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2110944)
-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3
- 相关作者:杨亦荣陈必成夏鹏郑少玲张岩更多>>
- 相关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沙利度胺对大鼠慢性移植物血管病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对大鼠慢性移植物血管病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为4组:同种移植对照组,供、受者均为Lewis大鼠,无特殊处理;异种移植对照组,Lewis大鼠接受Brown-Norway(BN)大鼠腹主动脉移植(BN-Lewis);沙利度胺小剂量组(50mg·kg-1·d-1,BN-Lewis);沙利度胺大剂量组(100mg·kg-1·d-1,BN-Lewis)。于移植后60d取移植动脉,分别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测量内膜厚度,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TNF-α及上皮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移植动脉中的表达。结果同种移植对照组移植动脉形态正常;异种移植对照组移植动脉呈移植物血管病表现,血管内膜增厚;沙利度胺小剂量及大剂量组移植动脉呈内膜炎改变,内膜厚度比异种移植对照组减小(P<0.05)。与异种移植对照组相比,沙利度胺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移植动脉TNF-α及PCNA蛋白表达量降低(均P<0.05)。结论沙利度胺能降低移植动脉TNF-α及PCNA蛋白的表达,缓解移植动脉的纤维化进程以及内膜增生,对慢性排斥反应所致的移植物血管病具有抑制作用。
- 徐自强张岩杨亦荣夏鹏吴琦
- 关键词:沙利度胺
- 吗替麦考酚酯抑制小鼠TH17细胞的分化和增殖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通过观察吗替麦考酚酯(MMF)对小鼠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细胞)分化和增殖的影响,探讨MMF的免疫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MMF组与对照组,每组8只。MMF组小鼠每天给予MMF40mg·kg-1·d-1灌胃,对照组小鼠每天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3周后取小鼠外周血和脾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和脾细胞中TH17细胞和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细胞)的比例,并计算出TH17细胞与Treg细胞的比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分别检测两组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7和IL-23的浓度。结果MMF组外周血和脾细胞中TH17细胞比例分别为(1.95±0.08)%和(2.42±0.06)%,对照组分别为(3.19±0.07)%和(4.21±0.2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MF组外周血和脾细胞中TH17细胞与Treg细胞的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MF组小鼠血清IL-17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IL-2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MF能够明显抑制小鼠体内TH17细胞的分化与增殖,降低TH17细胞与Treg细胞的比值,减少IL-17的分泌,有利于诱导免疫耐受。
- 庄垟垟杨梅张岩龚淑文王芳陈必成夏鹏杨亦荣郑少玲
- 关键词:小鼠TH17细胞吗替麦考酚酯细胞分化细胞增殖
- 采用改良的小膀胱瓣-膀胱双层缝合减少小鼠肾移植术后泌尿系统并发症发生
- 2012年
- 目的对小鼠肾移植术中膀胱瓣-膀胱吻合方式的细节进行改良后,观察术后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行28例C57小鼠异体肾移植术。尿道重建采用小膀胱瓣-膀胱吻合,将受体膀胱黏膜层与浆肌层分离,作双层连续缝合。结果手术成功率为82%(23例),平均手术时间为(81±5)min。术后7d无尿漏和移植肾积脓并发症。结论改良的小膀胱瓣-膀胱双层缝合方式能减少小鼠肾移植术后泌尿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 陈文伟谢双双梁勇杨亦荣
- 关键词:小鼠肾移植尿路重建
- 程序化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有效开展乳腺癌患者健康教育,减少术后并发症和上肢功能障碍的方法,促进护理健康教育规范发展。方法将80例住院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按常规开展健康教育,试验组按整体护理程序进行程序化健康教育,然后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试验组掌握功能锻炼相关知识及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好于对照组,试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程序化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自觉坚持康复锻炼、减少并发症和患肢功能障碍具有明显作用。
- 吴新凤陈文伟陈必成
- 关键词:乳腺癌手术健康教育
- 药物代谢酶CYP3A5基因多态性与肾移植术后他克莫司和环孢素A早期临床疗效的相关性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研究细胞色素P-450酶(CYP)家族中CYP3A5基因多态性与肾移植术后他克莫司(Tac)和环孢素A(Cs A)早期临床疗效的相关性,为其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08-2013.04期间肾移植受者74例,其中术后口服给予Tac+吗替麦考酚酯胶囊(MMF)+甲泼尼松龙三联用药的43例,给予Cs A+MMF+甲基强的松龙三联用药的31例。术前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PCR)检测受者CYP3A5基因型;分别采用ELISA和化学发光法检测全血Tac和Cs A浓度,监测术后2周及1,2,3和6个月血药浓度/剂量比(c/D);同时用己糖激酶法检测血糖、肌酐酶法检测肌酐、尿素酶法检测尿素氮和尿酸酶法检测尿酸水平。结果 74例肾移植受者中,CYP3A5*1/*1型占9.5%,CYP3A5*1/*3型占48.6%,CYP3A5*3/*3型占41.9%。按其表型可分为CYP3A5表达型(包括CYP3A5*1/*1型和CYP3A5*1/*3型)和不表达型(CYP3A5*3/*3型),分别占58.1%和41.9%。Tac受者中CYP3A5表达型在术后2周及1,2,3和6个月时c/D中位值分别为25.49,49.64,53.72,51.93和44.5;CYP3A5不表达型受者则分别为65.48,100.84,99.54,123.01和133.21;前者均明显低于后者(P<0.05)。对于CYP3A5不表达型受者,Tac的起始剂量(0.1 mg·kg-1)偏大,术后早期肾功能恢复较表达型慢,存在一定的肾毒性损伤。而CYP3A5基因型与Cs A疗效无明显相关性,Cs A受者上述各时间点血药浓度、血糖、肌酐、尿素氮和尿酸等CYP3A5表达型和CYP3A5不表达型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CYP3A5不表达型受者使用常规Tac 0.1 mg·kg-1的起始剂量存在一定程度的药物过量,CYP3A5表型是影响Tac肾移植术后受者早期疗效的因素之一。而CYP3A5基因型与术后早期Cs A的疗效无相关性。
- 潘晓东陈文伟倪晓洁王瑾珺吴存造蔡勇夏鹏郑少玲陈必成
- 关键词:肾移植细胞色素P450CYP3A5他克莫司环孢素A
- 雷帕霉素对双侧输尿管梗阻再通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双侧输尿管梗阻再通(BUOR)大鼠肾脏肾小管的保护作用以及抗纤维化作用。方法 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BUO组和雷帕霉素组,每组各16只。BUO组和雷帕霉素组大鼠结扎双侧输尿管制作BUO模型,假手术组仅游离双侧输尿管。BUO组及雷帕霉素组输尿管梗阻24h后解除梗阻。雷帕霉素组于术前1天至处死当天每天予以雷帕霉素口服液[2mg/(kg.d)]灌胃。假手术组及BUO组用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3组大鼠于术后4、7天收集24h尿液及抽取静脉血检验,采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肾损伤分子-1(KIM-1)、白介素-18(IL-18)、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肾脏的表达。结果雷帕霉素组大鼠第4、7天血肌酐及尿素氮均低于BUO组(P<0.05),肾脏KIM-1、IL-18、TGF-β1、α-SMA表达明显低于同时间点BUO组,但仍高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 雷帕霉素可能通过下调TGF-β1、α-SMA、KIM-1和IL-18的表达减轻BUO术后所致的肾间质纤维化,保护肾小管。
- 王芳张岩庄垟垟陈必成蔡勇夏鹏杨亦荣郑少玲
- 西罗莫司对双侧输尿管梗阻大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的保护作用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两罗莫司对双侧输尿管梗阻(BUO)大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肾脏卜皮钠通路γ(γ-ENaC)、Na^+ -K^+-ATP酶及水通道蛋白2(AQP2)蛋白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B150组和四罗莫司组,每组16只。11150组和西罗莫司组大鼠结扎双侧输尿管制作BUO模型,似下术纰仅游离双侧输尿管后缝合。BUO组及西罗莫司组双侧输尿管梗阻24h后解除梗阻。西罗莫司组每大西罗莫司口服液(2.5ml/次)灌胃,假于术组及UUO组用同体积生理枯水灌坩。于术后4、7d测量3组大鼠尿量并留取尿液进行生化分析;术后4、7d抽取动脉血化验,同时取出双侧肾脏,采用免疫组化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肾脏γ-ENaC、Na^+ -K^+-ATP酶及AQP2蛋白的表达.结果BUO组大鼠输尿管梗阻解除后4、7d尿量分别为(85.31±13.15)、(66.39±10.56)ml,艟普多于假手术组(35.36±7.74)、(33.90±8.03)ml及西罗莫司组(69.81±10.70)、(48.57±9.01)ml;球钠浓度(42.17±7.35)、(43.63±18.39)mmol/L,显著低于假于术组(170.56±18.39)、(172.52±7.35)mmol/L.及西罗莫司组(76.18±13.20)、(134.28±13.20)mmol/L,3组间比较差异均仃统计学意义(P〈0.05)。两罗莫司绢4、7d肾脏γ-ENaC表达麓分别为2.09±0.32、2.27±0.35,Na^+ -K^+ -ATP分别为2.41±0.48、2.67±0.43,AQP2分别为2.17±0.45、2.63±0.28,显著高于同时间点的BUO组(1.28±0.21、1.45±0.17,1.99±0.28、2.18±0.24,0.93±0.22、1.31±0.16),低于同时间点假手术组(2.58±0.51、2.60±0.56,2.89±0.53、2.97±0.66,3.05±0.63、3.10±0.67),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γ-ENaC、Na^+ -K^+-ATP酶及AQP2蛋白水平降低町能是泌尿系梗阻后肾小管性钠嘲吸收障碍、低渗性�
- 张岩杨梅徐自强杨宇郑少玲杨亦荣
- 关键词:西罗莫司水电解质失调动物实验
-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究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对炎症启动细胞——巨噬细胞的极化作用。方法:脂多糖(LPS,1μg/ml)模拟局部炎症,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向M1型巨噬细胞极化。收集培养过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基(ADMSCCM)诱导M1型RAW264.7细胞向M2转化。检测M1和M2极化方向的相关指标,通过对IL-10、IGF-1、Arg-1、TNF-α、FIZZ1、SPHK-1的mRNA定量,以及通过Western蛋白质印迹法和荧光标记技术观察IL-10、IL-12 p40、IL-27 Rα的表达。结果:LPS诱导后的RAW264.7细胞,在经过ADMSCCM培养后,其M1相关指标(TNF-αmRNA、IL-12 p40;P<0.05)显著下降,部分M2相关指标(IGF-1、IL-10 mRNA、IL-10;P<0.05)明显上升。结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可溶性细胞因子,可诱导已向M1型极化的RAW264.7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极化。
- 王玲玲唐丽丽孙萌王天阳尤和谊张纯武杨亦荣陈吉彩周蒙滔陈必成
- 关键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巨噬细胞RAW264.7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