇结构相似系数
  • 1篇产业结构
  • 1篇城市
  • 1篇城市产业结构
  • 1篇城市圈

机构

  • 2篇同济大学
  • 2篇咸宁学院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湖北科技学院

作者

  • 3篇黄莉敏
  • 3篇朱俊成
  • 2篇汤进华
  • 2篇宋成舜
  • 1篇张敏

传媒

  • 1篇经济体制改革
  • 1篇城市规划
  • 1篇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武汉城市圈九城市产业结构分类与比较优势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区域经济综合体合理发展的基础。运用数理统计、区位熵、结构相似系数等分析法研究得出:武汉城市圈九城市产业结构类型分三二一结构和二三一结构,圈内各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从城市圈各中心城市产业对地域经济的影响和贡献率看,已初步形成各自的优势产业;九城市的产业结构十分相似,产业同构现象突出,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综合体的发展。
黄莉敏朱俊成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区位熵结构相似系数
长三角地区多中心共生机理、结构与模式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前,以城市为载体的多中心与族群经济现象,正在成为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多中心间的关联与互动、合作与竞争成为影响和制约长三角多中心区域协同共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促进多中心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推力。共生,一种新型区域关系模式,成为影响多中心区域协同发展潜力、能力、综合竞争力与软实力的重要因子。运用生物共生思想,针对长三角多中心城市结构与关系,基于多中心共生的推力、拉力和阻力机理,构建多中心共生结构与模式:体制一体化、产业组合式集群化、研发一体化和社会共生多元化。
朱俊成宋成舜张敏黄莉敏汤进华
关键词:多中心
长江三角洲地区多中心共生及其调控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区域经济中心,是长江经济地带发展的引擎,以城市为载体的多中心区域经济格局正在成为长三角地区协调与持续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长三角多中心结构分析表明,多中心不协同发展导致的区域竞争加剧、区域不平衡性、区域同质重构现象成为影响和制约长三角地区持续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子。利用生物共生理论,对长三角地区多中心关系进行分析与诊断,构建了多中心共生的框架,分析了多中心共生的机理、结构与模式,并提出了长三角地区多中心共生与协同发展的调控模式、基本思路与对策建议。
朱俊成宋成舜张敏黄莉敏汤进华
关键词:多中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