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171056)

作品数:4 被引量:69H指数:4
相关作者:曹志洪章钢娅林先贵胡正义尹睿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林业大学苏州博物馆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水稻
  • 3篇水稻土
  • 2篇古水稻土
  • 1篇稻田
  • 1篇定年
  • 1篇新石器
  • 1篇新石器时期
  • 1篇遗址
  • 1篇营养化
  • 1篇植硅体
  • 1篇渗漏流失
  • 1篇石器
  • 1篇水稻田
  • 1篇剖面
  • 1篇种稻
  • 1篇微生物学
  • 1篇磷素
  • 1篇结构特征
  • 1篇腐殖质
  • 1篇富营养化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国家林业局
  • 1篇浙江省文物考...
  • 1篇苏州博物馆

作者

  • 4篇曹志洪
  • 2篇尹睿
  • 2篇胡正义
  • 2篇林先贵
  • 2篇章钢娅
  • 1篇古小治
  • 1篇王改萍
  • 1篇董元华
  • 1篇俞元春
  • 1篇张焕朝
  • 1篇杨林章
  • 1篇陆彦椿
  • 1篇吴艳宏
  • 1篇李卫正
  • 1篇艾畅
  • 1篇褚海燕
  • 1篇郑云飞
  • 1篇申卫收
  • 1篇丁金龙

传媒

  • 3篇土壤学报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绰墩山遗址古水稻土的一些微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在江苏绰墩山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在剖面不同深度埋藏的距今约6500a的史前古水稻田土层(100~200cm)和距今约3320a的商周时期的古水稻田土层(42~100cm)。本研究为了解古水稻土的生物学性状及其与现代水稻土的差别,以土壤剖面P-01(包含史前古水稻土和商周时期古水稻土)与P-03(仅含商周时期古水稻土)为对象,利用土壤厌氧培养、Biolog分析和广古生菌界16SrDNA的V3区的PCR—DGGE分析,初步研究了不同土层厌氧微生物多样性、产甲烷潜势以及产甲烷古菌群落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史前古水稻土仍有较多厌氧微生物存活,可达7.0×10^5cfu g^-1干土,并且其单一碳源利用能力和多样性也显著高于其湖相沉积母质和相同时期的非水稻土(黄土母质)。与现代水稻土相比,古水稻土仅存留了很微弱的产甲烷潜势。但史前古水稻土比同期非水稻土和商周时期古水稻土的产甲烷潜势较高。PCR—DGGE结果显示,水稻土层都有其区别于非水稻土层的产甲烷古菌群落结构,而现代水稻土、商周时期古水稻土和史前古水稻土也各有不同的优势产甲烷古菌种群,不同时期的水稻耕作方式是造成这种差异的可能的重要原因之一。
申卫收尹睿林先贵褚海燕胡正义曹志洪
关键词:DGGE
两种水稻土磷素渗漏流失及其与Olsen磷的关系被引量:14
2007年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太湖地区两种水稻土(爽水型水稻土和囊水型水稻土)稻季磷素向下渗漏流失情况及其与土壤Olsen—P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每季度30kg/hm^2常规施磷处理水平下,两种水稻土土壤渗漏水的溶解态磷(Dissolved P,简称DP)平均浓度均远超过了水体富营养化的阈值(O.02mg/L)。施磷处理能显著增加30cm深度渗漏水磷浓度。土壤磷素渗漏迁移流失的主要形态是颗粒态磷(Particulate P,简称PP)。爽水型水稻土和囊水型水稻土各处理土壤渗漏水PP/TP的平均值分别为70.9%和67.0%。囊水型水稻土稻季的磷素渗漏流失量约为每季度469.7g/hm^2大于安镇爽水型水稻土378.5g/hm^2。爽水型水稻土和囊水型水稻土土壤渗漏水中磷浓度各存在一个突变点(Change—point),两者分别为33.0mg/kg和26.3mg/kg。即当爽水型水稻土和囊水型水稻土土壤(0~10cm)中的Olsen—P浓度分别大干33.0mg/kg和26.3mg/kg时,土壤30cm深度的渗漏水磷浓度将随着Olsen—P浓度的增加迅速增大。两种水稻土突变点的差异可能与它们的有机质和黏粒含量不同有关。
李卫正王改萍张焕朝曹志洪艾畅
关键词:水稻土渗漏流失富营养化
绰墩遗址新石器时期水稻田、古水稻土剖面、植硅体和炭化稻形态特征的研究被引量:26
2007年
绰墩遗址第六次发掘的300m^2范围内出土22块古田块,通过对其田埂、灌排系统(水口、水沟、水井)等结构特征的观察研究,对古田块和水沟中出土的灌溉用具——陶罐和陶盆碎片的鉴定是属于马家滨文化时期的器物;从田块表土层中淘洗出大量的炭化稻粒,每克土壤中检测到有上万至十余万颗水稻植硅体,这些结果证明所发现的田块是马家滨时期的灌溉稻田。对出土的炭化稻粒和土壤有机质的14^C定年结果表明其年龄分别为5907 a BP和6280 a BP,是新石器即晚马家滨文化时期的水稻文明。对在遗址挖掘的两个整段剖面(P-01和P.03)的研究发现,P-01剖面上42~103cm层位埋藏有马桥文化-商朝初期(3320aBP)和在103~200cm层位埋藏有马家滨时期(6280aRP)的两个古水稻土剖面,这一结果佐证了前人关于8000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曾有过几次大的洪水泛滥而使人类耕作活动中断的气候变化事件的结论。然而距P-01仅15m的P-03整段剖面上仅出现了马桥-商朝初期的古水稻土剖面(40~100cm),未发现马家滨时期古水稻土剖面(100~200cm),说明当时的生产力非常低下,仅能利用低洼平坦的地方种稻,稍高一点的居住点附近的坡地就无法改成梯田种植水稻了。这两个埋藏的古水稻土剖面均已经发育了水稻土的明显特征。对出土炭化稻粒的形态学研究表明,外型多为椭圆形,长宽比的变异较大,稃面有方格凹陷结构、周边有稃毛,顶端残留有稻芒的基部,基部有护颖而没有小梗,“钝形”的双峰乳突、浅平的凹陷乳沟等均显示其为人工栽培的粳型水稻。结果与丁颖20世纪50年代在黄河流域发现的汉代的炭化稻粒的特征是吻合的,从而支持了关于“我国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古代最早栽培的水稻都是粳稻品种”的论点。
曹志洪杨林章林先贵胡正义董元华章钢娅陆彦椿尹睿吴艳宏丁金龙郑云飞
关键词:古水稻土新石器时期
滨海水稻土腐殖质的组成及随种稻时间演变的研究初报被引量:19
2008年
通过研究滨海水稻土腐殖质各成分的组成及性质,结果表明各组分有机碳及氮含量均为表层最高,C/N在结构相对稳定的结合态腐殖质和胡敏酸(HA)中波动较小,而在游离态腐殖质和富里酸(FA)中变化较大。随着种稻时间变长,结合态的腐殖质和胡敏酸有在土壤中积累的趋势,在1 000 a水稻土中腐殖质的芳香化程度最高、结构最复杂。
古小治章钢娅俞元春曹志洪
关键词:腐殖质结构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