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2010]01-18-06)
- 作品数:1 被引量:7H指数:1
- 相关作者:袁峰毛晓冬王建平刘家军翟德高更多>>
- 相关机构: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内蒙古陈巴尔虎旗谢尔塔拉铁锌矿床成矿流体演化与成矿作用被引量:7
- 2012年
- 内蒙古谢尔塔拉铁锌矿床位于大兴安岭中段华力西期、燕山期成矿带上,是一个大中型的火山喷发沉积-热液富集型矿床。在对谢尔塔拉铁锌矿床的物质组成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对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进行分析,以此来研究该矿床的成矿流体演化和成矿作用。研究表明,从热液作用早期到中期,具有成矿温度递减、盐度升高的趋势,两者呈负相关变化,指示流体发生了沸腾作用;从热液作用中期到晚期,具有成矿温度递减、盐度降低的趋势,两者呈正相关变化,指示流体发生了混合作用。S、Pb、C、H、O同位素组成表明,金属物质主要来自赋矿岩石和下伏地层,同时还有深部岩浆物质的参与。成矿热液为大气降水补给加热的循环地下水和岩浆水组成的的混合流体,后期又有大量的大气降水补充,使得成矿流体与围岩发生了强烈的同位素交换。矿化和蚀变作用是在水/岩比值比较低的体系中进行的。谢尔塔拉铁锌矿床的成矿流体总体表现为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的热液。构造热效应、地热梯度和多次的岩浆喷气热是驱动流体活化迁移的主要因素。构造体制转换使流体稳定体系发生改变,压力释放发生沸腾作用,造就铁、锌在有利位置富集成矿。
- 袁峰翟德高刘家军毛晓冬王建平刘立东马怀岭王守光李玉玺
-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同位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