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9681006)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3
相关作者:荆天辅赵军高聿为张静武乔桂英更多>>
相关机构:燕山大学天津理工学院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3篇冷轧
  • 3篇马氏体
  • 3篇板条
  • 3篇板条马氏体
  • 2篇大压下
  • 2篇大压下量
  • 2篇压下量
  • 2篇塑性
  • 2篇塑性变形
  • 2篇复合材料
  • 2篇Q235钢
  • 2篇复合材
  • 1篇断裂韧度
  • 1篇再结晶
  • 1篇韧度
  • 1篇弱界面
  • 1篇铁基
  • 1篇铁基复合材料
  • 1篇15CRMN...
  • 1篇CRMOV钢

机构

  • 4篇燕山大学
  • 1篇北华航天工业...
  • 1篇天津理工学院

作者

  • 4篇荆天辅
  • 2篇张静武
  • 2篇赵军
  • 2篇高聿为
  • 1篇胡怡
  • 1篇蔡大勇
  • 1篇杨剑秋
  • 1篇翟红雁
  • 1篇乔桂英
  • 1篇张春玲
  • 1篇王智
  • 1篇张晗

传媒

  • 2篇热加工工艺
  • 1篇钢铁
  • 1篇物理测试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CrMoV钢板条马氏体塑性变形诱发内生复合效应的研究被引量:2
2001年
采用力学性能试验、TEM及SEM研究了 15CrMnMoV钢板中的内生复合效应。结果表明 :将15CrMnMoV钢板冷轧而制备的内生复合钢板 ,其σ0 2 在 15 0 0~ 16 6 0MPa之间 ,KIC 在 98 6~ 110 7MPa·m1 2 之间 ,KISCC在 75~ 95MPa·m1 2 之间 ,表现出了超高强韧性 ;内生复合效应的本质在于塑性变形使得 15CrMnMoV钢板成为 (10 0 )织构取向带镶嵌于 (111)织构取向带中的复合结构 ,弱界面为 (10 0 ) (10 0 )晶间界面 ,裂纹扩展过程中弱界面的分层现象使得其断裂韧度大幅度提高。
蔡大勇张春玲高聿为胡怡荆天辅
关键词:塑性变形断裂韧度层状复合材料
冷轧15CrMnMoV钢中弱界面对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00年
15Cr Mn Mo V钢冷轧—时效后 ,钢中存在大量弱界面 ,力学性能有明显提高。应用 TEM原位拉伸方法 ,对 1 5Cr Mn Mo V钢中弱界面的开裂进行了原位观察及扫描电镜断口分析。结果表明 :弱界面有阻碍位错运动、偏转主裂纹扩展方向的作用 ,可形成分层断口。这种断裂方式使断口表面积增加 ,提高了材料的强韧性。
张静武荆天辅
关键词:弱界面15CRMNMOV钢冷轧
超高强度Q235钢内生复合板的制备被引量:5
2011年
将淬火后的Q235钢进行多道次大压下量(累积压下量达94%)冷轧制备出超高强度内生复合板,采用透射电镜及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该内生复合板的显微形貌。结果表明,制备出的内生复合板抗拉强度高达2112MPa,显微组织呈现层片状特征。
赵军翟红雁王智张晗
关键词:Q235钢板条马氏体
超高强度铁基内生复合板的裂纹敏感性被引量:2
1997年
用半椭圆表面裂纹试样单轴拉伸研究了塑性变形诱发Cr-Mo-V铁基内生复合板的力学行为。结果表明这种内生复合板在超高强度水平上对表面裂纹不敏感。屈服强度高于1500Mpa,裂纹相对面积达14%时,最大名义应力高于0.9σ_(0.2),断口、微观结构和透射电镜下的原位拉伸的观察分析表明,这种内生复合板的微观结构是由平行于轧面排列的加工硬化了的马氏体板条及弱化了的板条间界面构成,这种弱界面可缓解主裂纹前沿的应力,应变集中而使其强度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荆天辅张静武付万堂高明
关键词:塑性变形铁基复合材料
Q235钢超细晶粒钢板的制备被引量:10
2003年
对淬火后组织为低碳板条马氏体的 Q2 35钢板进行多道次大变形量 (累积压下量达 93% )冷轧 ,随后进行时效和低温再结晶处理 ,制备出了屈服强度为 1137~ 12 90 MPa,抗拉强度为 12 6 6~ 175 6 MPa,晶粒尺寸为 5 0 .2~316 .4 nm的低碳钢板。
赵军荆天辅高聿为乔桂英杨剑秋
关键词:Q235钢板条马氏体再结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