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1-ZX-342)
-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1
- 相关作者:陈永明更多>>
- 相关机构:南阳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论中国文学伦理的生成与流变被引量:5
- 2012年
- 文学伦理起源、成形于先秦诸子学说的倡导和文学对社会伦理教化功能的理论自觉与实践,并随中国社会的变迁而流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占据正统政教地位的儒家诗教进一步强化了文学的社会伦理功能,并使之成为影响制约历代文学的主流文学思想;近代的文学伦理表现出对人文精神强烈的重溯倾向;建国后的文学伦理在政治文化的过度干预之下逐渐疏离了文学话语;新时期文学伦理倡导五四文学精神,充实文学伦理精神和社会良知,正在成为当下文学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的关键所在。
- 陈永明
- 关键词:社会变迁文学伦理
- 期求和谐——曹禺戏剧的一种伦理向度被引量:1
- 2011年
- 曹禺剧作体现出了一种强烈的期求和谐的伦理倾向:在人的悲情怜悯中期求畅享人伦之和,在人生境遇的叩问中寻求文化之和,在与社会时代价值同构的诉求中探索社会之和。曹禺期求和谐的伦理诉求,成就了曹禺剧作系列鲜活而深刻的人物形象,映照出剧作家复杂而隐秘的情感世界,也导致了他自身令人感喟的戏剧性人生。
- 陈永明
- 关键词:曹禺戏剧伦理向度
- 中国社会变迁中文学伦理的生成与流变
- 2012年
- 文学伦理起源、成形于先秦诸子学说的倡导和文学对社会伦理教化功能的理论自觉与实践,并随中国社会的变迁而流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占据正统政教地位的儒家诗教进一步强化了文学的社会伦理功能,并使之成为影响制约历代文学的主流文学思想。及至近代,剧烈社会动荡下的文学伦理表现出对人文精神强烈的重溯倾向,文学返璞归真。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伦理在政治文化的过度牵制下而异化,并一度疏离文学话语本身。新时期,尤其是社会转型期,文学伦理的倡导和回归,已然成为当下文学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的必须。
- 陈永明
- 关键词:社会变迁文学伦理
- 启蒙与革命:中国文学的政治伦理维度被引量:1
- 2013年
- 中国文学的政治伦理思想源于儒家诗教的经世济民观,指导文学创作发挥着倡导社会伦理与启蒙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中国现代文学在社会革命中更是充当了"启蒙"、"革命"的时代角色,呈现出强烈的政治伦理诉求。后现代语境中,文学面临政治祛魅与政治返魅的纷争,剥去"政治化"的历史雾霭,彰显出文学的自主性诉求,而实现这一自主性诉求的主要契机恰存在于文学一度患得患失的政治伦理维度。
- 陈永明
- 关键词:社会革命现代文学政治伦理泛政治化
-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文学伦理研究
- 2013年
- 伦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文化是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柱。作为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的文学通过对人的伦理道德教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文学伦理以人的伦理实践为对象,在促进文学健康发展与伦理和谐的审美活动中,实现畅享"人伦之和"、追求"文化之和"、探索"社会之和"这三种审美目的,呈现出独特的内在生成机制与审美特质。
- 陈永明
- 关键词:社会和谐文学伦理审美特质